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夷和三皇五帝时代肇始,一直到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华夏历史上总共数千年历史,除去上古时代的虞朝与夏朝不谈,从都城有考古发现的殷商开始算起,大一统王朝就有多达十多个,而都城的变换也是格外频繁。这一点上与世界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埃及六七千年历史,帝都基本就定在底比斯和开罗,罗马城自古以来就是都城,伦敦同样自始至终都是英国之都。与伦敦类似的还有马德里、巴黎、维也纳、华沙。俄罗斯数百年来都城不过两个,和西方接近时在圣彼得堡,和西方疏远时在莫斯科。日本则就定在京都和奈良两地。

而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历史上却有着几大古都,类似长安、洛阳、开封、南京、邺城、北京等都曾是帝国之都。历朝历代,因为气候、粮食、人口等等各方面因素,我国历史上政治中心常常反复跳跃,先是在中原和关中之间横跳,然后又在南京和北京之间纵跳。这样的格局与世界上的主要文明历史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其实究其原因,首先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大一统的大国,幅员辽阔,政权更迭频繁,势力范围不同,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也算是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到那时若说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我国各大都城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但也有着各自的缺陷,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或者气候等各种变迁等等一个小因素,就可能导致必须要通过迁都来结局现实问题。其实说到底,在我国古代,就没有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首都。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我国历史上的那些古都们,都各自有什么缺陷,导致了无法长治久安,成为我国长期固定的都城。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1)

京畿地区

1、长安

长安及其周边,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西周的镐京,秦朝的咸阳,西汉和莽新均定都于此,之后前秦、前赵、后秦、西魏、北周都定都于长安,隋朝大兴城,唐朝的长安,关中京畿地区做了长达千年以上的政治中心。

关于关中长安地区的优势就很明显,首先这里早期土地还算肥沃,特别是在战国末期郑国渠的修建,将渭河北部的数百里盐碱地洗干净成为沃土之后,关中成为了著名的粮仓,孕育了西汉盛世和前秦盛世还有隋唐盛世。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2)

长安城

然后关中易守难攻,这里四面环山,手握天险,中间有数条大河川流,一个广袤的平原沉淀于当中,在绝大部分时候气候都还算适宜,所以是个天选之地。只要守住萧关、散关、通关、蓝关、武关、金锁关等少数几个关隘,就可以安享固若金汤的地理优势,这在军事上自然是绝佳的位置,但是在经济贸易上,往往是相反的效果,因为华夏的经济中心基本就没有出现在关中地区,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交通问题。

关中与中原地区的交通并不算特别顺畅,而且关中地区虽然沃土数百里,但是毕竟处于西北半干旱地区,只能从事旱作农业,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关中的粮食和资源产量并不能养活过量的人口。还有就是长安并非华夏文明的地理中心,对辽东乃至河北地区、江南乃至江淮地区的掌控力度不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理短板。当然在隋唐之前,我国的统治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国家人口数量并不算多,长安是可以满足首都的所有条件的,可是隋唐时期,我国迎来了一个各方面高速增长的阶段。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3)

长安城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所以在隋朝时期,隋炀帝就开始营建东都,实行两京制度,以洛阳取代长安的一半以上的行政功能。到了唐朝,关中地区已经有了过度开发的趋势,于是,唐朝在继续开发东都洛阳的同时,不得不过分开发河西走廊,来弥补关中的不足。最终的结局依然是无法支撑,肥沃的河西被破坏的同时,并没有解决关中被过度开发的局面,唐朝后期,关中地区的地下水已经被京畿地区的数百万人口大量破坏,不再适合承担首都的职责,所以在唐以后,长安再没有成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只有在大顺时期,短暂被定位为首都。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4)

洛阳地形

2、洛阳

洛阳,位于中原腹地,靠近天下正中的区域,这里四面环山,中间一块小盆地,洛河及其支流绕城而过,地理上这里同样是易守难攻,同时因为四面的山地,可以抵御北方的骑兵冲击,依山傍水,千古形胜之地。

洛阳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选择首都的首选之地,首先是东周在此立国,然后有东汉,东汉之后曹魏和西晋皆立国于此。然后北魏后期也迁都洛阳,在隋唐时期,洛阳一直就是国都之一,承载着帝国首都的职能。然后在五代时期,后唐定都于此,后晋初期也曾定都于此。

洛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来说,地理上的优势,这里依山傍水,易守难攻;然后位于天下之中,北边可以控制河东和河北,向东可以掌控整个中原,向南则是可以压制住襄阳和南阳,进而可以遥控荆州。向西则可以扼守住关中的咽喉,虽然地处四战之地,但是凭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可以稳居中原而屹立不倒。其他的优势就是交通便利,可以掌控全国各个地区,附近有着华北平原和河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区。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5)

洛阳

而洛阳也有着很多劣势,首先就是战略纵深不够,虽然这里地理优势较大,但是东部和北部与南部的山势都不足以抵挡住大面积进攻,而且洛阳地区很容易被围困,而围困之后没有更多支持空间,很容易就被攻破了,这主要是以洛阳为都城,京畿地区面积过分狭小,洛阳盆地本身不是大面积产粮区,所以很难维持持久战,只能在周围修筑关隘和各种军事城池来弥补。

还有就是洛阳盆地狭窄,不适合在古代进行大面积的城建,尽管北魏洛阳极为繁华,人口达到一百多万,但是这也达到了极限,特别是面对乱世之际,洛阳的劣势暴露无遗。从一定程度上说,洛阳是比较适合做和平时期的行政中心的,只是很难做到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6)

汴梁和长安

3、开封

开封,古称大梁,或者汴京,位于中原核心区域,地处大平原中央,这里河网密布,因为地处淮河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界区域,所以这里水运资源相当雄厚,自古以来就有运河连通着三大水系,从战国时期的鸿沟开始,一直到隋代的京杭大运河,开封一直是重要的枢纽。

开封在战国时期,被当时的天下霸主魏国建设为都城,之后一直都是全国最富庶的区域之一,然后到了五代时期,朱温在此建立国都,自此之后的近两百年,汴京一直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后晋、后汉、后周皆在此建都,之后的北宋也是定都于此,另外,金国后期,也曾定都于此。

开封的最大优势就是交通,特别是隋朝的京杭大运河,开封成为南北两段运河的的交点,成为了天下水陆贸易的中心,有了交通就有了贸易,有了贸易自然就有了经济,特别是在江南开发之际,开封作为南北交通核心,自然就成为了经济中心,南方的粮食和丝绸,北方的皮草,东方的盐,西方的香料都在此流通,所以北宋时期的开封乃是古代全世界历史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7)

汴梁

而开封的劣势和其优势一样明显,开封四面皆是开阔的平原,除了一条黄河之外,便是无险可守。所以,历史上开封做首都时间并不长,但是被契丹攻破过,被女真人攻破过,也被蒙古人攻破过。

还有一个原因,开封地处于黄泛区,黄河作为地上悬河,如开封头上的一把利刃,所以开封的战略位置相当糟糕。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8)

金陵城

4、南京

南京,作为江南形胜之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乃是我国江南的中心城市,南京城直面淮南,虎踞江左富裕之地,南京从东吴在此建都开始,先是东晋,然后又有宋齐梁陈四朝皆建都于此。再之后,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和南唐也在此建国。

南京的优势很多,首先挨着江南富庶之地,周边的淮南、江南、徽州和江西在古代很长时间内都是富甲天下的代表。然后这里产粮食,周边皆是产粮区,京畿地区的粮食不用愁。

就交通而言,南京临着长江,这条水道从古至今都是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这是很方便的。但是南京也有着其很难解决的短板,那就是离边塞太远了,而中国古代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京偏安南方,不利于北方边塞的整体防御,所以定都南京很容易变成偏安政权,所以南京也就在大明朝初期当过全国性的都城。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9)

北京

唐朝首都到长安(从长安洛阳到汴梁北京)(10)

北京城

5、燕京

燕京,古幽州,华夏古都之一,在我国封建帝国后期,做了华夏七百年的都城,时至今日,同样是我国的首都。现在因为便利的交通,和大一统的格局,将北京的弱点问题无限缩小,所以成为我国首都的最佳选择。但是在古代则不同,北京紧邻草原,乃是中原政权北方的重要边塞。

北平早在战国时期,便是燕国都城,在五代时期,曾是桀燕都城。到了金国时期,成为了大金的都城。元朝建国时,忽必烈也在此建都,明朝时,朱棣统治末期迁都北京,之后的清朝也延续了立都北京的规矩。

北京建都的优势是,可以集中力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天子守国门。而劣势在于,北京地理位置较偏,辐射面积不足,很难辐射到大西南和大西北。再有就是,古代北京周边不是产粮区,京师的粮食需要从南方转运,而走京杭运河成本很高,沿途需要纤夫拉扯。而走海路,由于气候多变,季风季节也只有半年,而且是春夏两季,只能运陈粮北上,而季风季节又有台风,航路也没有固定,所以很难转运。

当然,这些都是指古代,而到了现在,便利的交通再加上不存在游牧民族的问题,所以北京作为王者帝都,作为首都没有任何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