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道德经感悟第十五章(道德经讲记015)(1)

上节说糊涂的日子糊涂过,我们依葫芦画瓢解决当下问题。

依什么葫芦画什么瓢?

依“善为者”画自己言行,这叫见贤思齐。

1、豫兮若冬涉川

善为者,处事接物,谦恭谨慎,不敢肆意妄进,相似冬天履冰过河一样,时时小心,步步谨慎,唯恐冰凝不坚,一足踏陷入水中。《论语 泰伯》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豫卦,“豫”的意思是安闲,主方满足于现状,客方态度随和,为主方提供了安闲舒适的环境。善为者时常处于居安思危的状态。乐极生悲,会招致失败,

2、犹兮若畏四邻

犹豫,是迟疑不决的意思。所以,这里的犹不是犹豫,更重要的是犹豫不是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

犹表达的是小心谨慎,为什么要小心谨慎,一是怕四邻侵犯,还有说是怕自己犯错误被四邻发现。

坦坦荡荡的人不怕四邻侵犯,因为仁者无敌。坦坦荡荡的人不会犯错误,因为君子慎独。

所以善为者,谨慎小心,一言一行,唯恐违背天道,犹如四邻在身旁监视一样。

3、俨兮其若客

俨然,拘谨恭敬的样子,庄重严肃,端方正直,严肃认真,好似出门当客的时候的样子。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言行随便,举止轻浮的人都是野人、小人。

所以善为者,庄重严肃,但是也不是总是板着脸。

4、涣兮若冰之将释

涣,水流流散之意。象征组织和人心涣散,必用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克服。

《易经》涣卦。涣者,散释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业。散难释险,故谓之涣。

冰遇阳光,释化而不留任何形迹。

所以善为者,散难释险,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惊天动地,而是潜移默化。例如冰释前嫌。

5、敦兮其若朴

敦,厚道,笃厚;诚心诚意。朴,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

与人相处出于真诚之心,与物相接本着忠厚之意,如同木之未雕,朴然浑全。

所以为善者,朴实无华。

6、旷兮其若谷

旷,空旷,心境阔达。

心地虚明,胸襟开阔,没有贵贱之分、上下之别,相似空谷一样,无所不容,无所不纳。

所以为善者,虚怀若谷。

7、浑兮其若浊。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在清和浊的状态之间还有一种浑的状态。

性体圆明,湛然清澈,处于万物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民之所乐则乐,所忧则忧,和光同尘,没有任何分别。

所以为善者,和光同尘。

和光不污其体,同尘不渝其真。所以和光同尘不是同流合污,随波逐流。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虽然与污同流,但是静下来的时候,慢慢就清了。

道德经感悟第十五章(道德经讲记015)(2)

结语

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一个人如果能居安思危、谨慎小心、庄重严肃、散难释险、朴实无华、虚怀若谷、和光同尘。常保其虚心自敛,居于“为而不恃,功成不居,长而不宰”的清静平易之境。

看似守旧,没有新成一样。

依葫芦画瓢。不管你有多少创新,但是在道方面不可能有更大的创新。

这就是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发生过的事必然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