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不打窝,钓得不会多!相信不少钓鱼人都听过这句垂钓谚语,足见打窝对垂钓的重要性,在野钓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钓鱼如果不做窝子,就很难有所收获。

随着天气不断变热,不少垂钓者还在按照以往的打窝套路去做窝子,结果鱼越钓越小、越钓越少,久违的大板鲫也不见来咬钩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夏天晚上钓鱼打窝技巧(垂钓打窝思路也得变)(1)

其实原因很简单,随着气温升高之后,水里的鱼类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进食量大增,它们的活动范围也变大了很多。这里吃不到食物,它们马上就会换下一个目标。因此,如果仍遵循冬季的打窝思路,使用浓腥窝料或者打窝量太少,那么诱到的基本都是小杂鱼,大鲫鱼就算来了,也抢不到食物。

所以,在天气变热之后,打窝思路要有改变才行。只要把窝子做好了,不愁大板鲫不进窝吃钩。

夏天晚上钓鱼打窝技巧(垂钓打窝思路也得变)(2)

第一、要改变窝料的味型

在冬季钓鱼的时候,鱼儿活性差,钓友们往往会用浓腥的窝料来刺激鱼儿开口觅食,但到了4、5月份,还使用浓腥窝料就会招致小杂鱼闹窝,一旦这些小鱼进窝后会疯狂抢食,搞得大鲫鱼也只能在一边徘徊,根本吃不到饵。

此时需要将浓腥型窝料彻底抛弃,改为谷香型窝料,尽可能避免小杂鱼。比如酒米、菜籽饼都是不错的选择。

夏天晚上钓鱼打窝技巧(垂钓打窝思路也得变)(3)

第二、窝子的数量不可过多

冬季打窝的时候,很多钓友都会打上3-5个窝子,这个里面没有鱼,就钓下一个。但气温升高后,鱼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加,再使用这样的思路来诱鱼,不是说效果不好,而是你不可能一会换一个窝子去垂钓,等这个窝子的鱼钓了个差不多,别的窝子里的窝料也被鱼吃得差不多了,根本留不住鱼。

夏天晚上钓鱼打窝技巧(垂钓打窝思路也得变)(4)

因此,这个季节建议钓友们做窝子的数量还是以少、精为主。如果钓点位置靠谱,做一个窝子就够了。如果觉得不放心,可以多打一个窝子,看看哪个里面有鱼,最终将“双窝”变成“单窝”来垂钓,哪个里面鱼多就钓哪个,没有鱼的则直接放弃,不用再去补窝了。

第三、可以打个隔夜窝

想要钓大鱼,往往要靠守钓才行,因为大鱼吃食谨慎,就算看到了窝子里的饵料,也不会轻易进来吃食。很多钓友为了守钓大鱼,往往会选择夜钓,但夜间垂钓太伤身体,不建议上了年纪的钓友野钓。

其实,想钓大鱼,并非只有“夜钓”这一条路子。钓友们也可以选择打“隔夜窝”来诱钓大鱼,比如在傍晚的时候打上窝子,等第二天一早再来垂钓,这个时候大鱼往往已经在夜间进窝,警惕性大大降低,早上来第一竿就可能中鱼。

打隔夜窝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打得太早,一般天黑前打下去即可。窝料不建议使用粉饵,可以用菜籽饼、花生饼,打好窝子后要做上记号,次日一大早要尽快占位,避免被别人捷足先登。

第四、在窝料里加点“佐料”

这个季节,窝料腥味太浓容易招小杂鱼,窝料太清淡诱鱼需要更长时间,打了隔夜窝,又怕被别人占了,想钓大鲫鱼,有没有更好一点的解决方法呢?

夏天晚上钓鱼打窝技巧(垂钓打窝思路也得变)(5)

很多钓友都喜欢向窝料里加一点小“佐料”,这已是钓鱼界公开的“秘密”,所谓的佐料,就是浓缩的诱鱼剂。

诱鱼剂的主要成分大都是大麦、乳酸、藻类的提取物以及一些诱鱼因子,对鱼类的味觉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让大体型的鱼放松警惕,诱钓大板鲫的效果比较好,能缩短诱鱼的时间,且留鱼更久。

夏天晚上钓鱼打窝技巧(垂钓打窝思路也得变)(6)

很多钓友都试过这种套路,其优点在于不招小杂鱼,诱鱼速度快;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如果添加的诱鱼剂是纯化学成分,且用量控制不好的话,有可能会死窝子。

不过,垂钓诱食剂确实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钓友们完全将希望寄托在诱鱼剂身上,也是不现实的,虽然这种东西会提升作钓效率,但也要结合当地鱼情,配合调钓技术,才能钓得更好。

这个季节垂钓,做窝子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思路调整,只要窝子做好了,大鱼咬钩会更频繁。野外垂钓就像是一次万米长跑,是对钓友们调钓技术的综合考虑,只要准备工作做到位,大鲫鱼、大鲤鱼自然就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