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军,非主流国学研读者(本文为原作者授权,头条首发)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里,伴随着唐僧顺利的收下最后一个徒弟沙僧,作为取经项目经理的唐僧,已经圆满的完成了取经成员组队工作,满编向西行进,开始了一路打怪刷分的征途。常言说:“买卖好做,伙计难搭。”意思就是说,做一件事不难,难就难在执行这件事的团队组合上。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开篇,有一首诗,很好的对这个团队的组合做了评价。原诗这样写道:“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渐浙落霜花。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诗词大意就是,猴子是个不老实的主,头上金箍一刻不能放松。驾驭白马要时刻紧勒缰绳,不要等偷懒时再鞭打。金公木母黄婆赤子配合的浑然天成,这样一支团队硬件上讲是可以完成取经大任,到达灵山的。

团队既然组建,每个成员的能力也很强,团队角色按五行分工明确,应该说佛派对这支取经队伍还是非常满意的。从侧面也体现了观音作为取经项目的承包商,在选人方面的独特水平。但是,团队的能力和角色扮演都是外在的硬件条件,这个团队每个人的内心是否忠诚,意志是否坚定,相互能否配合和包容,大家目标和思想能达成共识,却是个未知数。团队组建之初,最让领导担心的问题一般也都是心理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现实中,企业招聘个员工,一般都会有个试用期,在试用期里会仔细的观察员工的表现,以论证出该员工是否符合正式录用的标准。唐僧师徒组队后的首秀是不让领导满意的。在原著一开篇里就表现出来。第一个出场的是八戒,开始抱怨自己挑担子累,攀悟空和沙僧空手走路的清闲。作为大师兄的悟空摆老资格,压根没惯着八戒,用佛理方式训斥了八戒,“秉正沙门,必须吃苦。”“八戒也没客气,就用了一首暗含禅机的诗文回敬了悟空。八戒讲述包袱有多重时,诗文原句:”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四片蔑和八条绳,暗喻着四大境界常伴随,八大苦恼束缚。毡包三四层代表三世四方之苦,正佛法防偏执,用两颗钉子形容佛法走偏后两边的邪见。用九环锡杖来形容验证佛法连环不尽,业障的心象大斗篷一样覆盖着真理。八戒聪明就在这里,笑笑担子对八戒来说根本重量上不是问题,而是借着说担子重,话里话外,来说取经印证佛法的艰难。悟空听后也知道自己没理,犟嘴说我只管师傅好歹,隐含着说是要唐僧不死,悟空别的也管不了这么多。接下来,八戒不攀悟空和沙僧,打起了白龙马的主意,沙僧也对白马的能力产生了质疑,闲白马偷懒走的慢,悟空只得拿棒子吓唬一下白马,白马才快速的跑起来。到这里,能很清楚的看出来,取经团队对取经成功的信心明显不足,大家之间还有猜忌和攀比之心。所以作为保障取经任务成功的主角观音菩萨必须要对这个团队进行必要的考验,这才引出了”四圣试禅心”的布局。

因为布局时代在大唐年间,没有《HR考核手册》做指导,所以观音布局考验的理论依据是佛法,实践准则是《易经》里的《观》卦。

我们先来说观音做局的理论依据,从观音找的帮手来看,就是依照佛法的理论找的。取经实际上就是个修行证真的过程,最大的障碍是二心,简单可以理解为不忠诚,不坚定。深层可以理解为成佛证真的两个最大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一切的生、死、贪、嗔、恨......等欲望和意识都会产生烦恼,有烦恼就有苦,脱不得苦海,难成正果。所知即为所掌握的知识,苦海中的凡人,知识都没用到正地方,而是利用知识博取更多的贪、嗔、恨、喜等欲望。克服这两个障碍,就要照见五蕴皆空,获得无上智慧和功德方可成佛。刚刚好,观音自己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的典型代表,文殊菩萨拥有无上智慧,普贤菩萨拥有无上功德。这三个佛教的大佬组成的考官团无疑会给出最公正客观的评价。在实际的理论考验中,唐僧师徒四人的表现只能说一般,悟空明知是圈套,装糊涂,还耍小聪明看大家笑话,所知障严重。唐僧心里小鹿乱撞,眼神迷离,态度暧昧,烦恼障很深。八戒更不用说了,直接上套。唯独沙僧不被迷惑,但出发点还是为了自己解脱牢狱之灾想重新进入体制,没能从团队大局上做出什么加分的表现。不过侥幸除了八戒外,大家还是守住了底线,为未忘初心。除八戒外,至少还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加入这个团队的,所以菩萨们给了个及格的分数。

四圣试禅心猪八戒做了什么决定(四圣试禅心之谜)(1)

接下来我们说考验布局的实践标准,那就是道家比较擅长的《易经》,《易经》不简单是个占卜的书,更是一本集哲学、理学、科学为一体的综合书。《易经》里的八卦,代表了世间万物八个属性,再由八卦相互组合成六十四卦,从《乾》卦开始代表万物生长之初,之后用每一个》卦》象来代事物发展的自然客观规律状态。考察取经团队,就用到了《易经》中的《观》卦,因为是道家的知识产权,所以找来了道派上八洞古仙女,斗佬来帮忙做技术指导(斗佬又称黎山老母)。

《观》卦为六十四卦中的第20卦,由两个卦组成,上《巽》下《坤》。《观》顾名思义,观察,考察。主卦《坤》是观察的主体,坤者女也,也就是代表着“贾”家的四个女子。客卦《巽》是被观察者,巽为风,也象征着行走,移动,代表着取经团队。依照《观》卦的卦象,主考官和考生的关系和考官们变化女人来考验的考题就此完成。

《观》卦,由两个卦组成,每卦三爻,共六爻。《易经》中已经注解了爻辞,方便使用的人用爻辞来印证事物的关系和状态。接下来我们就把《观》卦的爻辞展现一下,看看观音这些考官们是如何利用《观》卦的卦辞来执行考试过程的。

四圣试禅心猪八戒做了什么决定(四圣试禅心之谜)(2)

初爻

〖原文〗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译文〗儿童式的观望,小人这样做尚可,君子不适合。

果然就像《观》卦手册导演的一样,面对美女和财富,大家多少都动心了,开始观望。八戒像个孩子一样没城府,第一个跳出来劝大伙就范,而唐僧开始只是推聋做哑,然后如痴如蠢,沉默不语,接着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最后被八戒追急了,不得不强装君子,骂了八戒一通,以表白自己的清高,其实唐僧的心也是肉长的,怎会不为所动,只是,八戒小人属性,可为,而自己乃翩翩君子,不可为也。

二阴

〖原文〗闚观,利女贞。

〖译文〗隐蔽观察,利于女子坚持下去。

唐僧为了把君子形象演绎到底,还啰里巴嗦的讲了一通佛家的大道理,惹怒了贾大婶,连口茶饭都没管就气走了。八戒的一句从长计议,给自己留了后路。接下来,八戒借口放马,跑出去和贾大婶商议娶亲事宜。悟空变作红蜻蜓,隐蔽的看到了八戒喊丈母娘的一幕,回来通报众人。从这里可以看出,猪八戒当了出头鸟,是福是祸,大家都静静的在观望着八戒的表现。如果抛开这个突来的幸福不是观音做的局,那很有可能,等猪八戒成功招赘后,其他人就会跟风而上。

三阴

〖原文〗观我生,进退。

〖译文〗观察我的一生,前进与后退。

当贾大婶带着三个女儿出现在师徒四人面前时,到了他们做决定的时刻。摆在自己的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招赘在此,了却残生,图一个安逸快活。那么问题来了,能快活的了吗?不要忘了,徒弟们因为取经自己才不受天庭的制裁的,放弃取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佛派还能让你在这里享受荣华富贵吗?唐僧放弃皇家取经工程,唐王那里交待得了吗,观音会放过他吗?前九次转世失败的头骨还挂在沙僧的脖子上,历历在目。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唐僧,悟空,沙僧通过慎重的思考,意见出奇的一致,留下姓猪的,我们选择继续前行,及格的分数就在此一举,叫做,莫忘初心。

四阴

〖原文〗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译文〗观国之风光,宜于作国王的宾客。

大家一致推举八戒入赘后,基本上唐僧师徒三人的心境已经不再纠结,即便三个天仙一样的女儿露了面,众人反而放松了许多,也没了那么多尴尬。于是悟空开始戏弄起八戒,并亲切的称呼贾大婶为亲家。这就叫,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大家把自己定位成为主人的宾客,而不是臣服于主人,行客道,就可安心观光,受用了安排的斋饭,不再想其它的杂念,也不受主人的控制了。

五阳

〖原文〗观我生,君子无咎。

〖译文〗观察我的一生,他是君子,我不应当受到怪罪。

这一爻很好理解,唐僧师徒的坚定立场,问心无愧,自然心里无鬼,不会担心什么责难。倒是八戒倒了霉,利令智昏,贪财好色的本性表露无遗。八戒的眼耳鼻舌身意五蕴,都受到了迷惑,甚至傻到凭什么三个富家女会看上你这个丑陋不堪的屌丝猪的问题都没考虑过,这项得分为零。忘记自己皈依佛门,忘了还有个师傅,自己就武断的决定了招赘,还想三妻四妾,连丈母娘都不放过。这就是典型的目无尊长,乱纲乱伦,功德这一块也零分。智慧分就不说了,也只有猪能干出这种傻事来。

六阳

〖原文〗观其生,君子无咎。

〖译文〗观察他(她)的一生,他(她)是君子,我无所怪罪。

最后一爻,可以理解为,唐僧师徒通过了测试,除八戒受到惩治外,其余人都让四圣比较满意,没有怪罪的地方。因为测试的结果仅仅及格而已,还需要提醒一下这个团队继续努力。所以,临走留下了八句颂子云:“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等于给到唐僧师徒一个考核的鉴定书,以资鼓励。

到此,一场由佛派和道派组团成立评审组,对唐僧师徒四人的组队后的第一次考核就此结束。在西行的路上,未来充满了诱惑和艰险,唐僧师徒,每每回忆起这件事,就好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惊魂阵阵。当唐僧师徒胜利抵达灵山,功德圆满,修成正果之时,都会禁不住感慨一下,这次取经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天庭朋友圈的帮忙外,最要感谢的就是四圣这四位领导,没有他们的鞭策,我们就成功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