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园园(中国注册营养师)

推陈出现是好事儿,但新的就一定好吗?

可乐高热量这个事实,大家都清楚的。

零度可乐的出现,可以说的确是让人眼前一亮。

零度可乐与传统经典可乐相比,有哪些变化?是不是真的更适合长期喝呢?

为什么冰可乐比常温可乐更好喝(零度可乐与普通可乐啥区别)(1)

一、 零度可乐是啥?与普通可乐有啥区别?关键是甜味剂与糖的区别

首先看看,市售的普通可口可乐的配料表:水、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食用香精。)

为什么冰可乐比常温可乐更好喝(零度可乐与普通可乐啥区别)(2)

再看一下某款“零度”的配料表:水、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蔗糖素、苯甲酸钠、柠檬酸钠)、食用香料。

为什么冰可乐比常温可乐更好喝(零度可乐与普通可乐啥区别)(3)

差别是啥呢?

大家也看出来了,主要就是普通可乐中含有果葡糖浆、白砂糖,而零度可乐中的糖分去掉了。那么甜味从何而来呢?零度可乐用阿斯巴甜、安赛蜜、蔗糖素(三氯蔗糖)等甜味剂来塑造甜味。

(为了方便比较,配料表的顺序园园适当调整了下)

可见,零度可乐的热量几乎是零。但是要成为可乐这种特色的饮料,可乐中的其他特色成分依然有:例如焦糖色、磷酸、咖啡因等。

二、虽然零度可乐解决了甜饮料热量高、精制糖多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长期喝可能不利于健康。

甜味剂:

甜味剂虽然不会产生谣言所说的致癌等问题,但它有甜味却没有引起血糖上升,可能会欺骗大脑,反而会引起人的食欲增加,也就是让我们进行补偿性能量摄入。所以甜味剂对于预防肥胖是否真正有益,尚无确定结论。

甚至目前也有研究发现,长期喝甜味剂的饮料,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中风的风险未必会降低,却可能增加。

为什么冰可乐比常温可乐更好喝(零度可乐与普通可乐啥区别)(4)

磷酸:

一般的甜饮料和果汁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而可乐的酸味主要来自于磷酸,这也是可乐涩味的主要来源。

磷酸是一种中强酸,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而生成的磷酸盐溶解度则很低。所以与有机酸不同,磷酸不仅不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反而会抑制多种矿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

至于磷酸与骨质疏松关系,有一些流行病学显示有一定相关性,不过现在还有争议。不过对于容易患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例如老年人)值得注意。

此外,磷酸对牙齿的牙釉质具有腐蚀作用,从而促进龋齿的发生。研究表明在可乐中所含磷酸的腐蚀下,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也会受到一定的侵蚀。

为什么冰可乐比常温可乐更好喝(零度可乐与普通可乐啥区别)(5)

​咖啡因:

一罐可乐的咖啡因含量大概是40mg,咖啡因摄入太多也会增加钙的流失。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和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更年期妇女与老年人,钙的流失对他们影响更大。

所以,如果本身患有骨质疏松症,或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一般建议每天咖啡因摄入也要减少。

儿童青少年,他们对咖啡因比成人往往更为敏感,一般也建议儿童青少年最好不要接触太多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品。由于可乐的主要销售人群之一就是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这一点还是需要特别注意。

所以,零度可乐可能也并没有那么“可乐”。偶尔喝下问题不大,但是如果长期大量喝,还是有一些风险。其实,据悉,现在可乐公司的业绩相比以前也惨淡很多。很多网友表示:唯一用可乐的地方就是做鸡翅。此外还有朋友用来做烧烤酱、可乐姜汤、冲厕所等,总之根本不是为了喝,哈哈。此间可能有不少搞怪成分,但是,也可见大家的健康意识也是慢慢提升的哈?

园园最后啰嗦:文章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喜欢请关注俺,一枚专注营养、并且会跟您一起践行用脑袋吃饭,把营养落到实处的营养师。

如果受用,欢迎您转发分享,或许能帮到更多朋友。其他商业转载请联系,谢谢。

有任何声音都欢迎您后台畅所欲言喔,大家的留言我一般都会抽空浏览哒~

部分参考资料:

【1】SE Swithers , AA Martin , TL Davidson.High-Intensity Sweeteners and Energy Balance. Physiology & Behavior , 2010 , 99 (1) :55-62

【2】Susan E. Swithers.《Artificial sweeteners produce the counterintuitive effect of inducing metabolic derangements》.Trends Endocrinol Metab , 2013 , 24 (9) :431-441

【3】RD Mattes , BM Popkin.Nonnutritive sweetener consumption in humans: effects on appetite and food intake and their puta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 2009 , 89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