在第十四章《古之善为道者》中,老子为我们绘就了一个得道者的素描,在第二十章《唯之与阿》中,老子又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得道者的自画像。从老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得道者远非是我们现在书架上那些成功学给我们推送的在各行业特别是商业帝国、娱乐饭圈中的大佬明星之流。相反,得道者身上不仅没有光环,反而是按时下标准类似于“不成功人士”。哎!所以,有网友感叹《道德经》很少有人关注、学习,更不用说用来体行、实践了;有人勉为其难学点皮毛,也只不过是用来装点门面罢了。时移世易,唯有变为不变,怎不让人感慨系之!

道德经十六章摘抄(道德经演义2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

心灵之路

承接前章对得道者的描述,老子将“学道求道”进行段位上的划分,可谓是苦口婆心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此章描述了进道的三种境界。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这段话描述了自然、天地、人这三个主体在得道上的不同“段位”:

第一个段位的是自然。道法自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和自然就是一体,自然本身就是道的化身,所以自然进道无须有言,这是第一种境界。

第二个段位是天地。地法天、天法道,天地法道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21章)”,最高的才是孔德,还达不到道的高度。这是第二种境界。正是因为达不到道的高度,天地有时候还来点飘风(狂风)、来点骤雨,即类似于24章描述的企者、跨者的有为相争之举,影响了“天地长且久”的修行之果(第7章),所以连天地都不算绝对的得道者。

第三个段位是人。“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一句反问强调了人的进道之难,形势之迫,目的是激发世人认识修德进道的紧迫性。

道德经十六章摘抄(道德经演义2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

飘风不终朝 乌云不会永远遮住太阳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从事道者就是修道。修道的人得到道;修德的人得到德;不修道也不修德的人得到的是失。也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种人对应第41章就是上士、中士、下士;在第15章描述的“古之善为道者”就是上士,在第20章“唯之与阿”描写的“我”也是上士。孔子也把人分为三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愚而不学”,与老子的“三士”分类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士就是道随心而用,中士就是惟道是从,下士乃是视道若敝屣。孔子分类以知识为主,老子分类以实修为主,以效果为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校还把学生分成快班、慢班,所以人对知识、智慧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还是上面的意思,反过来再说一遍,但含义就更耐人寻味了。其实人就是这样,你想成为啥,你最终就会成为啥。有的人,经过努力改变了自己;但太多的人,不知不觉就活成了连自己都讨厌的样子。道不同,人生的路也不同。

我在其它的文章中也反复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对人是公平的,一个是时间,分配给每个人都是每天24小时候,就是天王老子也是一个是就是道理,也就是规则、规律。

道德经十六章摘抄(道德经演义2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3)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宣说了上述妙义,上士深信不疑,勤而行之,不必细表,所以老子此处将上士略去。那么中士什么态度呢?是将信将疑,信不足焉。下士呢,完全不信:你说那都是屁话,大家都在争,你叫我不去争,我傻呀,哈哈哈!

进道三境界,对号来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