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二) ——女儿城

原创 巫献红 晚上八点 1周前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1)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2)


女儿城


我们住在女儿城。

到达的当天,导游带我们走进颇具特色的“巴人堂”吃饭。这个“巴人堂”是女儿城中一个较大餐馆,属于土家族的特色餐馆。大堂摆着二十多桌,在大堂前端还设有大舞台。一走进去就被里面的热闹场面震住了:舞台上扎着红腰带的汉子们用力擂着大鼓,一群舞者戴着亮闪闪的头饰穿着鲜艳的衣服狂舞,还有当地特色山歌的伴唱。底下食客们显然也是被这气氛带起来了,发出亢奋的叫闹声。

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听到一片“噼里啪啦”的摔碗声,简直把我吓一跳,以为哪桌喝酒喝得发酒疯了!当我发现自己正踩着满地的碎碗片往里走时,才知道并不是某一桌在摔,而是“全体人民”一起摔。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3)

难道在这里吃完饭还得把碗摔了?果然,当我们被引到旁边两桌坐下来时,就有服务员送上一叠粗陶碗,说用来喝酒的,喝完酒就把这些碗在桌子底下摔了。原来这喝的就叫做“摔碗酒”,在古代是土家儿女上战场前的一种壮行酒。这让我想起电影里场景:啸啸战马,猎猎大旗,英雄好汉捧起大碗酒一仰脖子一口气干完,然后摔了碗跳上战马绝尘而去……

吃完饭走出餐馆,看到门口堆着一大堆的碎陶片,打着灯光的墙上有一个大大的“摔”字,屋檐下挂着一串发光的大字“喝了摔碗酒,幸福跟你走”,边上还有一大桶待售的酒,才知这酒也可以在此单买一碗,当街喝了像好汉一样豪迈地摔了碗,不管能不能把幸福带走,那一刻都相当爽快。

也许我们当时初来乍到还没这般豪情,竟没有喝摔碗酒,后来也因为不太适应这样的闹腾,直接跟导游说自寻吃处了。现在想来似乎还是有一点遗憾的,毕竟来到一个地方,就是要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4)

恩施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洲,主要居住有土家族、苗族,整体经济欠发达,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开发出一些旅游项目,女儿城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女儿城并不大,女儿街是中心街,另有小吃街、服装街等几条小街,但建筑特色鲜明,仿古模式和吊脚楼的结合,充分展现出民族风。晚上女儿城中心地带还有各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表演,给游客们呈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所以一到夜间便鼓乐声震天响,很热闹。据说还有“抢亲”节目,我们的小伙子们也想去抢一把,于是晚上一直在那里转悠,但后来没成功,不知是人家“幺妹”没看中(土家族称姑娘为“幺妹”,称小伙子为“郎”,我们的当地导游是“黄幺妹”,司机是“马郎”),还是被当地的帅哥给比下去了。因为当时我们正在看“一根面”摊位的姑娘在表演拉面,并没注意到“抢亲”的具体情况。那拉面姑娘练就了一手拉面好技艺,只见她身手敏捷地拉着长长的一根面,抛洒得像戏台上甩飘带一样,最后还会甩出一个大大心形,看得我们连连叫好。整个氛围与古代街头艺人表演场面很相似,不同的是围观的人群除了叫好还拿着手机拍摄。在场的大多数人只是看客,并没有尝那一根就是一大碗的面。我们虽然很想尝尝面的味道,但因刚吃得直打饱嗝,所以也只饱眼福。

在这置身外地不用考虑其他的夜晚,茫无目的地在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挤来挤去,空气里弥漫着蒸糕、炸土豆、牛肉酱、臭豆腐等各种混合味道,耳边响着鼓乐声、叫闹声,感觉自己像从遥远的地方跑来赶集一样,世俗而新鲜。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5)

我们去女儿城是8月16日,也是农历7月16日,导游跟我们说早几天去就好了,因为农历7月12日是土家女儿会,也称“东方情人节”,会有很热闹的集会,关键是青年男女会在集会上相亲,这种少数民族特有的相亲方式听起来原始又好玩。为了弥补我们的遗憾,黄幺妹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了集会相亲的故事。

一般在农历7月12日那天,“幺妹”们会早早地带着自制的鞋垫、鞋子或农产品等到集市上去卖,据说自己不主动去,也会被母亲催着去。我们的黄幺妹当年就是被母亲催着去集市卖鞋垫的。集会那天,小伙子们也会穿戴一新去集市里逛,看到有心仪的姑娘在卖东西,就会上前询问,比如:这个鞋垫怎么卖?姑娘如果对小伙子没好感就说:这个鞋垫不卖了。如果有好感就说:都是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你看值多少就给多少。之后会再聊几句,问问家常,如果最后小伙子相中姑娘,就会踩姑娘一脚,如果姑娘也中意小伙子,就会反踩一脚,不中意就不踩。如果姑娘反踩小伙子了,小伙子就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定情物——一把梳子,别在姑娘的头上。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6)

我们连忙问黄幺妹是不是被小伙子踩了。“那当然了,被好多小伙子踩过哦。”黄幺妹自豪地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小伙子踩我吗?”她笑着问我们。我们说因为她长得漂亮。她说是因为她有“三长”:脚长、手长、头发长。脚长、手长能干活,头发长漂亮,所以在当地小伙子们眼里,有这“三长”的姑娘漂亮能干,特别“抢手”。这相亲虽说是土家族的风俗,但是当地的汉族也会参与,黄幺妹的丈夫就是汉族。

男女双方在集市上相中后,就会互对山歌,一方面表达爱慕之情,一方面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之后男方会去女方家里,女方泡茶招待。一边喝茶一边山歌对唱“六口茶”。从喝第一口茶,唱到第六口茶,都是询问女方家里的情况,黄幺妹教我们唱过,回来都忘记了,大意是:(男)喝第一口茶来,问声幺妹你父母几岁了?(女)你喝茶就喝茶,问么子话,我父母70多了。(男)喝第二口茶来,问声幺妹你哥嫂哪儿去了?(女)你喝茶就喝茶,问么子话,我哥嫂下地干活了……反正喝完六口茶,就把家庭成员都问一遍,听起来很有意思,每一口茶的问答调子都差不多,从词句上看,竟有些像《诗经》的表达方式,这就是少数民族的一种文化吧。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可以参观土家民俗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有30多位民间老艺人,他们都各有绝活,有的在织壁挂、做鞋子,有的围在一起配合着乐器唱着听不懂的民族古调,只觉唱到高亢处很有劲道,这些都属于“非遗”,这些老艺人都是当地政府专门请来的。另外,民俗馆里还有一些静态的展示,比如“土家哭嫁”、“土家十大碗”等。有些民俗也与汉族相似,尤其是婚房的摆设大同小异。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7)

游峡谷的第二天早上,大家都因为前一天的疲累而晚起,我的房间刚好靠近电梯口,房间隔音效果不好,一大早就被早起下楼的人吵醒了,在床上翻了一会儿也睡不着,于是就想起来看看早晨的女儿城。

女儿城是一个人造古镇,看起来像一个略大山寨子,有些房子建在土坡上,从我们的住处到街上要下好多台阶。我走出宾馆,站在高处望去,看到清晨的女儿城安静地躺在那儿,街上店铺门口各式的旗子在清晨的风里微微飘动,街上有环卫工人在打扫,零星的行人走过,发出细微的声音,竟觉窄窄的小街突显空旷。街头舞台没有了人山人海的阻挡,在晨光里展现出安静的轮廓,好像昨晚这里并不曾有过热闹狂放。

这里的房子和店铺模样都长得很像,为了找到预定的早餐店,我必须站在高处看好方位,可当我走下台阶,没有方向感的我依然有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茫然,好在是一个小地方,走错了又可以走回来,再换一条路走,来来回回也没花费很多时间。

吃过早餐,女儿城还是很安静,这个“城”其实只是一片集市而已,没有车马喧嚣,最热闹的夜晚也就是人声鼎沸罢了。我沿着一条小路随意闲逛,远远看到一间平房前有一片绿色的草坪,便信步走过去,走近了看到房子上有茶叶的广告,想起之前导游介绍这里有很多富硒产品,如富硒土豆、富硒大米、富硒玉米等,以为是卖富硒茶叶或可以喝茶之处,就走了进去。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8)

房子里迎上来的是一个优雅的女人。她说进来看看,顺手给我一张宣传广告。我一看原来是卖房子的。女人告诉我这就是样板房,是LOFT户型,问我是否要上楼去看看。我说我不是要买房子,我只是到这里旅游的。她说外地人也到这里投资啊,很多人看了这里就喜欢,房价也不贵,就在这里买房子,有的出租,有的也是度假时过来住。很多人觉得这里环境好,休闲时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很不错,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舒服又自在。

看我一脸向往的样子,女人又引我看墙上的地图,告诉我楼盘所在的位置,以及他们公司的规划,我看到地图上是窄窄的一条,沿着河弯曲分布着楼盘。这个地方本身就不是很大,从飞机上看下来,大部分是延绵的山脉,房子都是一小簇一小簇地散落在山谷里,然后在众多的山谷之间,有很多盘山公路,空中俯瞰就像一条条飘带绕着山体。所以这一块地图,也许就是某个山谷里适合建造房子的地方。我想象住在这样依山傍水的房子里一定很惬意,每天清晨打开门窗,就会有特别新鲜的空气涌进来,而门前的山罩在晨雾里。

女人见我并没有买房子的意愿,倒也没有不理我,还给我一瓶水,让我坐下聊。得知我来自杭州,她说杭州好,女儿本来就要考到杭州读大学的,后来有一点点遗憾没去成,去了南京。我说南京也很好啊,她说她还是更喜欢杭州一些。我说你这么年轻女儿都读大学了?她说其实也40多岁了,小地方生活压力小,看起来可能会年轻些。我说生活在这里也真的挺好的,她说是的,不过孩子还是应该到外面去看看,见见世面的。

也许这里的早晨醒得晚一些,还没有多少人路过这里,房子里一直是我俩在这里闲聊,后来一个同事给我发微信,我才起身告辞。她送我至门口说:“你们杭州与这里结对扶贫的,要感谢你们来这里,让我们这里富起来。欢迎下次再来哦。”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9)

因为当天要离开这里去宣恩,所以我跟同事决定一起再逛一下这个女儿城,顺便买点特产回去。关于旅游地的特产,我的经验是买回去大多会搁置很久之后然后扔掉,但是还决定要买,因为行李箱还空着。先是买了两大袋“幺妹酥”,其实就跟我们这里的冻米糖差不多。然后买了牛肉干,是那种一条条切开风干的,很硬,吃起来很有嚼劲,老板称好后切碎了给我们。

最后要买绞股蓝,逛了几个摊位,发现各有各的价格,我们也辨别不出好差,就看“缘份”了。我们走过去,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正在热情地招呼顾客,说他们家的东西便宜又好,我们就凑过去看了看,发现东西都差不多,但价格还算公道,就说泡杯尝一下。这里几乎每个摊位上都有泡好的各种“茶”给顾客品尝,我们发现他的摊位上却没有。他一边答应着一边去烧水,我们惊奇地问:老板,你这是要让我们等多久啊?他说很快很快。我们说你这准备工作也做得太差了,你看别人的摊上都早就泡好等顾客来品尝。他说他也是刚回到这里做这生意,之前都在外地做别的生意,业务还不是很熟悉。他为了表示歉意,就问我们是不是要吃个梨,我们说不要,又问棒冰要不要?我们说都不要,绞股蓝便宜点就是。他爽快地说可以可以。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10)

老板既说自己“业务不熟悉”,我们就在等待他烧水的过程中,煞有介事地教他如何做生意,那老板倒也像虚心听我们的“宝贵意见”,连连说是的是的。我们一边闲聊,一边还顺便在他隔壁的摊位买了另外的几种草药(或补药?),反正没弄清楚到底有什么功效,只是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是一种神奇的药材。有一种像树枝切成的圆形薄片,每片中间有好看的花纹,可惜不知它叫什么名,另外一种是紫色的干花,好像叫肾兰花,反正当时听说泡水喝很好,就买了。老板还往袋子里放了联系方式,说吃得好再联系他,给我们邮寄。

那个老板终于烧好水,给我们泡了绞股蓝,但是我只呡了一小口,就发现时间快来不及了,因为我们团队约定11点钟集合去宣恩。于是催那老板快点给我们包装,看老板动作太慢,我就自己动手,飞快地往袋子里装,然后老板往秤上一放,说多了一点,我一把拿下来封了口,说算了算了,好像我是卖主,老板也只好说算了算了,吃得好再联系我哈,说着往袋子里塞进一张名片。

离开女儿城时,感觉行李箱充实了许多,拖着行李箱走的时候,好有成就感的样子。

寻一处风景觅一份清欢(屐痕处处走过才是风景)(11)


作者:巫献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