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唱结合、叙事性与抒情性结合是鼓曲类曲种的共同特点。它的说带有音乐性,唱带有口语性,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自然而贴切。器乐的伴奏在其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鼓曲类包含的曲种多而且复杂,所以又分为八种。如下:鼓词类、弹词类、道情类、时调小曲类、牌子曲类、琴书类、走唱类、杂曲类等。

时调小曲类:天津时调、上海说唱、扬州清曲、江西清音、赣州南北词、湖北小曲、襄阳小曲、长阳南曲、湖南丝弦、祁阳小调、四川清音、盘子等;

天津时调

清末民初以来流传于天津(主要在船夫、搬运工人、手工业者、人力车夫中传唱)。它渊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又和很多地区的民间小调有密切关系。天津时调除《要婆婆》等少数二人对唱节目外,大多是一人独唱,伴奏乐器是大三弦以及四胡、节子板。它的腔调有“靠山调”、“老鸳鸯调”、“新鸳鸯调”、“喇哈调”、“落尺时调”、“落五时调”等。另有外地传来的“探清水河”、“怯五更”、“下盘棋”等小调。天津时调唱词句式有以七字句为主的,有长短句相间的;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近于数唱的“垛子板”,如“靠山调”中的“大数子”等。它的语音声调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1)

著名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王毓宝演出旧照

天津时调的传统曲目反映了天津人民的生活风貌。其中有欢快的《踢毽儿》、《放风筝》;也有悲凉的《光棍哭妻》、《后娘打孩子》,还有相当多的反映妓女悲惨遭遇的《秦楼悲秋》等。它最初只是人们劳动之余的演唱活动,20世纪20年代以来有了职业歌手,有的在地摊、茶棚中演唱,常唱一些反映时事的曲目,如《民国六年闹大水》、《直奉战》等。最早登台演唱时调的是兼演京韵大鼓的女演员赵宝翠,其后有高五姑、秦翠红、赵小福、姜二顺等著名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演员王毓宝与弦师祁凤鸣等人一起对“靠山调”,进行了艺术革新,丰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笙、扬琴等伴奏乐器,创作和改编了《摔西瓜》、《红岩颂》、《春来了》等新曲目。

上海说唱

它脱胎于独脚戏。流行于上海市和江、浙一带。早期独脚戏演员在翻场时,往往由上手唱一段小曲,下手操琴伴奏,唱词多是即兴创作,没有脚本,此即上海说唱的雏形。20世纪50年代,上海演员黄永生与其他人合作,把早期的一唱到底的形式发展成说、表、唱、做综合的形式,加强了艺术表现力,使这一曲种逐渐定型。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2)

上海说唱大师 袁一灵(1917——1992)

上海说唱的艺术特点是灵活多变,可叙事,可抒情,可说理,但偏重于叙事。演唱特点,或一曲到底,或用多种曲调,说唱相间,可以一人说唱,也可双人或多人说唱。作品以喜剧性的内容为主,强调使用噱头,说理、抒情的节目也要求生动活泼。唱腔杂采南腔北调,没有一定格式。常用的基本调是[苏滩赋] 、[小鼓调] 、[金陵塔] 等,民间小调有[无锡景] 、[紫竹调] 、[节节高] 和以小贩叫卖声谱曲的[卖橄榄] 等。此外,根据曲目需要,可以说方言,唱地方戏曲唱腔,如表现宁波人,唱甬剧、宁波小曲,表现苏北人,唱淮剧、扬剧等。还可采用电影歌曲和自己谱曲的唱腔。

上海说唱的伴奏有胡琴、扬琴、琵琶、笙等管弦乐器,鼓、板做为打击乐器。男演员演唱时持三翘板击节,并当作表演的道具使用。代表作品有《热心人》、《人民售票员》、《石油塔》等。

扬州清曲

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流行于扬州城乡,以及镇江、上海、苏州、南京等地。扬州清曲起源于元代的“小唱”,是在元代散曲的基础上,吸收江淮一带风行的各种俗曲民歌,加以改造和利用,于明代中叶形成的一种富于地方气息的曲种。明沈德符《野获编》“时尚小令”一条所载的小曲名称,大都在扬州清曲中保留着,成为最常用的曲牌。当时的清曲已不仅是短小的抒情清唱,而且已具有表现人物故事的完整唱段了,在形式上也发展为套曲。扬州清曲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了全盛阶段。无论在音乐曲牌、乐器伴奏方面,还是在曲目唱本方面,都异常丰富,并以其腔调的细腻、缠绵和抒情著称。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述了当时著名歌唱家、伴奏家黎殿臣、陈景贤、刘天禄、刘禄观、牟七、金姑、潘五道士、郑玉本、朱三等人的艺术贡献。同时,清曲的一些曲调和唱本也流传到云南、广东和北方一些城市。从晚清到民国,由于战争频仍,经济萧条,清曲艺术的处境相当困难,但在一些清曲艺术家的艰苦努力下,还是将清曲艺术保存了下来。这期间的重要艺术家有作词家施元铭、魏绍章,演唱家黎子云、钟培贤、裴福康、王万青、尤庆乐等。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3)

2006年,扬州清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清曲的曲调有[软平] 、[叠落] 、[骊调] 、[满江红] 、[银纽丝] 、[芦江怨] 、[耍孩儿] 、[杨柳青] 等116支。这些曲牌除来自扬州本地小调外,还吸取了昆曲、徽剧、滩簧、道情及外地的民间歌曲。演唱分为“单片子”(用一支曲牌唱奏)和“套曲”(用两支以上曲牌联缀唱奏)两种。套曲又分为”小套曲”和“大套曲”,以(满江红)为主调的套曲,称“五瓣梅”。套曲中曲牌的选用和衔接,根据唱本内容的需要,注意全曲的统一与完整,层次的分明与变化。扬州清曲一般以坐唱形式演出,人数从1、2人至8、9人不等,唱奏者每人操一种乐器。常用乐器有琵琶、三弦、月琴、四胡、二胡、扬琴及檀板、碟子、酒杯等,有时也用箫。传统清曲是不化妆、无说白、无表演的,只靠音乐和歌唱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在吐字发音、运气行腔方面非常讲究。发声分窄口(用假嗓)、阔口(用本嗓)2种,窄口主要用于有故事情节的唱段中的旦脚唱腔。

扬州清曲的艺术活动,分营业性与自娱性两种。前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靠走街串巷或在航行于内河的客船上卖艺;后者多为店员、小手工业者和知识阶层的市民,这些人在创作唱本和音乐曲调的改革整理方面,贡献较多,有的人并做过一些理论研究工作,如王万青(1899~1967)著有《扬州清曲唱念艺术经验》。

扬州清曲的曲目十分丰富,已有文字记录的唱本约有500种左右。单片子曲目有《十杯酒》、《做人难》等。套曲曲目有《黛玉悲秋》、《梁山伯与祝英台》、《竹木相争》、《老鼠告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曲艺人多被专业曲艺团体吸收,并培养出一批新人,创作了一批新唱本,如《刘胡兰》、《工农兵》等。

江西清音

流行于江西南昌、九江、景德镇、赣州等地。它分为南昌清音和九江清音两种。二者曲调基本相似,但由于地理环境和语言音调的差异,在音乐表现手法和曲目等方面有所不同。一般多由女演员自击鼓板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琵琶、扬琴、月琴等,有些曲牌还配敲瓷盘。曲调有文南词和小曲两部分。大型曲目多以文南词为主,中间插以小曲,用不同的板式来表达人物的多种情绪;小型曲目以小曲为主,有的以单曲反复演唱,有的以曲牌联缀演唱。

南昌清音

南昌清音流行于南昌、新建两县及宜春、上饶、吉安、景德镇等地。相传在清嘉庆初年即已盛行。音乐曲调上吸收了扬州清曲和湖北、湖南、安徽等地传入的一些小曲,加上本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曲牌甚为丰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赣剧、南昌采茶戏的音乐成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4)

南昌清音以小曲为主,文南词为辅。小曲有60多支,有以一曲多词演唱的曲目,如《五更相思》、《照花台》等,也有以多种曲牌联缀演唱的曲目,如《东湖十景》即由[鲜花调] 、[红绣鞋] 、[玉美人] 、[进兰房] 、[九连环] 等10支曲牌联缀而成。文南词以文词为主,并有慢文词、快文词等板式,男女同曲异腔。传统曲目有《安安送米》〈宋江杀惜〉、《僧尼缘》等50余种。

九江清音

九江清音发源于鄂赣边界的蔡山、闵拆列、蒋家营、桂家坝一带大泊湖地区。据《德化县志》记载,在清乾隆年间就已盛行。当时长江上、下游地区的流动艺人多顺水随舟,登岸靠港,以说唱谋生,不断引进了外地的曲调和曲目,并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九江清音的独特风格,如主要曲调[文词] 起源于荆州,[南词] 起源于浙江,后来又受苏滩的影响衍变而成。[平板]类似皮簧调的四平,起源于宜黄腔,传入九江后又掺入了汉调的因素。小曲的曲调除本地小调外,多出于扬州清曲和湖北、浙江、安徽的民歌小调。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5)

九江清音早期以演唱民歌小曲为主,后来逐渐向说唱戏文故事发展,而衍变为以文词为主腔,南词、平板、还魂腔、花鼓腔为辅的板式变化体结构。传统曲目有《玉堂春》、《武松传》、《宋江》等几十种,九江清音在20世纪初叶至30年代相当兴盛,除在九江、景德镇等地流行外,还曾流传到湖北的黄梅、武汉、黄石和安徽的芜湖、马鞍山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艺人被迫逃亡,纷纷改行,而趋于衰落。

赣州南北词

流行于江西南康、大余、兴国、赣县、信丰、于都、安远、瑞金、会昌等县,相邻的广东北部和福建西南部的一些县份也有流传。

约在清乾隆年间扬州南词传入江西,结合湖北黄梅传来的文曲,形成南北词。至道光年间南北词由新建县的艺人传入赣州,此后曲目、曲调及演唱形式都有较大发展,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赣州南北词。长期以来,赣州南北词主要是手工业者、店员、公职人员等在亲友婚娶寿诞之期,于庭院、厅堂中作业余娱乐性演出,没有专业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演员,使这一曲种得到了新的发展。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6)

赣州南北词《游湖借伞》 赣州南北词《游湖借伞》

赣州南北词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南词的曲调轻柔优美,抑扬婉转,旋律性强,字少腔多;北词的曲调奔放明朗,节奏紧凑,字多腔少。在一个曲目中,南、北词很少兼用,但可插用一些小调。小调多为扬州小曲,如[叠断桥] 、[剪剪花] 、[银纽丝] 、[照花台] 、[鲜花调] 等。由于吸收了一些昆腔、高腔、皮簧戏的剧目,南北词中也保留了部分昆腔、高腔、吹腔、二簧腔的音乐。

赣州南北词以坐唱形式演出,演唱者一般是7~13人,围坐一张方桌,分饰角色,兼操乐器伴奏。行当区分不严。以唱为主,夹以说白。旧时没有女演员,旦脚唱腔多由男演员以小嗓演唱。使用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二胡、笛子、鼓板等,有时可加小唢呐、洞箫、七弦琴、碰铃等,多由主要演员操鼓板。传统曲目有反映历史故事和移植戏曲剧目的正曲及反映人民生活细节的小曲两种。正曲有《春香闹学》、《陈姑赶船》、《岳母刺字》等;小曲有《王婆骂鸡》《姑娘算命》等。

湖北小曲

它是由湖北中部地区流传的“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合流而成。约在清末,天沔小曲艺人开始与汉滩小曲艺人搭班,进入茶馆坐唱,逐渐融为一体。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小曲艺人纷纷逃难,遂将湖北小曲传到了外域远乡,成为湖北省的一个有影响的主要曲种。

汉滩小曲早期多以联曲体形式演唱民间故事,早在清光绪年间已盛传于武汉、沙市、江陵、宜昌、九江等城镇。30年代前后,有的艺人用汉滩曲牌为木偶戏伴唱,出现了一批称为“大架子”戏的长篇曲目,如《白蛇传》、《秦雪梅》、《秋江》、《抢伞》、《双下山》等曲目。抗日战争时期在荆州、沙市的艺人还曾在广场演唱过《唤起民众》、《离家报国》等宣传抗日救国的新曲目。

天沔小曲原是流传于天门、沔阳、潜江、汉阳等地的俚歌俗曲,多以单曲体形式演唱抒情短歌,曲调活泼婉转,有[四季]、[十想]、[十绣]、[十二月]、[补背褡]等,伴以敲碟、丢棒击鼓锣助兴,所以又有“碟子小曲”、“三棒鼓小曲”之称。

湖北小曲的唱腔曲牌丰富,曲腔婉转动听,由“南曲”、“西腔”、“文词”、“滩簧”4个腔系和100余支民歌小调(曲)组成。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7)

著名湖北小曲表演艺术家何忠华 著名湖北小曲表演艺术家何忠华

南曲腔系是由南曲发展演变而成,形成了“南曲头”、“南曲数板”、“南曲尾”等与南曲有相对独立性的同宫子母曲牌,可叙事,可抒情,风格朴实优美。

西腔植根于天沔民间音乐,曲词为上下句的格式,通过不同的行腔及节奏板眼变化,衍变出了“西腔头”、“西腔垛句”、“西腔尾”等同宫变体曲牌,唱腔迂回婉转,长于表现思念、悔恨、自叹等情绪。

文词由“文词调”、“文词数板”组成。

滩簧是单曲体形式。其他民歌小调都采取不同宫的曲牌、小调分节,可以与4个腔系联缀,也可单独自由结合。

演唱形式以坐唱为主,也可站唱、走唱。坐唱分单人、双人、多人(又叫“打围鼓”)3种形式,以双人坐唱为主,演唱时多为男女合档,男唱生,女唱旦,男演员兼操四胡,女演员手执云板击节。唱词都用代言体,没有表唱成分。伴奏乐器以四胡、云板为主,也可增加琵琶、三弦、扬琴、二胡等。

湖北小曲的传统曲目,有南曲的《抢伞》、《秋江》、《跳粉墙》等;西腔的《拷红》、《莺莺饯行》、《想情郎》等;文词的《宋江杀惜》、《安安送米》等。

襄阳小曲

湖北曲种。流行于湖北襄樊市及襄阳县一带。据艺人师承关系推断,在清同治年间已经形成,兴盛于1930年以后。唱腔音乐分为单曲体与联曲体两种结构形式,传统曲牌有[阳调]、[剪靛花]、[满州]、[银纽丝]、[补缸调]、[四季相思]、[跌落金钱]等30多个,以前两个曲牌表现能力较丰富,最能体现襄阳小曲的地方音乐特色。演出方式以单人操竹筒二胡自拉自唱为多,也有二、三人或多人搭伙演唱,可以增加檀板或碟子击节、月琴、琵琶伴奏。艺人在二胡上创造出很多富于表现力的演奏技法,如指甲拨弦、琴弓击筒,以造成种种音响效果或代替檀板、碟子击节。传统曲目以民间传说故事题材为多,代表作品有《水漫金山》、《秋江》、《尼姑思凡》、《十二月花名》、《二十四支花》、《八音图》、《比古人十二杯酒》等。

长阳南曲

原名“南曲”或“丝弦”,1962年改为现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西南部的长阳、五峰一带,其中以长阳县的资丘最为盛行。长阳南曲和湖北小曲一样均与明清时代的南北俗曲及民间歌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曲调从江浙一带以及汉口、沙市、宜昌等地流入长阳山区,长期与外界隔绝,因而仍然保留着原貌。过去,没有专业艺人,只作为一种业余娱乐形式,在节日、嫁娶、寿诞等喜庆日子由艺友们相聚弹唱。多为自弹自唱的坐唱形式,也有二、三人的对唱。其后又出现了立唱、表演唱形式,演员持板而唱,在以唱为主的同时增加了散白、韵白。伴奏有三弦(主弦)、二胡、琵琶、扬琴、中胡等丝弦乐器。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8)

唱腔曲牌约30余支,丝弦演奏曲牌约10余支。唱腔曲牌分为“南曲”和北调”两种腔系,其中除[寄生调] 为北调腔系外,其他均为南曲腔系。南曲腔系又分为“板腔化曲牌”、“单曲牌”“小调曲牌”三类。长阳南曲的曲体音乐是以有板式变化的曲牌联套体为主。此外还有一种单曲体,常以[寄生调] 一曲反复演唱到底。南曲的基本格式为:[南曲头] 一 [垛子] 一 [上下句] 一 [数板](或其他曲牌)一 [南曲尾] 。也有以[马蹄头] 开始,以[清江引] 或[香炉尾] 结束的。整个音乐运用一板三眼和无眼板(即一字板)两种节拍。在板(云板)的用法上,凡属一板三眼板式的曲牌,均采取“一板三响”(或称“三园板”)的打法,显示出长阳南曲的独特风格。

长阳南曲的传统曲目约400余个,大多是短篇书目。有描述历史故事的《三国英雄》、《长坂救主》、《孔明祭风》;有富于生活情趣的《数灯》、《皮金顶灯》;有说唱爱情故事的《红娘递柬》、《赶潘》,有写景抒情的《春去夏来》、《悲秋》等。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有《一把三弦》、《歌乡婚礼》、《夜闯龙虎滩》等。

湖南丝弦

流传于湖南各地。因用扬琴、琵琶、月琴、三弦、京胡、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而得名。

湖南丝弦来源于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明末清初,由长江下游传人湖南,并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而成。湖南丝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方言语音和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了风格上各具特色的支派。其中主要有“常德丝弦”、“长沙丝弦”、“浏阳丝弦”、“平江丝弦”、“衡阳丝弦”、“邵阳丝弦”等。此外武冈、辰谿、益阳、衡山、湘潭、大庸、桃源、澧县、祁阳等地的丝弦也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以常德丝弦最为盛行。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9)

湖南丝弦的音乐,包括“牌子丝弦”和“板子丝弦”两部分。

牌子丝弦的曲调丰富,有的来源于南北曲,如[普天乐]、[清江引]、[一支花]、[小桃红]等;有的源于明、清之际的时调小曲,如[银纽丝]、[九连环]、[倒搬桨]、[四大景]等;有的来自其他地方曲种、剧种、民歌,如[莲花落]、[凤阳调]、[斗把高腔]、[安庆调]等。

板子丝弦分为“川路”和“老路”两种腔调,川路热烈开朗,老路深沉浑厚。它们都包括“一流”(一板三眼)、“二流”(一板一眼)和“三流”(散板)等几种板式。

湖南丝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交替。唱词多为文人创作,讲究文采,比较典雅,不用方言土语。道白分说白(第一人称)、表白(第三人称)、对白、插白4种,大部分用散文形式,也偶用韵白。结构形式通常包括“词头”、“正篇”、“尾词”8部分。词头多用四句旧体诗,以安定听众情绪,正篇是曲目的主体内容,尾词起总结全篇、深化主题的作用。传统的演唱形式主要是坐唱、清唱,开始先演奏器乐曲[大八板],然后转入[五音头],下接弹唱曲词。

湖南丝弦的曲目分为长篇、单段、小品3种。长篇有丰富的情节和较多的人物,必须组合多种曲牌或板式来演唱,表演者分别担任某些脚色并分操乐器伴奏。传统曲目有《西厢记》、《二度梅》、《秦香莲》等。单段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来演唱一个完整的故事,如《秋江》等。小品只用一个曲调或一个板式,常为单人演唱的抒情小段。

祁阳小调

流行于湖南祁阳、祁东、零陵、衡阳一带,据清代祁阳县志记载,在明、清之际该曲种已流行民间。早先以流经祁阳县境的湘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派,湘江以南有演唱丝弦小调为主的南派,风格细腻;湘江以北有演唱花灯小调为主的北派,风格粗犷。后来在互相交流影响的过程中融合一起。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10)

祁阳小调早期只唱不说,以后逐步发展成以唱为主、说唱结合的形式。一般是一人演唱,一人伴奏,也有男女对唱、坐唱、走唱和边舞边唱等演唱形式。祁阳小调现存300多个曲调,各有牌名,经常演唱并为群众喜爱的有[三杯酒] 、[讨学钱] 、[采茶调] 、[龙灯调] 、[一匹绸] 等。

唱词一般是七字句,四句一节:也有五字句和长短句的唱词。过去演唱时每个曲目只用一种曲调,为了适应思想内容与感情表现的需要,出现了一个曲目使用几种曲调的曲牌联套体。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弦、扬琴、琵琶等弦乐器和演唱者自行击节的碟子、盅子,有时也使用笛子、唢呐和一些打击乐器。新编曲目有《兄妹生产》等。

四川清音

原名“唱琵琶”或“唱月琴”。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以后遂以清音命名。四川清音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其曲词《静悄悄》与明代俗曲集《挂枝儿》中的《错认》基本相同;《玉美人》一曲与清代俗曲集《霓裳续谱》中的《玉美人儿娇模样》也很近似。曲牌如(罗江怨)、(边关调)、(哭皇天)、(寄生调)、(剪剪花)、(倒搬船)、(马头调)等,都分别见于明代俗曲集《词林一枝》和清代俗曲集《丝弦小曲》、《霓裳续谱》、《白雪遗音》、《时调小曲丛抄》之中。四川清音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很盛行,以泸州、叙府(今宜宾)为中心,遍及城镇和乡村,拥有大量的听众。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11)

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田临平

清音的音乐曲调,分大调、曲牌、小调3类。大调有8个,即(勾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背工调)、(月调)、(反西皮调)、(滩簧调)。曲牌有(半边月)、(平板)、(夺子)、(叠断桥)、(罗江怨)等;小调有(鲜花调)、(玉娥郎)、(四季调)等。音乐结构有曲牌联套体、板式变化体和单曲体3种。

四川清音的演唱形式过去都以女演员为主,男演员为辅,坐唱而不表演,演唱者自己弹奏乐器。一般是三至五人一班,旧称“海湖班”。

四川清音的曲目丰富,清末时约在400个以上,近年搜集到约200个曲本,内容大部分是幽怨思怀之曲,也有不少是应景词曲或咏唱传奇、小说中的人物故事。1957年出版的《清音曲词选》,选辑了部分优秀传统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四川清音的传统曲目做了整理工作,并编演不少新曲目。演唱形式改由女演员站唱,用檀板和竹鼓(支以鼓架)来控制节奏,辅以必要的表情动作,由演奏员兼任配角与合唱。著名演员李月秋曾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清音,获金质奖章。

盘子

以两只竹筷敲磁盘击节演唱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川东。盘子多由打花鼓艺人兼唱,演唱时,无乐器伴奏,自敲磁盘击节。敲击手法有:敲盘沿、点盘心、平敲、轮敲、急奏、慢夺以及颤、滚、滑等,按不同旋律,敲出高低缓急各种音响。所唱曲调为民间小曲,也吸收了部分四川清音的曲牌,如[金梅花] 、[十杯酒] 、[学生歌] 、[反十二花] 、[上轮船] 等。曲目都是短段,内容有讲唱故事,也有抒情小段。过去唱盘子艺人,只能在码头、坝子、茶馆、酒楼、旅馆等处清唱。

民间戏曲推剧曲谱(曲艺种类介绍7)(12)

四川盘子《殚尽忠诚写春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盘子演唱进入书场、舞台,在艺术上有较大的革新;创作了《剪窗花》、《想红军》、《看女儿》、《山城四绣》等新曲目。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群唱、走唱,并增添了二胡、三弦、月琴、笛子等伴奏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