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小组成员成尚荣先生曾说:

“倡导各种教学风格是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新课程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风格的特色化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形成教学风格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其重要阶段和重要内容,是优秀教师成熟的标志。”

什么是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有哪些类型?教学风格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1.什么是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

作为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教学观念(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1)

2.教学风格有哪些类型?

教学风格有哪些类型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欧阳仑提出慷慨激昂型、沉稳柔和型、逻辑推理型和活泼明快型的分类;

李新宇提出活泼与严谨、优美与朴实、细腻与旷达的分类;

张忠华提出理智型、情感型、情理结合型、幽默型、典雅型、直观型、感染型和奇异型的分类;

朱惠健提出激情奔放型、渊博智慧型、生动风趣型和情感细腻型的分类;

约瑟夫·阿克塞尔罗德提出内容中心型、教师中心型、智力中心型和学生中心型的分类;

赫尔曼·威特金提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分类;

拉斯尼特和史密斯提出无为而治型、深入其境型和流畅自如型的分类......

不管如何分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

3.哪些因素影响教学风格的形成?

影响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颇多,大致归为内因、外因两大类。

内因类主要有内因类包括:教师的主观追求、教学思想、知识素养、教学技艺、个性特征、审美特征、教学水平和经验等。

外因类主要有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学生年龄等。

作为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教学观念(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2)

4.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要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

成尚荣先生认为——

●老师要在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中追求教学风格的形成。

●形成教学风格的过程是寻找教学个性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