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在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后,他因伤病被迫留在南方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几经生死奇遇。

1942浙赣战役进贤(创业艰难百战多)(1)

高兴圩负伤后的灾难

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陈毅担任西方军司令员兼政委,率领所部在西线配合主力红军作战。1934年8月28日上5午当兴国县高兴圩战斗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陈毅来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敌人一颗子弹打来,击中他右胯下面,他踉踉跄跄走了两步便歪倒在地上,被抬下了阵地。这是陈毅第二次负伤了,在以后一年多的日子里,伤口一直折磨着他,几乎要了他的命。在医院里,只检查到子弹的进口,而没有发现出口。由于没有电,拍不成X片子,不能确定子弹的准确位置,无法做手术。陈毅在疼痛的煎熬中度过了一个多月。10月9日,周恩来到红军医院看望陈毅,得知他至今仍没做手术时,当即指示把电台用的发电机抬来,马上发电拍片,医生从片子上看清了子弹和碎骨的位置,当天就给他做了手术,取出了子弹和碎骨。在这次探望中,周恩来告诉陈毅:“红军主力要转移,中央决定你和项英带一部分同志留在苏区坚持斗争。”陈毅明白,随红军主力长征要比留下来坚持斗争生的希望大得多,但他服从了组织的决定,和项英等人带着1.6万余名战士和3万多名红军伤病员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陈毅的伤口在动荡颠簸的环境中,时常发炎化脓。他治疗伤口的方法是用双手挤伤口,把脓血挤出来,然后在伤口上摸一点万金油,如此反复,一直不愈。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腿捆在树上,让一名战士把伤口里的脓全部挤出来,疼得陈毅浑身冒汗,脸色发青。然后又用万金油涂在布条上,塞进伤口里,伤口居然慢慢愈合了。这真可以称为奇迹!

1942浙赣战役进贤(创业艰难百战多)(2)

北山遇险。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以后,十几万国民党军包围了中央苏区。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反包围斗争,留在苏区的红军由近四万人锐减至数千人,苏区的所有县城被敌人占领,共产党员和群众有70多万人惨遭敌人杀害。1935年2月,项英、陈毅根据中央指示,召开中央分局会议,决定苏区红军分五路向外突围,开展游击战争。3月,项英、陈毅率领一路红军,突出重围,进入赣粤边区的油山,与当地红军游击队会合。这时,敌人从飞机上撒传单说:“项英眼睛近视,夜里不能走路。陈毅腿负重伤,寸步难行,如果抓到他们,赏大洋五万元。”项英、陈毅率领的这一路突围队伍,从风仁山出发时有1800余人,沿途经过频繁作战,到达油山时,只剩下80余人。由此可以想象,当时斗争是多么激烈而又残酷啊!

1942浙赣战役进贤(创业艰难百战多)(3)

1935年4月,项英、陈毅带着数十人从油山转移到北山。10月,叛徒龚楚带着一支30多人的敌军,伪装成“红军”,摸到了北山,以开会为名,企图把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一网打尽。误入会场的一些红军干部战士被打死,只有十来个人死里逃生,有一个叫何长林的被俘后叛变,带着龚楚等人,埋伏在红军下山买米的必经之路上,拦截住侦察班长吴小华等四人。龚楚诱骗吴小华等人带他们去见陈毅。吴小华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带领战士们与敌人搏斗。因寡不敌众,吴小华被敌人抓住,另四名战士滚下山坡逃脱。敌人强迫吴小华带他们去找老周(即项英)、老刘(即陈毅)汇报工作。吴将计就计,答应带他们上山。快到陈毅等人住的地方时,吴让龚楚等人停下来,因为按规定,到指挥部同行者不能超过三人,否则哨兵就开枪射击。敌人只好停下来,派两个人跟在吴的身后,向哨兵走去。快接近哨兵时,吴转身指着身后的两个家伙,大骂道:“他妈的,他们都是反革命!”哨兵当即向敌人开了三枪,向指挥部报了警。然后,和吴小华一起翻身滚坡下山。

当时,山上只有项英、陈毅等七,八个人,如果敌人摸上山,后果不堪设想。陈毅等人听到枪声,急忙离开住的棚子,迅速转到后面的一座山上隐蔽起来。敌人上山后,一个红军也没有找到,搜到天黑,一无所获,只好收兵回营。

藏身芦苇丛中脱险。

由于敌人增派大批兵力“清剿”北山,红军游击队活动困难,陈毅等人又带着游击队离开北山向油山转移。有一天,游击队在转移途中与敌人遭遇,陈毅和他的警卫员急忙伏在路旁水沟的芦苇丛里。几十个敌人发现有两个人藏到这一带,就向芦苇里打了一阵枪,然后又开始搜索。陈毅在躲藏时,一只鞋子掉在附近,被一个敌军官发现了。那家伙认定附近一定藏有红军,他下令再仔细搜一遍。当时,陈毅就藏在那个敌军官跟前,近在咫尺。那家伙拨开面前的的芦苇进行搜查,正好把拨开的芦苇又压盖在陈毅身上,反而把陈遮挡得更加严实。敌人找了半天,把附近的芦苇翻了个遍,仍没有找到红军,只捡到了陈毅丢在附近的一个小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有衬衫和书籍,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说:“共产党穷成这个样子,还念书哩!”陈毅和警卫员在水中一直泡到天黑,等到敌人确实撤走了,才从芦苇丛中出来,继续赶路。

周篮嫂救命

1936年初,陈毅因伤口化脓,整个腿肿得又红又粗,行动十分困难,不能随游击队活动,被党组织安置到油山西北的大余县彭坑沟村一个叫周篮嫂的革命群众家中养伤。有一天,因坏人告密,敌人派一支队伍来周篮嫂家抓陈毅。正在小溪边洗衣服的周篮嫂见敌人已走到跟前,回家通知陈毅转移已经来不及了。她急中生智,在身边的孩子屁股上拧了一把,孩子大声哭叫起来。周篮嫂故意大声吵孩子:“快不要哭,你看对面来了那么多兵,带那么多枪,小心打死你!”她越吵,声音越大,又把孩子打了几下,孩子哭得更厉害。

正在屋里读书的陈毅突然听到不远处孩子的哭声,又听见周篮嫂说来了那么多兵,知道有了敌情,便快步从屋后跑出去,钻进附近的树林里躲藏起来。他前脚走出屋子,敌人后脚就跟了进来,在周篮嫂家到处搜查,结果连陈毅的影子也没有找到。敌人气急败坏,以“通匪”罪名,把周篮嫂抓走了。陈毅回到红军游击队,带着几名战士,深夜闯进彭坑沟的保长家里,强迫他出面“具保”周篮嫂出狱,保长摄于红军的威名,就把周篮嫂保了出来。

陈毅一直不忘周篮嫂的救命之恩。新中国成立后,他还请周篮嫂到家里做客,无限感激地说:“没有周篮嫂急中生智相救,我陈毅哪能活到今天呀!”

被困茅草丛里险些活活饿死

一次,游击队突然与敌人遭遇,队伍被打散了。陈毅和他的警卫员也被打散了。陈毅一个人藏在茅草丛里,躲避敌人的搜捕。因缺乏粮食,游击队员们一直处于饥饿状态,本来已经很饿的陈毅,躲在茅草丛里,饿得头晕眼花。敌人不撤走,他一动也不能动。第一天,他只好把随身带的盐巴,就着身边的糯米草在嘴里咀嚼;第二天,他饿得想爬也爬不动,想走也走不了,只能静静地躺在地上;第三天,他已经被饿得昏昏沉沉,奄奄待毙了,就在陈毅几乎要被活活饿死的危险时刻,游击队员们在茅草丛里寻找到了他。

1942浙赣战役进贤(创业艰难百战多)(4)

断头梅岭意如何

陈毅自从与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失去联络后,曾多方设法寻求联系,但都没有成功。1937年5月,陈毅收到中共赣粤边特委内线交通员黄亚光送来的一封信,信中说:中央派人带来了重要指示,要项英、陈毅等负责同志到大余县城春花酒店里会面。

此信是陈海(原是红六军团一名政工干部,后被派到敌军中做兵运工作)交给黄亚光的。陈毅认识陈海,决定亲自下山一趟。次日黎明,陈毅身穿半新不旧的灰色长衫,脚登新布鞋,化装成教书先生,在梅山区委书记黄占龙带领下,一同下了梅岭,进入大余县城。他俩来到党设在一家糖果铺的秘密交通站附近。走近一看,发现许多国民党士兵正在那里搜查。二人赶紧闪进一家茶馆喝茶。这时,在糖铺工作的一位同志发现了黄占龙,走进茶馆对他耳语道:“快走!陈海叛变了。”

陈毅、黄占龙从容走出茶馆,发现县城已经戒严,他俩钻进小巷,躲开敌人的搜查,顺利逃出县城。二人为了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决定分开行动,各自取道返回梅山斋坑。叛徒陈海在春花酒店等候多时,不见游击队负责人前来赴约,估计他的信出了问题,就带着几百名国民党官兵悄悄来到梅山斋坑,包围了游击队指挥部。

1942浙赣战役进贤(创业艰难百战多)(5)

哨兵发现敌军上山,当即开枪打死一个敌人,喊道:“反动派来了,快走啊!”项英等人闻听枪声骤然响起,迅速冲出棚子,逃到后面一个长满茅草的小山包上隐蔽起来。敌人在这个几百平方米的小山包上搜来搜去,就是找不到游击队。敌军官命令放火烧山,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眼看藏在草丛里的红军游击队员要被山火活活烧死。值此千均一发的危急关头,忽然天空乌云翻滚,雷鸣电闪,大雨倾盆,霎时把山火淋灭。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呀!敌人一个个成了落汤鸡,又没有抓到游击队员,垂头丧气地撤回县城。

再说陈毅,出了大余县城,匆匆向梅岭走去。他翻过一个小山头,刚好遇上一群去抓游击队的敌军。他欲要设法逃走,却被一个国民党士兵抓住。陈毅心想这一下子肯定完了。不料那个士兵冲他说道:“老表,给我们带路。”他一听敌人并没有认出他,只是叫带路,便安下心来,寻机再逃。陈毅在与那个士兵的交谈中,得知敌人是来捉游击队的。

陈毅说:“我是外地人,路不熟呀!”那个敌兵瞪着眼睛问:“你不是本地人,来这里干什么?”梅山盛产茶叶,陈毅机智地说:“我是城里教书先生,到这里来买茶叶。”

那个敌兵说:“教书也罢,买茶叶也罢,先给我们带路。”

陈毅无奈,只好跟着敌军往回走。他心中非常着急,如果遇上叛徒陈海,自己就会被认出来,那么脑袋要搬家呀!他边走边向路旁张望,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厕所,心中暗喜,逃跑的机会来了!

陈毅灵机一动,捂着肚子,装出一付很难受的样子,嘴里还哼哼着肚子疼。敌兵问他怎么啦?他说肚子痛得厉害,想解大便。敌兵指着那座厕所,要他快去快回。

陈毅钻进厕所,趁敌人不注意,一猫腰溜出厕所,快速钻进厕所后面的树林里。过了一会儿,敌兵不见陈毅出来,便钻进厕所里去催他,哪里还有“先生”的影子?几十个敌兵感到逃跑的“先生”可能就是他们要抓的共产党的大官,纷纷钻进树林里搜查,搜了好一会儿,什么也没有发现。

陈毅在丛林中躲到天黑,才回到斋坑指挥部原来住的棚子,压低声音向四周的草丛喊道:“我是老刘,大家快出来吧!”陈毅的警卫员辨出了他的声音,第一个从草丛里钻出来,接着,项英、陈丕显、杨尚奎等人都陆续走了过来。九死一生之后,大家抱在一起,激动万分。

陈毅和大家分析了情况,估计敌人还会来搜山,决定立即转移。他们一口气走了30多里路,在斋坑北边的一座山里隐蔽下来。

深夜,敌人的大队人马果然又开了过来,重新把斋坑包围起来,打着探照灯,四处乱照。敌人还放出猎犬,到处寻踪。敌人先后调集四个营的兵力,把梅山团团围了20余日,山里的野猪、山牛被打得满山乱跑。陈毅带着游击队,潜伏在水沟旁、草丛中。没有粮食,就吃生笋野草,忍饥受冻。不停地翻山越岭,躲避敌人的追踪,处境极其危险。

陈毅自料必死,在危难中,他满怀革命激情,充满这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伏在丛莽间写下了壮怀激烈的“绝笔”——《梅岭三章》:

其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其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其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942浙赣战役进贤(创业艰难百战多)(6)

梅岭三章手稿

1942浙赣战役进贤(创业艰难百战多)(7)

敌人在梅岭折腾了20多日,没有抓到红军游击队,终于撤走了。陈毅他们继续坚持斗争,播撒革命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