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3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据说,端午起源于中国诗歌的祖师爷——屈原。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用划龙舟、往水中抛洒粽子来纪念这位先贤。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中国人确实赋予了端午浓厚的诗意。今天,我们就通过诗词来看看,端午节里,古代的芸芸众生在做什么。

万岁爷的端午:高大上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这首诗的“级别”很高,因为作者是皇上。李隆基,就是著名的唐玄宗、唐明皇。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他经历了安史之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万岁爷的端午,高大上。他首先告诉我们端午的时令特征:“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这是初夏时节,快要到仲夏了;早晚微凉,百日微热,时令清爽;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回归线的方向挪动,白昼一天比一天长,一直到夏至那一天。

这一天,皇帝要大宴群臣。“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主食吃什么,并不重要,不一定是大鱼大肉,不要用我们小老百姓的思维来考量皇上。但是,佐餐的小点心,要有盐渍梅子,生津爽口。梅子,就是在这个时令成熟。

“曲糵”就是酒曲。君臣喝酒,也不一定是:“我干您随意!”“三杯为敬!”大家要玩一个文雅的小游戏,叫做“曲水流觞”,把酒杯,或者托着酒杯的荷叶,放在九曲流水上,流到谁的跟前谁就端起来喝。说实话,能让酒杯既不翻也不沉,这个游戏比杂技还难。

宴饮完毕,皇家苑囿游赏。“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这个皇帝并不是深宫里的“宅男一族”,他的物候学知识挺健全。他知道木槿花就在这个时节绽放。亭台边种植着木槿,这是一种小灌木,东亚大地广泛分布,花是紫色、粉色或者白色,花蕊又长又直,金黄色的花粉粒粒可见。浅水里生长着芦苇,叶子绿油油的,散发出清香,它的叶子,不就是用来包粽子的嘛。

最后,皇帝发表重要讲话:“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衷心期盼,全国万亿百姓安居乐业、健康平安;衷心期待,众爱卿一起努力,让我们大唐更加繁荣昌盛;大家团结一致、精忠报国,让我们的名字万世流芳!

老百姓的端午:接地气

乙卯重五诗

南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送你一个最美的七夕诗(邀你赏诗端午诗话)(1)

来源:新华社

这是老百姓的端午,相当接地气。《乙卯重五诗》,名字就很朴实无华:乙卯年,兔年;重五,五月初五,端午。

首先也是环境和物候的描写。“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陆老儿是在山村里过节,这个山村环境好啊,一片郁郁葱葱,火红的石榴花,不知不觉,已经是繁花满枝头!

然后也是各种吃喝。这一点,跟皇帝过的端午,区别也不大。“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是吃粽子。粽子有棱有角,加上包裹粽子的丝线或者细草茎,就像女孩子的两个发髻。德高望重的老年人,高帽子上插着两根艾草,想象起来就很滑稽。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端午时节,万物生长,蜈蚣、蝎子、癞蛤蟆等各种毒物也在出没。根据旧俗,这一天要杀毒,喝雄黄药酒,在额头、身上点朱砂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一直吃喝到日头西斜,杯盘狼藉。座上各位歪歪斜斜,各自抚摸着肚皮,这才叫一个舒服!

什么叫过节?过节就是适当地放纵自己。古代农业社会的物质并不丰裕,一年当中没有几个节日,平时都辛苦节约惯了,这一天,难道不应该放松一下?

“一颗赛艇”的端午:划龙舟

减字木兰花·竞渡

北宋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一颗赛艇”,就是英文exciting(刺激)。“一颗赛艇”用在端午节正合适,一语双关:端午节划龙舟,一艘龙舟,就是“一颗赛艇”;划龙舟的过程,那是相当exciting的!

送你一个最美的七夕诗(邀你赏诗端午诗话)(2)

来源:上观新闻 赖鑫琳 摄

《减字木兰花·竞渡》,就是宋朝期间关于端午赛龙舟的一则体育报道:

比赛的开始是这样的:“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裁判员手起手落:“READY——GO!”藏在杨柳沙洲头的各路赛艇,箭也似地飞窜出来,船头红旗绷得平平直直,猎猎作响。

比赛的过程是这样的:“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龙舟上的鼓手,把鼓敲得震天动地响,咚咚锵,咚咚锵!所有的赛艇选手,运桨整齐划一。从空中俯瞰,就像水面上有十来只修长的大爬虫。

观众的反应是这样的:“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妇孺老幼,喊声震天。小孩子们在人缝中钻来钻去,能爬树的全爬到树上去了。

比赛的结果是这样的:“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终点设在一座金碧辉煌的阁楼西边。左右两岸各有一名司线员,他们的眼睛比鹰眼还尖。锦标赛的第一名龙舟,队员齐整整登上领奖台,奏乐,领导颁奖,撒花!那些个熊孩子,把领奖台围得水泄不通,比队员们更兴奋!

这是大众的节日,这是赛艇迷的狂欢。

文艺青年的端午:彩线轻缠红玉臂

浣溪沙·端午

北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听说,端午节也是女儿节。这一天,未出嫁的女孩子,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她们的胳膊要缠上彩色丝线,脖子上要挂着小香囊,乍一看有点儿像个粽子。

初夏,天气有点热。明天就是端午,姑娘突然感觉心中小兔子乱撞。为什么?因为隔壁家的阿哥,明天要去划龙舟,我希望他能拿第一名。

熏香沐浴,穿上最好看的轻罗衫。浴后的香粉胭脂水,顺着沟渠流入河川。

静静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时间过得很慢,时间过得很快。端午到了,太阳早早升起。将要举行龙舟赛的大河,晴川历历,芳草萋萋。

观战的人越来越多。她希望,邻家阿哥在千钧一发的比赛关头,能够空出一秒的时间,看到岸边拉拉队中的我。

赛龙舟的小伙子,浑身大汗。看龙舟的姑娘,也是紧张地不行,微微香汗,透过半透明的罗纱。阿哥拿了第几名,头昏了,竟然不知道。

颁奖仪式结束了,人们渐渐散去了。他们倒也是约好了,要在一棵杨柳树下相见。“佳人相见一千年”,比赛什么的其实不重要,这才最重要。

来源:“大诗兄说”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