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郑鑫玉

10月20日,在富顺县安溪镇临江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门口,村民朱新琴正招呼着前来购买柑橘的客人。几箩筐大大小小的柑橘色泽金黄,耀眼诱人。前来购买柑橘的顾客在称重付账后,满意而归。一个个柑橘就这样变成了手中的钞票,朱新琴脸上乐开了花。

如何解决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日子就像柑橘一样甜)(1)

在距离朱新琴柑橘摊不远的临江村返乡创业农民工爱媛种植基地——才能家庭农场里,满山都是“金果果”,金黄的柑橘挂满树梢。朱新琴的丈夫陈才能正在农场里采摘柑橘。“我们的柑橘主要是收购商来收购,平时有空的时候也会摘一些去零售。” 陈才能告诉记者,连着下了10多天雨,今天看着天气还行,所以趁有时间就采摘一些就近拿到马路边去卖。

今年48岁的陈才能在外打拼了20多年,虽然每年过春节的时候都回家,但一过完春节就得背上行囊远赴他乡。“在家里的时候热热闹闹的,一家老小都在。但一过完年,就又得收拾背包走人,真的很不是滋味。”陈才能舍不得家里人,一直想要回家发展。2016年,陈才能终于开始把返乡创业提上日程,一家人在村里流转了230亩土地用于种植柑橘。

如何解决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日子就像柑橘一样甜)(2)

创业总是艰难的,首先难住陈才能的便是种植技术。在这几年中,陈才能不断地参加县里组织的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向农业技术员学习,到眉山等地找专家请教种植技术。在边种植边学习的过程中,农场从最开始品种单一的种植血橙,发展到现在有爱媛、沃柑、爱莎、明日见等多种品种,农场发展有了一定规模。

“今年挂果的主要是血橙和爱媛,其他品种要明后年才能挂果上市。” 陈才能说一年产值50万元不是问题。“今年已经卖了10多万元了。前几天才拉了一车走,有2万多斤吧。”说起农场的收益,陈才能很是高兴。

同样高兴的,还有周边的村民。据了解,农场每年要支付给村民10余万元的土地流转费,而农场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年支付给村民的劳务费有近20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

如何解决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日子就像柑橘一样甜)(3)

“我现在在家里种植柑橘,生活搞起走了,家里也照顾上了,日子就像这树上的柑橘一样甜!”陈才能笑呵呵地说,“另外我们还有20多亩鱼塘,主要是我二哥在打理,年产值也有20多万元。”陈才能有四兄弟,一大家子20多口人生活在一起,养鱼的养鱼,种柑橘的种柑橘,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各自为这个大家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虽然有时候很辛苦,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日子倒也和和美美。”陈才能说。

编辑:熊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