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契 赏 美

——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八

七、女亦难安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

原甲骨片高14mm,宽12mm,牛肩胛骨残片,土黄色。甲骨文单字刻作“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

”。从◇从女,音不明,字不识,疑为女之异体。残片仅存一单字。

该字的上半部略有残损,但尚能清晰辨识。从字形看,与女、安、臽等字近,但除“女”外所从各异,有“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

”、“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

”、“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5)

”、“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6)

”等例。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7)

“安,象妇女在室内,会安静之义。”(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从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8)

从女,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9)

宀每省作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0)

,故疑此字为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1)

安之异体。”(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臽,小阱也。从人在臽上。”(《说文》)

“象人陷于坑坎中,……为臽、陷之初文本字。”(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

“从人从凵,象人陷坎中之形。人或作其他象人形之字如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2)

女……子、ㄗ……ㄕ等。凵或作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3)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囡,从女在□中,当是会意字,或从又作声。典籍囡…… 同字,古音聂,今音南,今上海一带呼小女孩曰小囡。闽浙一带呼小男孩曰小囝(音宰)。疑即后来之钮字,中原呼女孩为小钮。”(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

综上例所列,“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4)

”與“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5)

”、“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6)

“差异明显,而“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7)

”與“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8)

”中的“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19)

”和“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0)

”旁似可通,故“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1)

字从字形结构看,应为女之异体。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2)

八、酷肖女阴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3)

原甲骨片高20mm,宽14mm,龟腹甲残片,黄褐色。甲骨文单字刻作“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4)

”。残片仅存一字。左侧另有它字残划,不可识。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5)

”,從凵從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6)

,象女阴,因其形酷似也。音义不明。

甲骨文肖形之例屡见不鲜,如男性之阳作“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7)

(且,祖字初文)”。下图即甲骨文“且(祖)”字的几种写法及商晚期玉“且(祖)形器”实物,其形不言而喻。一些“且(祖)形器”上更直书男性祖先之名,足见其象征意义。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8)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29)

”字内的右上位置有一斜形短笔,不知是相关笔划或是无关划痕,字形与“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0)

(卣)”字近。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1)

甲骨文卣字的写法: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2)

“卣,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3)

象酒器卣形,或卣在皿中,义同,即今卣字。”

刘兴隆《甲骨文字典》:“《说文》:‘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4)

,气行儿。从乃,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5)

声,读若攸。’甲骨文象有托盘之酒器,为卣之初文。《说文》有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6)

无卣,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7)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8)

本一字,《说文》误分为二。”

但“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39)

”字与“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0)

”字的字形结构区别明显:“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1)

”字的凵部呈圈底,作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2)

,口部内敛,“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3)

”部下沉,完全包于其中;而“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4)

”字的凵部呈尖底作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5)

,开放状置于下部,“

”部浮于其上。“

”部和“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6)

”部一伸脖一无颈,迥然不同,应非同一器物。

因“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7)

”字字形太过具象,故笔者以为此字应是新发现之女阴象形字。

殷墟甲骨文四部分(殷墟新见甲骨文字探赜之七)(48)

作者:殷韵邺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