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又称进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朝贡体系也称“宗藩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同为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古代历史当中。

纵观古代有关“朝贡”的历史记载,历朝皇帝感到最荣耀的一句话,大概就是“八方来贡,万国来朝”。因而,皇帝大都会注重这个“面子工程”,只要外国来使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仰慕华夏文明,那么,皇帝们一得意就会大加赏赐这些国家。

朝贡体系的影响(附属国来朝贡就真的好吗)(1)

正是统治者们本着“厚往薄来”的理念,才使得众多国家纷纷前来朝贡,可谓是趋之若鹜。当然,朝廷在享受“天朝上国”的老大滋味时,往往也是得不偿失。

清朝时厉行海禁政策,严禁私人海外贸易,朝廷对外贸易仍沿袭明代的朝贡形式。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要想成为清朝的生意合作伙伴,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就像乾隆皇帝所说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意思就是:本国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完全没必要和外国搞贸易。

由此,远洋各国和藩属国想要和大清做生意,就只能通过朝贡这一条途径,而且,在大清皇帝眼中:你们之所以前来进贡,不过是臣服于大清的威名,所以,看在你们远道而来,对天朝上国一片诚意的分上,特此批准收纳贡物。这样的话,听起来好像接纳你们的朝贡还有点勉强。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朝贡体系的影响(附属国来朝贡就真的好吗)(2)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清朝对待“生意伙伴”的态度。

第一,不愿意承认对方是“生意伙伴”:

康熙三十九年时,曾下旨让江宁、苏州和杭州三织造合议选派一个人前往东洋。四十年六月,苏州织造李煦给皇上呈上密折:“陛下下旨三织造会议一人往东洋去一事,因受季风影响,直至四十年五月底方可开船,又恐从宁波出海,商船较多,似有招摇,所以,决定从上海出发为妥。”

当时,皇帝的朱批是:“知道了,回到日即速报。”

一人往返东洋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皇帝却要在返回来的第一时间得知消息,这好像有点反常。再说,康熙年间海禁森严,皇帝秘密派人去东洋就更让人感到奇怪。当年十月,去东洋的人员一回到苏州,李煦就命他速速赶往京城。

朝贡体系的影响(附属国来朝贡就真的好吗)(3)

那么,是什么事情能让皇帝如此惦记呢?

原来,清代当时流通的货币还是以铜钱为主,而国内的铜矿已达不到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就会从日本进口黄铜和白银。直到乾隆时期,有了云南大型铜矿的发现,才解决了“洋铜”的需求问题。

此外,同样的贸易还有与暹罗国(今泰国)的往来。康熙六十一年,皇帝下旨可将暹罗国的米运往福建、广东、宁波三处来贸易,并且,运来的米除一律免收关税外,再将一石米三钱银两的价格提高到五钱。另外,还允许暹罗国在运米的同时,捎带自己的货物来贸易。

从上可以看出,尽管皇帝表面上不愿承认这些生意合作伙伴,但是,贸易的事实却真实存在,所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真正与世隔绝。那些珍藏在紫禁城的自鸣钟、鼻烟一类的洋玩意,也从侧面证实了清朝皇帝其实也非常喜欢这些东西。

朝贡体系的影响(附属国来朝贡就真的好吗)(4)

第二,对“生意伙伴”进行等次划分:

都知道,大清作为泱泱大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商品消费市场,但是,要打入这个市场,清政府这一关却很难过。再加上,皇帝满不在乎的态度,想平等贸易可真是不好做。所以,你就要学会讨好大清,懂得皇帝的心思,满足皇帝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精神需求,为自己寻求贸易机会。

此外,大清把这些朝贡国都划分了等次,例如:朝鲜、日本、暹罗、缅甸等国划分为一个等次,荷兰、葡萄牙、英吉利、意大利等国划分为一个等次。朝鲜国一年一贡,暹罗国三年一贡,荷兰国七年一贡,这些贡期严格控制了外国来华贸易的时间,他们心中当然不满,于是,便想方设法来增加朝贡次数。

比如:暹罗国,就会以新皇登基,请求册封,或者贡船遇险,贡品不够等为借口,来增加贸易次数。荷兰更甚,直接帮助清朝剿灭“海盗”,追剿台湾郑氏、收复金门等地,以此来增加朝贡次数,从而获得大量的白银锦缎等赏赐。

朝贡体系的影响(附属国来朝贡就真的好吗)(5)

第三,不对等的贸易让这些“生意伙伴”都赚了钱:

为什么这些国家宁肯巴结奉承,都要与大清交易呢?这就是前面说的“厚往薄来”,如暹罗国每次朝贡的物品有驯象、龙涎香、犀角、象牙、冰片、蔷薇露等,而大清单赏赐暹罗国王的物品就有“锦八匹、织金缎八匹、织金纱八匹、织金罗八匹、纱十二匹”等等,还不算其它的赏赐和加赏。

另外,使臣和随行人员都会按等级来赏赐。再如荷兰、英吉利的朝贡物品多为铠甲、剑具、珠宝香料、西洋镜、自鸣钟等,而乾隆五十八年时对于英吉利仅二十九种的进贡,皇帝单赏赐英吉利国王的物品就有一百种,另外,还给了使臣诸多赏赐。

可见,这么赚钱的买卖,当然会吸引众多的国家来朝贡。

朝贡体系的影响(附属国来朝贡就真的好吗)(6)

第四,对于不诚信的“生意伙伴”不再免税:

对于这些前来朝贡的国家,虽然,他们从大清得到了很大的利益,但是,以做生意为目的他们却并不满足,所以,他们便想办法私带各种货物来贸易。还是以暹罗国为例,每次来朝贡,都以抵御海浪风险,保证贡品安全,稳重船身为借口,携带大量的“压舱”物品。

而这些物品不仅免收税,还允许在广州买卖,要知道,大清皇帝规定暹罗国每次进贡的物品基数只有二十六种,这要私带多少压舱物?

再者,他们这些贡物都是用三艘又长又宽的船只来运送,大象还用另外的大船专门来运送。而且,一到地方,他们就将贡船交给大清商人承包,自己则带“压舱”之物前往广州做买卖。面对这些投机取巧的勾当,朝廷遂下令:只有正、负贡使两船免收税,其它船只一律收税。

朝贡体系的影响(附属国来朝贡就真的好吗)(7)

此外,曾经英吉利商人还想留下一些自己人照看买卖,但不想皇帝的回复却是:“留人可以,以后永远不准再回本国。”面对如此傲慢的态度,英吉利人只好作罢,但谁曾想,短短数十年后英国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之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通商口岸被开放,大清筑起的贸易防线瞬间被摧毁,使得英国开始了对中国财富的大掠夺。

参考资料:

【《清史稿·食货志一》、《中国古代经济简史》、《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兴衰:白银供应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