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朱棣帝位不正,谋逆而来。 许多建文帝的老臣看着他不悦,礼部大臣陈迪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付出的代价是非常痛苦的。陈迪生于宣城,地位显赫。 他是宋末宣城太守陈明中的第八代孙子。 他的祖父曾帮助朱元璋在战场上作战。陈迪从小就表现出来的特点是聪明、好学,尤其是品德高尚。 凭借优秀的天赋和学识,他很快被朝廷聘为府学训导。 在朱元璋庆祝生日时,还写下了《贺万寿表》。

明代最冤兵部尚书(明朝最硬骨头尚书)(1)

  老朱见状,这不妥妥的人才嘛。 他立刻记住了陈迪。 后来,有人以陈迪熟悉经文为由,将陈迪推荐给朝廷, 被委任为侍讲,不久后又出任为山东左参政,可以说他的官运一帆风顺。陈迪不仅有文学天赋,而且在武术方面也很有天赋。 当时,在普定、曲靖、乌撒、乌蒙等地的许多蛮夷部落造反,陈迪亲自带队平息了这次叛乱,到了建文初年,陈迪正式成为正二品的礼部尚书。可惜朱允炆真的没有帝王的天赋。好日子没过多久,靖难之役就爆发了。李景隆作为南军总帅,辜负朝廷的信任和支持,多次败下阵来。 陈迪拿出了应对之策,朱允炆却没有怎么听。结果可想而知,朱棣大获全胜。 等陈迪赶到京城,就被朱棣抓住。

明代最冤兵部尚书(明朝最硬骨头尚书)(2)

  朱棣知道他是建文帝的忠臣,但是也惜才,问他愿不愿意臣服于自己,但陈迪全程抗争不屈,最终落得了五马分尸的下场。在行刑前,朱棣特意派人割下其身上的肉,询问他自己的肉味道如何,结果陈迪无愧于文人风骨,回答说:“忠臣孝子的肉哪里来的膻味?别人能闻到其中的香味,你难道没闻到吗?”后来,人们发现了他的遗物《五噫歌》,内容之悲凉,使得闻者落泪,见者伤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