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情感故事,往往会很狗血。可“云南王”龙云和一对姐妹花的故事,却被演绎成了旷世奇恋。

这段三人行的传奇情事,始于1922年,龙云看到的一幅名为《牡丹图》的工艺品——

《牡丹图》是当年“全省物产品评会”上参展的特等奖作品,因此,不懂刺绣的龙云,也留意到了它。看到这幅娇艳欲滴的牡丹图后,他惊叹不已。细看之下,他看到了五个作者中,竟有一个叫“顾映秋”的。

看到这个名字后,他有些愣住了,半晌后,他站在画前喃喃道:她不正是顾品珍总司令的侄女、顾小斋军长的女儿吗?

何柱国与龙云(李培莲助龙云做)(1)

龙云

说起来,已阵亡的顾品珍总司令,不仅是他的恩师,还是他最崇敬的将领之一。因为有这层渊源在,那日的龙云久久站立在《牡丹图》前。

自这以后,“顾映秋”这个名字就映入了他的心里。

不久,一位媒人上门为他提亲,以往,他都会拒绝,他的原配和二夫人虽已逝世多年,可他却始终不肯另娶,这其中的缘由多少是因为:他并没有中意的人选。可这次,因为有了心仪的姑娘,他对媒人的态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媒人问他想找什么样的姑娘时,他本想脱口说“顾映秋”,可他毕竟在情感上有些腼腆,所以,琢磨了半天后,他才缓缓道:“我想找有文化的,最好还是能绣《牡丹图》的姑娘。”

媒人一听,心里立马有数了:龙云想找的,定是绣《牡丹图》的姑娘,而这个姑娘,极有可能是名门千金顾映秋。

媒人看了看龙云后道:“我这就去张罗,包你满意。”

让媒人没想到的是:顾映秋是个心有大志的新女性,她当时正一心一意想前往北平考大学,所以,她听了媒人的介绍后犹豫了很久。说实话,这个男子无疑是她的理想型,可她并不想早早嫁人。

顾映秋是个理想主义者,她心想:“若他真的中意我,我学成归来,他也会在原地等我。”于是,她告诉媒人:“学成归来后,方可谈!”

媒人是个急性子,他一听这话就急了。媒人并未细想,只开始着手为龙云介绍其他的姑娘。几天后,媒人对龙云道:

“这绣《牡丹图》的姑娘有五位,有三位是名花有主了,顾小姐一心想念书怕是谈不成了,好在还有一位叫李培莲的,容貌才学比顾小姐不差,她的父亲是名医李灿亭,她本人端慧嗜学,工诗词,善书画,颇有名门才媛风范。您看……”

何柱国与龙云(李培莲助龙云做)(2)

李培莲做教员时留影

因为媒婆特意没有细说顾小姐谢绝时的话,龙云只当她是彻底回绝自己了。于是,他叹了口气后道:“就怕这位姑娘也不乐意,哎,有文化的女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媒人听了却立马“哈哈”大笑着道:“实不相瞒,我已经率先去打探过了,这李培莲啊,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对这婚事是满意得很啦,您就等着成亲吧!”

相比之下,李培莲没有太大野心,她毕业后就去做了教员。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她,一心想找个如意郎君,过安稳的小日子。

龙云的照片被送到她手中后,她一眼便喜欢上了俊秀的他,她十分确定:这个男人,正是能给自己安稳的那个人。

婚事被定下来后不久,李培莲竟意外得知:龙云最先看上并提亲的姑娘,本是顾映秋,若非学业的问题,他们极有可能会是一对。

亲口问了顾映秋后,李培莲还知道:她并未彻底拒绝龙云, 她对龙云很有好感,甚至还期待学成归来后“再续前缘”。

李培莲并未将自己与龙云订婚的事告诉顾映秋,她心里内疚极了,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自己成了“第三者”的事实。为此,她曾喃喃对另一位姐妹道:“小秋还想着学成归来再结婚,哎,我要是早知道这茬,哎!”

何柱国与龙云(李培莲助龙云做)(3)

李培莲

原来,顾映秋与李培莲不仅是同校中文系同学,在校期间,她们每天形影不离,学习上、生活上都互帮互助。还因为互相欣赏,她们不仅成为了极好的朋友,还私底下结为了异姓姐妹。

李培莲是个善良的女子,她一心觉得:是自己抢了姐妹的心爱之人。眼看着婚期一天天临近,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与此同时,顾映秋也已经知道:好姐妹要嫁的男人,正是前不久来提亲的龙云。

顾映秋心里难过极了,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好姐妹。思来想去后,她匆匆给李培莲去了一封信,信的大概内容是:自己并没有那么中意龙云,龙云也是因为《牡丹图》才提亲,这牡丹图主绘者本就是你,所以,你们这段姻缘,是天注定的。

顾映秋这封信的本意是劝慰李培莲,可李培莲看了后,心里更加难受了。她对顾映秋的内疚,也更深了。

之后,李培莲与龙云结婚,顾映秋北上求学。三人的命运轨迹,似乎将永远不再有交集。

婚后的龙云与妻子李培莲住进了一幢平房里,白天,龙云去处理各种事务,李培莲则在家里读书、写字、料理家事。晚上,两夫妇经常对坐话家常,议论省政、军政无话不谈。

李培莲还总是帮龙云出主意,写备忘录。在她的影响下,龙云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李培莲为人谦逊,她待人接物非常平和,所以,陪伴龙云外出交际时,她总能给丈夫增色。因为心地善良、对贫苦百姓怀有同情,不论是军政大员,还是公馆的副官仆役,都对她怀有好感。

1927年,胡若愚、张汝骥发动政变,龙云被囚禁,内战的惊涛骇浪中,李培莲沉着冷静。为了营救龙云,她不惜倾家荡产联络旧部反胡、张,最终,在她的“神助攻”下,龙云终于脱困。

李培莲救夫的行动,深深打动了龙云,他对妻子也更加怜爱了。感情甚好的两人,还接连生下了多个子女,他们的小日子可谓其乐融融。

何柱国与龙云(李培莲助龙云做)(4)

李培莲与子女合影

婚后的日子过得越舒心,李培莲便越觉得自己对不起好姐妹顾映秋。夜深人静时,她总会想起自己的好姐妹。这些年来,她们一直鸿雁传书。当她知道好姐妹一直单身时,她心里更加不好受了。

1930年,李培莲生下了龙绳勋,或许是产后抑郁的缘故,她更加频繁地惦念好姐妹顾映秋了。一日,龙云刚到家,她便鼓起勇气对他道:“你现在做了省主席了,我的事情多,经常顾不上你,你看是不是考虑娶小秋进门,我们本也是姐妹……”

不等李培莲把话说完,龙云便开口道:“切不要提这些事,亏你还是新女性,就算现在是旧时代,我也不可能再娶任何人,有你就足够了。”龙云嘴上是这样说的,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他一直打心眼里觉得:文化程度不高的他,能做“云南王”,全因有妻子的帮衬。

李培莲听完后不再说什么,可她心里依旧没有放下。自这以后,她给顾映秋写信的次数比以往更多了。

1933年,生下儿子龙绳德后,李培莲出现了产后大出血,弥留之际,她拉着龙云的手叮嘱道:“我不行了,我走了后,你娶小秋,她会替我照顾你和孩子们……”未等说完,李培莲便撒手人寰了。

李培莲的死,给龙云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妻子死后,他将她最心爱的一枚翡翠戒指戴在了右手食指上,并发誓永不取下。此后直到他去世,这枚戒指也一直被戴在他的右手食指上。

何柱国与龙云(李培莲助龙云做)(5)

龙云

李培莲死后,龙云伤心欲绝,他坚持认为:妻子的死与云南医药事业落后有很大的关系。他一次次对身边人说:

“如果省内有京、沪等地那样设备齐全的大医院和医术高明的大夫,她绝不会走得那么早……”

当时的云南医疗确实不发达,为了改变现状,龙云开始着手推进云南的医疗建设。他也在用这种方式,弥补自己对妻子的亏欠。

龙云还在妻子死后,做了一件让当时的人们瞠目结舌的事:他在妻子墓地旁边,盖起了二层小楼。小楼里的布置,全部按照妻子生前的喜好设计。后来,只要思念妻子,龙云都会到这个墓庐小休,借此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何柱国与龙云(李培莲助龙云做)(6)

龙云建的墓庐

无疑,龙云并没有考虑续娶的事,可现实让他不得不低头了:妻子留下的众多子女需要人照顾,她走时,他们最大的孩子不足10岁,最小的尚在襁褓中。日久后,龙云终于扛不住了。

目睹龙云的惨状后,一些耆老故旧轮番上阵,以劝说他续弦。

一年多后,昔日为他和李培莲做媒的媒人上门了。这次,媒人为他介绍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顾映秋。

此时的龙云才知道:10多年来,顾映秋竟一直是单身,且她单身的原因与他有关。也是到此时,他才终于明白:妻子为何几次三番和自己提及“小秋”。

龙云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他再度结婚这年,已经50岁了,而顾映秋也已经32岁了。

与龙云新婚当日,顾映秋拥着4个孩子对龙云道:“我以后就是他们的母亲了,我此生不会再生育了,我只想尽心照顾好他们。”龙云听到这话后,双眼含泪地点了点头。

婚后不久,顾映秋和龙云便带着孩子们前往昆明西郊观音山,为李培莲扫墓。此后的每一年,顾映秋几乎都会带着孩子们为她扫墓。

何柱国与龙云(李培莲助龙云做)(7)

龙云与家人合影

顾映秋在教育子女上有一个法宝,就是:请生母。每次,如果孩子们犯了重大错误,她都会将他们的生母、好姐妹李培莲搬出来。她还总告诫孩子们:务必以生母和父亲为榜样,做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

在她的用心教导下,李培莲留下的4个子女全部成才了。

其中,龙家老四、李培莲长子龙绳文考入了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美国经商的他,还成为了实业家。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他还曾为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作了积极努力。

李培莲所生的其他子女,也全部都是名校毕业,且都成为了社会精英。他们的成功背后,与继母顾映秋的悉心教导分不开。

教育子女之余,顾映秋还接替李培莲充当了龙云的“贤内助”。她不仅帮助龙云出谋划策,还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协助丈夫组织抗日救亡活动。

龙云很快发现:顾映秋和李培莲的处事风格几乎完全一致,云南起义的过程中,顾映秋一直充当龙云的参谋。和昔日的李培莲一样,那段时日里,她一边上下奔走,一边调节各方矛盾……

可以说,后期,龙云能清楚看清局势,并做出正确选择,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顾映秋的影响。

何柱国与龙云(李培莲助龙云做)(8)

晚年顾映秋

顾映秋最让龙云感动的是:每当自己思念李培莲时,她都会陪他前往其墓地扫墓,或者干脆陪他去墓庐边小住。

龙云对自己的这位四夫人满怀感恩,他曾忍不住对她感叹道:“我龙云真是三生有幸,能得你们姐妹相助……”

今天,龙云、李培莲、顾映秋三人,都已辞世半个多世纪了,可他们的故事依旧是传奇一般的存在。

而他们的故事,之所以能被演绎成传奇,而非狗血剧,全因为:他们三人,都是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