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育儿季

和格大宝斗智斗勇了七年,往事不堪回首,当下略感欣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和家长经过磨合的共同成长才是最和谐的成长,才能继续走更曲折的路,看更怡人的风景。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1)

⽴⾝以⽴学为先,⽴学以读书为本。

孩子就是那只小蜗牛,而我们要立志做合格的蜗牛摆渡人,绞尽脑汁,不畏艰难。

大家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一个道理,我们用自己的语言直白的给孩子讲,特别是大一点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的孩子,会本能的不接受,不认可,即使心里认可嘴上也会坚持“倔强”。格大宝幼儿园大班开始,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愈演愈烈。我讲的“大道理”不但不能给她好的影响,反而成了“烦人”的代名词。但她还处于自我意识强于正确认知的尴尬境地,“无知又弱小”,只能换个方法把营养传递给她。

比如,我发现孩子更倾向于观察和模仿身边的人和事,并把观察到的东西和习惯甚至言语,不论好坏,都应用到自己身上,只要他们觉得有意思。那我为何不通过故事来传播,用吸引她的故事讲出我要说的话,也许孩子能自然轻松地接受,更好地吸收。

于是我们把每晚睡前的中短篇故事,换成了没有画的“厚本本”,同时也让孩子练习了专注聆听,静心思考。其间我会不时提问,确保效果,并和格大宝讨论情节,激发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故事内容,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这套书,是格大宝在喜马拉雅听完米小圈系列全集后感觉不过瘾,要求买的,她要自己再看一遍。“本本书和听的书感觉不一样”这句话打动了我,也找不到其他合理的理由拒绝。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2)

米小圈系列真不少,有上学记,有成语故事,有脑筋急转弯。很多父母反对孩子看米小圈,前阵子书店还下架了。

朋友们跟我说,千万别给孩子看米小圈,会学坏的,有很多坏事看了这个书就学会干了!我的天,赶快翻阅一下。哪有这么严重,书中呈现的无非是不同性格孩子的个性罢了,小孩子不淘气正常吗?谁说人从小就得一模一样,都得是乖顺的?难道和老师讲理,发表个人见解不对吗?书里这点内容就被影响了,就学坏了?社会上岂不是坏人坏事更多更甚!我们何不借此机会让孩子了解,人有很多种,事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学校里的老师也是有不同性格不同行为习惯的等等等等。

格大宝通过这套被视为“没营养”的书,提起了自主阅读的兴趣,认识了更多的字。能够坐在书桌前很久不动,不时自己哈哈大笑,还乐于与家人分享她认为的有趣之处。通过《米小圈上学记》提前了解了小学生活,同学间的相处之道,以及班级该有的团结,友爱,互助。通过《米小圈成语》理解和记忆了几百个晦涩难懂的成语,并可以灵活恰当的运用,可以在成语接龙游戏中获胜。《脑筋急转弯》,开始我会担心影响孩子对真实事物的认知,后来发现多虑了。他们可以分清楚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娱乐。

到了一年级,认知提高,这套书被遗弃,开始饥渴地寻求更有吸引力的知识。于是看上了《大中华寻宝记》,这套书有人说是口水书,没有知识点,眼里只有学校那几本教材,知识点无非就是考察点,看书就是为了考试吗?读书不是为了明志和修身吗?孩子喜欢的东西大人就觉得是不好的,奇怪,反思。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3)

这套书我是带着格大宝去图书馆借着看的,感受书香氛围,发现共读乐趣,省钱省地。孩子心中“我在读,小朋友们也在读,我要努力读更多呀”的竞争心理,是好事。

本书用寻宝,贯穿中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神州大地的自然风貌,悠远历史,人文风俗,物产资源,在这本书里都可以看到。开拓了孩子的视野,将知识面变得立体。身边很多孩子都喜欢,也是有原因的吧。

下面这套《小狗钱钱》是睡前亲子阅读时讲的。每天早半小时上床,时间就挤出来了,点滴的力量无穷大。

这类书要靠大人的生动讲述引发孩子兴趣,如果只是机械地读文字,恐怕坚持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觉得疲乏无趣而放弃。孩子更是不想听。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4)

这本书作者是个德国作家,叫博多·舍费尔,科隆出生,十六岁时移民美国。还写过《财务自由之路》。

《小狗钱钱》讲的是一个关于金钱秘密的童话故事,还有投资理财的方法。都是以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讲述的,很容易理解。

格大宝听完这个故事,拉着我去银行开户,还把零用钱分成了三份。其中一份买了她认为收益还不错的理财产品。有点意思。

这是说财商。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5)

《窗边的小豆豆》首版是1981年,我小时候就有的作品。但我没读过,和娃共读也弥补了这一童年缺憾。

黑柳彻子是日本NHK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畅销书作家。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小豆豆的本名叫“彻子”,日语发音为“TetsuKo”,昵称为“TeKo”,与“淘淘”(ToTo)发音相近)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目标,引其原话就是“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有个性的人。

这其实也是我们做的不够的,我们在设置各种条条框框培养顺民,不可以轻易施展个性,不可以这不可以那,我们习惯于奴役和顺从。

下面这本书也是彰显个性的,怎么突然有点担心格大宝了。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6)

《长袜子皮皮》是童话外婆林格伦的作品。

皮皮是个火红头发、力大无穷、好开玩笑、喜欢冒险的小女孩,她不仅有着穿一只红袜子、一只蓝袜子的奇怪嗜好,而且有一个冗长奇怪的全名: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她对人热情、体贴入微。好开玩笑、喜欢冒险,很淘气,常想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鬼主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皮皮是非现实世界中的小姑娘,然而她又是真实的。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7)

《小鹿斑比》讲述的是一只小鹿成长的故事

通过故事告诉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欢喜和忧伤,会失去亲人和家园,会遇到危险和困难,为了生存,我们要勇往直前,融入集体,友爱互助,理智坚强。我记得格大宝听到鹿妈妈去世那段,哭了,我也有点读不下去了。

因此,这本《天蓝色的彼岸》只开了个头,就被格大宝拒绝了,她这个年纪,还不想谈及生死离别,况且我也不忍,于是自己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再大一些吧,一定建议她读。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8)

《天蓝色的彼岸》是英国作家亚历克斯·希勒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3年。

讲述了因车祸死去的小男孩哈里,牵挂着爸爸、妈妈、姐姐和朋友,在幽灵阿瑟的帮助下,重返人间和他们做最后的告别,表达自己生前未来得及说出的爱的故事。

小说透过温暖清雅的笔调和具有童真的视角以及充满哲思的语言,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启迪了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深刻思索。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9)

《格列佛游记》,我印象里孩子不怎么喜欢,对这本书的记忆就是“一个男的,满处跑”。

其实,《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我没读出讽刺的意思来,可能是对历史政治背景不了解所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发现。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10)

这本书我和格大宝都读出了讽刺,对统治阶级的讽刺。

《动物农场》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中篇小说,1945年首次出版。

讲述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和现实一样,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就要紧握不放,应用尽用。格大宝被故事里篡权的猪气坏了,真是人之初,性本善。慢慢长大,慢慢理解吧,现实远比书本更惨烈。

最后介绍一本《好兵帅克历险记》

故事小蜗牛爬高墙(故事书上有一只小蜗牛)(11)

这本书全名是《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是捷克杰出作家哈谢克创作的一部长篇政治讽刺小说。小说以主人公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为主要情节,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奥匈帝国的军官、警察、神甫昏庸无能、愚蠢透顶的丑态,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军队的腐败堕落。作品以生动的笔触塑造出一个憨厚老实又十分幽默的、招人喜爱的好兵帅克形象,在他的身上生动地表现了捷克人民的智慧及其对异族统治者的不满和自发的斗争。

我和格大宝大笑着结束了本书的阅读,但我想,她的笑也许只是看个热闹[呲牙]

格大宝现在上二年级了,希望她能够继续用读书来丰满头脑,用阅读来滋养心灵。做一个健康开朗踏实勤奋的人。

给蜗牛一些时间,耐心的牵着她走,尊重她的速度和方向,让我们的陪伴成为孩子记忆中比糖果还甜的爱意[给你小心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