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五律、七律、七绝的琢磨修改过程,各有侧重。写一首合乎格律的诗词其实并不难,但要写出比较舒服妥帖的作品,则需要在细节处下功夫。写诗容易改诗难,故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去挑自己作品的毛病,挑出毛病后,还需学会如何去琢磨。这样才能自我完善诗词手法,提高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能最恰当的表达出自己情感。

五言七绝七律区别(五律七律与七绝)(1)

喜 雪 原 作

夜雪漫山川,朝阳镀莽原。

颜皑净尘世,气色爽心田。

云树银花落,琼枝喜鹊喧。

仙宫何处觅,玉宇满人间。

喜 雪 改 作

夜雪覆山川,乾坤共此缘。

功高除世垢,气冽爽心田。

喜趁银花着,来听野雀喧。

瑶台休更觅,只此即神仙。

原作首句"漫"字不若"覆"字,"漫"字是当时景,属动态,既是"夜雪",便难见到;"覆"字是事后景,属静态,清晨可见。"覆"字更为客观与具体,"漫"字相对模糊与概念化。

原作次句虽想描写朝阳落在大地上的状态,但与第一句忽然这样写,跳跃过大,而且也与雪的本身不着边际,故此全改。不如取张宗子《湖心亭看雪》之意,"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是也。由第一句的“夜雪覆山川”顺承而接“乾坤共此缘”来得浑然一体。

第二联的下句保留,但句式小作调整,用"冽"字突出雪的个性。“色”字不妥,气色无法爽心田的。上句“颜皑净尘世”写得过于直白故全改,换个写法但与原意大致相同。

五、六句改成流水对,较活,唐人多此法,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可怜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之类。"落"字不如"着"字,反过来说味更醇。

结联上句反用原意,以扣住题目中的"喜"字,结语由此生发,自然得体。原句"玉宇满人间"不通,"玉宇"乃宇宙之意,怎么能"满人间"呢?若取其琼楼玉宇(即仙宫)之意,则又与"何处觅"抵触,造成逻辑混乱。

五言七绝七律区别(五律七律与七绝)(2)

诗词研讨会即兴 原 作

金秋西丽聚诗家,个个生花笔墨佳。

黄菊铺金遍地景,白云飞彩满天霞。

良朋共赞诗词美,盛世同歌日月华。

继往开来承大业,杏坛明日吐奇葩。

诗词研讨会即兴 改 作

金秋西丽聚诗家,作大文章笔有花。

夜露已滋三径菊,晨风又放一天霞。

何期水活云流影,更喜时清日吐华。

种玉杏坛今继古,会当绝顶赏奇葩。

诗词研讨会于庚辰秋九月在深圳西丽湖举行,会议的内容是研讨"让诗词大步走进中小学校园",作者即席写了这首诗纪行。诗的内涵主要是对升平盛世的赞扬以及自己对会议的寄望,笔墨还是比较顺畅的,但失之肤浅,与精品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

五言七绝七律区别(五律七律与七绝)(3)

首句叙事,差强人意,次句承前而来,仍是寻常笔墨,人皆能言之者也。故只保留首句,以示几分本来面目;次句舍形存意,另着衣衫,用"作大文章"突出主题。

三、四句借景抒情,章法上自是得体,但造语不佳,难以达到效果。"黄菊"一句拗,诗味无多,"白云"句更是逻辑混乱,既是"白云",何能"飞彩"?所以两句全换,用"夜露已滋三径菊,晨风又放一天霞"取代。原句的意思并未丢,增加的诗味却不少。

五、六句更是类似标语口号,故上句全删,借朱子《观书有感》诗意,推出一个"何期水活云流影"的全新镜头来。下句是颂扬时局,不便变更其意,所以只进行了重新妆饰,使之略具诗味。

结联落到会议主题上,寄寓希望,毛病仍是过于直白。故亦略加调整润色,去掉第七句的囫囵成语,将下句的"杏坛"移上来,别创新形;末句暗借少陵诗意,并将"吐"字改为"赏"字,希望与信心并见其中,较原句意味提高似乎不止一层。

五言七绝七律区别(五律七律与七绝)(4)

放学 原 作

红巾艳艳带霞飞,一曲新歌下翠微。

放学村娃不巡路,三三两两拾柴归。

放学 改 作

领巾红艳映斜晖,两两三三下翠微。

斗罢新歌各分散,树林深处拾柴归。

此诗写村童放学较有个性,生活气息亦较浓,问题是结构有些不合理,个别字词不够准确,需要作出一些调整。

五言七绝七律区别(五律七律与七绝)(5)

首句"红巾艳艳"不如"领巾红艳"。因为"红巾"比较泛滥,不能专指红领巾,亦可指头巾之类,作"领巾红艳"便别无歧义了。"带霞飞"三字亦不到位,"霞"虽有早霞,晚霞之别,但用法上早霞的成分多一些,不如改为"映斜晖",专指落日时情景,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放学"二字。

次句"一曲新歌"唱得早了些,应该先把村童群体拉上画面,故将第四句的"三三两两"颠倒一下字序移入此处。

第三句虽是过门话,但完全不用写出来,极不经济,如将次句"新歌"的内容融入其中,改为"斗罢新歌各分散",才更形象生动,且更符生活实际。

结句补充"树林深处"四字,与"拾柴归"结合得更为天衣无缝,上句省掉的"不巡路"的内容,也自然暗含其中了。

#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