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水水质,导致出水COD超标

进水水质主要包括进水pH值过低、水温过低、有机物浓度、悬浮物、难降解或抑制性成分的存在等因素。

1、进水pH值

进水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化系统,导致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系统崩溃。没有适合微生物和反硝化细菌的生存环境,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系统的处理水质能力下降,处理水质恶化,出水各项指标上升。

因此,当污水处理厂进水pH过高或过低时,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 对预处理或一级处理阶段的废水进行中和,检测污水管网沿线的pH值,同时对异常管段进行中和。

 在预处理和初级处理阶段,废水不断循环使用,以防止不完全中和。中和和调节后,水将缓慢恢复。

 如果判断pH值异常的废水会影响生化系统,可以增加回流,相当于用沉淀池的废水稀释pH值,以减少其对生化级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ph由高变低怎么回事(污水处理厂进水pH值过高或过低时)(1)

甘度污水处理菌种

2、水温过低

水温过低将大大降低各种微生物的活性。在浓度上升趋势中,以氨氮为首的污染物指标首当其冲,其次是总氮、cod等。

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水温的影响,确保出水水质达标,可采取以下措施:

 从每年11月中旬左右开始,我们可以有计划地逐步减少污泥排放,慢慢提高污泥浓度,通过增加活性污泥中的细菌数量251,确保生化处理阶段的处理效果 当水温过低时,也可适当减少生化系统进水量,降低回流比,增加废水在生化阶段的停留时间。

3、有机物浓度

进水水质变化,有机物浓度过高,这对活性污泥有很大影响。

 在高负荷情况下,会发现生化槽中的白色泡沫增加,出水在线cod检测器的值增加。

 在确定污泥沉降率时,会发现污泥沉降性能降低,上清液浑浊。

 有机物去除效果降低,好氧区溶解氧降低。当实验室人员观察生物显微镜检查时,他们会发现原生动物数量增加了。

此时,生化系统的进水量应及时大幅减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停止进水,降低回流比,增加曝气量,通过密闭曝气恢复系统。

4、进水中含有难降解(或抑制性)成分

发现出水的COD增加。一些同行将进行密闭曝气试验:在生化池中取约50L混合液,先取少量混合液沉淀,取上清液过滤,在不进行曝气试验的情况下检测COD浓度,然后通过实验室的小型曝气器保持曝气,以模拟生化系统停留时间的增加。每4小时取少量混合溶液沉淀,检测COD浓度。

在有机负荷的影响下,24-48小时上清液COD去除率较低。48小时后,上清液COD去除率可达到50%,并继续稳定下降。

5、悬浮物含量过高

生化系统进水中悬浮物含量过高。当水中的悬浮物过高时,我们可以通过在一级处理阶段添加絮凝剂来提高沉淀效果,这可以通过及时去除沉淀污泥来快速解决。

二、工艺系统控制因素,导致出水COD超标

废水处理工艺控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溶解氧、回流比、污泥浓度等。

1、溶解氧

AAO工艺。一般情况下,厌氧段控制在0.2mgl以下,缺氧段控制在0.5mgl以下(内回流比控制良好),好氧段控制在2-3mgl,好氧段溶解氧是指运行人员根据在线溶解氧计或手动溶解氧检测仪反馈值的增减,及时调整风机运行频率或耗氧量96在正常工作中,我们偶尔会增加进水量或进水cod浓度。运行人员忙于现场事务,长期未及时发现或调整,导致好氧区溶解氧过低,甚至低于0.5mgl,最终出水氨氮、COD等指标超标。

污水处理厂ph由高变低怎么回事(污水处理厂进水pH值过高或过低时)(2)

2,回流比

污泥回流,确保了生化系统的污泥浓度和微生物区系统的平衡。当水质异常时,通过控制回流速度,尽可能增加废水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并通过微生物更充分地降解废水。 一般,污泥回流比一般控制在40%~70%,回流比降低,二沉池底污泥停留时间延长,回流污泥浓度升高,污泥活性增强,降解和吸附有机物的能力增强;硝化液的内部回流应控制在200%,以确保缺氧区的溶解氧小于0.5mgl;这样既保证了厌氧区的磷释放功能,又保证了缺氧区的反硝化和反硝化功能。聚磷细菌的释磷阶段和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阶段也消耗了相当一部分低分子有机物。

3、污泥浓度

适当的污泥浓度,这是污水处理系统稳定性和合规性的保证96根据进水浓度和季节变化,一般认为MLSS的控制范围在3000-5000mgL之间,足以处理日常生活污水。

对于工业废水,需要根据废水水质确定合适的污泥浓度,一般不超过10000mgL,因为污泥浓度越高,相应的能耗比越大96在日常运行期间,污水处理操作员更关注MLVSS值。由于MLVSS能更直观地反映活性污泥的数量,因此排除了活性污泥中无机物的影响。一般来说,它约占MLSS的0.6-0.7左右。

废水受到工况及水质变化等影响导致COD(化学需氧量)超标,可以通过甘度复合菌种快速恢复生化池微生物菌群活性,使系统快速稳定运行,从而达到净化水质。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