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新剧观察”原创首发,如需转载开白名单,请后台留言联系)

单就影视公司收益而言,电影《爵迹》的票房收入分成(3.8亿X33.3%),相当于半部《爵迹》剧版网络版权的收益(2.688亿X50%)。而《爵迹》剧版光网络版权收益倒推的票房(2.688亿X3),相当于电影《小时代》前两部票房之和(4.8亿 2.9亿)。以精于算计著称的“文化商人”郭敬明,这一次在投资理财方面算是吃了大亏。

文丨飞扬、鸿渐 编辑丨鸿渐

电影《爵迹》投资两亿,最终票房3.8亿,这是一笔赔本的买卖。然而剧版《爵迹》还未拍摄,网络版权售价就公示为2.688亿。如果把2.68亿当做一部电影制片方最终的票房分成,这相当于一部8.046亿票房的电影。(一般片方回款只占一部电影票房的33%,具体计算规则参见文末)

郭敬明爵迹电视剧(剧版爵迹2.68亿相当郭敬明2部电影)(1)

12月14日,慈文传媒全资孙公司上海慈文与爱奇艺签署了“网台联播剧合作协议”,以2.688亿元的价格将其投资摄制的“传奇题材电视剧”的全球永久独家网络传播权授权给爱奇艺。这部电视剧已经被业内识别为《爵迹》。

其中,网台单集1500万的《如懿传》,备案90集,营收总计13.5亿,换算成电影票房为40.5亿,已经超过《美人鱼》保持的中国电影市场单片票房纪录。单从头部内容交易价格来看,中国电视剧已经开始超越中国电影。

《爵迹》剧版网络售价2.68亿,慈文与爱奇艺共下一盘大棋

众所周知,慈文传媒一向以制作精品IP剧见长。2015年,成功借壳乔欣股份上市后,慈文传媒便开始在同行中频频“露脸”。《花千骨》为其打响第一枪,一炮而红之后,不仅地位更加稳固,连业绩也顺势暴涨。

根据财报数据披露,《花千骨》一部大IP巨作,预售之时,已收获1.68亿元(投资成本1.05亿),而当年度公司营收4.94亿,净利润已挣1.21亿,这还不算二轮播放权和衍生品。

郭敬明爵迹电视剧(剧版爵迹2.68亿相当郭敬明2部电影)(2)

《花千骨》让其尝到甜头后,此后慈文传媒在精品IP剧上格外关注。据悉,《回到明朝当王爷》已拍摄完成,而《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脱骨香》和《沙海》等多部热门IP改编剧正在筹备当中。

此次,慈文传媒以2.688亿元的价格将投资摄制的“传奇题材电视剧”的全球永久独家网络传播权授权给爱奇艺。根据双方签订协议,爱奇艺将获得该剧全球、永久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转授权、维权权利和本协议约定的其他分红权,爱奇艺需在规定时限前提交全部该剧物料,包括成片、预告片等。

郭敬明爵迹电视剧(剧版爵迹2.68亿相当郭敬明2部电影)(3)

就在今年10月份,爱奇艺在上海召开发布会,放出豪华片单。其中包括《琅琊榜2》、《仙剑4》、《爵迹》等众多热门大剧。根据这份片单,可以发现属于慈文的项目只有《爵迹》,同时也是所谓的“传奇题材”。

事实上,早在2015年8月,《爵迹》就已在广电总局网站备案,只是名字改成了《临界天下》。根据备案故事梗概,发现故事背景被放到了殷商时期,从西方魔幻改成了东方玄幻。

郭敬明爵迹电视剧(剧版爵迹2.68亿相当郭敬明2部电影)(4)

很明显,慈文传媒在下一盘大的棋。慈文传媒与爱奇艺合作并非首次,早在去年9月17日,乔欣股份就曾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慈文传媒与爱奇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定在电视剧、网剧、电影领域进行合作。

而慈文传媒与爱奇艺合作的《老九门》,不仅刷新周播剧收视和点击率记录,更将网剧推入“百亿流量时代”。慈文传媒今年发布的半年报中显示,爱奇艺贡献收益比例占据14%。毫无疑问,此次合作剧版《爵迹》依然奔着“流量”而去。

影版《爵迹》票房、口碑双扑街,剧版“粉碎性改编”落地殷商

早在去年,坊间曾传言郭敬明小说《爵迹》将改拍电影和电视剧。电影版《爵迹》在今年9月底上映,投资约2亿,最终票房3.8亿。根据中国电影行业票房分配基本规则,《爵迹》制片方能拿到手的只有1.26亿,连回收成本都十分困难。

票房“惨败”的同时,口碑更是惨不忍睹。豆瓣3.8分的低分有望打入“年度十大烂片”阵营。郭敬明自己在路演时一度哽咽,称:“是不是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

郭敬明爵迹电视剧(剧版爵迹2.68亿相当郭敬明2部电影)(5)

事实上,《爵迹》原著小说就叫《临界·爵迹》,所以改名《临界天下》也可以理解。只不过这样处理可能抵消了电影《爵迹》强大的宣传效果,也一定程度撇开了电影的负面效果。然而,《临界天下》在电影《爵迹》上映一年前就立项了,两者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可以看出,慈文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沿用《爵迹》西方魔幻的世界观设定。

在总局备案中,《临界天下》故事背景设置为商朝。“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丁的后人与商王南庚的后人经过激烈的王位争夺,最终由祖丁的后人阳甲得即王位,此时的商王朝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爵迹》原著小说的人物名字也发生了细微变化:银尘—殷骋、天束幽花—幽花、鬼山—瑰山、麒零未改,还添加了真实历史人物:祖丁、南庚、阳甲、盘庚、仲丁。

郭敬明爵迹电视剧(剧版爵迹2.68亿相当郭敬明2部电影)(6)

在新剧观察之前文章中,新剧君就把“食洋不化,数典忘祖”列为电视剧《幻城》扑街的首要问题。《爵迹》拍成电视剧,也同样会面临《幻城》式的尴尬。但慈文显然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因而把《爵迹》故事背景落地到中国“上古三代”的商朝。但既然如此“粉碎性改编”,几乎和原著没啥关系了,为啥不另起炉灶,非要贴着小四招黑?

郭敬明舍弃所有电视剧版权,中国电视剧却进入大片时代!

电影版《爵迹》是一次华丽的冒险,票房仅3.8亿,而电视剧版《爵迹》光爱奇艺网络版权就已经卖到了2.68亿。如果把2.68亿当做一部电影制片方的票房分成,剧版《爵迹》——《临界天下》还没开拍,就已经预定了8.046亿的票房,这让郭敬明情何以堪?

事实上,郭敬明从出版业进军影视业,对于自己作品的影视授权特别有趣:基本上电视剧的版权都卖给别的公司,电影版权则留下自己亲自上马。《幻城》卖给了耀客,《爵迹》授权慈文,《夏至未至》被上海辛迪加拿下。也许郭敬明铁定认为电影比电视剧更能名利双收,但现实似乎给了郭敬明一记硕大的耳光。

郭敬明爵迹电视剧(剧版爵迹2.68亿相当郭敬明2部电影)(7)

注: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日期截止2016年12月23日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拐点。距离2017年仅剩一周,今年的电影票房市场才刚刚超过去年的441亿。即便最后一周以每1.5亿/日的票房估算,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也在3%以下。而在去年,这个数字为48.7%。

与电影市场低迷相反的是:电视剧市场的异常繁荣。明星片酬不断上涨、IP热剧版权竞相角逐,陈坤、周迅、白百何、章子怡、黄晓明、邓超等一线电影大咖,陆续回归小荧屏。而电视剧的交易价格也不断令人咋舌。

郭敬明爵迹电视剧(剧版爵迹2.68亿相当郭敬明2部电影)(8)

不管是通过上市公司公告公示出价格的《赢天下》、《楚乔传》、《爵迹》(《临界天下》)、《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还是媒体渲染的“天价剧”:《琅琊榜2》、《迷航昆仑墟》、《孤芳不自赏》、《如懿传》。如果换算成电影票房,基本都能算进2016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

其中,网台单集1500万的《如懿传》,备案90集,营收总计13.5亿,换算成电影票房为40.5亿,已经超过《美人鱼》保持的中国电影市场单片票房纪录。

单就影视公司收益而言,电影《爵迹》的票房收入分成(3.8亿X33.3%),相当于半部《爵迹》剧版网络版权的收益(2.688亿X50%)。而《爵迹》剧版光网络版权收益倒推的票房(2.688亿X3),相当于电影《小时代》前两部票房之和(4.8亿 2.9亿)。以精于算计著称的“文化商人”郭敬明,在投资理财方面这一次算是吃了大亏。

郭敬明爵迹电视剧(剧版爵迹2.68亿相当郭敬明2部电影)(9)

在过去的2016年,我们的小荧屏正越玩越大,甚至大有赶超电影市场之嫌。这究竟是电影市场衰落后的此消彼长?还是电影市场见底之后资本泡沫最后的疯狂?

附: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5.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6.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7.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