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少是浙江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以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2012年主持《中国好声音》获得“中国好舌头”美誉然而,实现这一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华少在职场又经历了怎样的蜕变,才实现了如此华丽的转身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华少一年收入多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华少一年收入多少(华少为何混得风生水起)

华少一年收入多少

华少是浙江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以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2012年主持《中国好声音》获得“中国好舌头”美誉。然而,实现这一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华少在职场又经历了怎样的蜕变,才实现了如此华丽的转身呢?

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华少大学毕业后,进入杭州一家广播电台工作。那时电台做节目的预算比较低,所以从策划到执行、文案到播音,许多方面开展工作都显得捉襟见肘。有一次,莫文蔚要来杭州推广新专辑,杭州的不少电台都邀请她做节目。华少想,如果能邀请莫文蔚来自己工作的电台做节目,对于提升电台形象一定很有帮助。不过,想要把节目做得足够精彩,现有的经费预算是不够的。于是,华少向领导提出申请争取“支持”,但结果却因为电台经费紧张无法满足华少的要求。华少思来想去,再次找到领导:“您不用给我钱,给我政策就行,我去拉赞助可以吧?您就告诉我节目里能不能带广告。”领导回答:“也不是不可以。”得到默许后,华少开始在网上查找有关商家的电话,想好了词挨个打,但往往是刚介绍完情况,对方就啪地挂断了电话,毫不客气。但华少仍然奉行他的“死磕”精神,继续通过家人和朋友牵线搭桥,最终如愿以偿。

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看起来是自讨苦吃,其实却折射出一种拼搏不息、矢志不渝的宝贵品质。当我们面临困难时,是绕着走还是止步不前,甚至临阵退缩?这不仅仅是能力问题,更是态度问题。有句俗语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华少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敢于辛勤付出,不轻言放弃,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勇敢地追求更适合自己的

2006年,华少在电台的主持生涯已经走到了第七个年头,广播行业在他前方呈现出一条平坦的大道。但华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成为电视台的主持人。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兼职主持浙江卫视一档户外相亲节目。由于主持这个节目需要经常到外地出差,而电台的节目每天又要直播,这就要求华少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当他把离职的想法告诉领导时,领导着急地对他说:“只要你不走,马上给你转成正式工。”华少开始煎熬:自己在电台工作的收入是杭州市所有电台主持人中最高的,不算商业演出和年底奖金,他的月薪可以拿到一万多块;而一旦去了电视台,没有编制,没有保障,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华少第一次严肃地对镜审视:你的梦想实现了吗?你还愿意为更远大的梦想打拼吗?在彻夜不眠的思考中,华少最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走向新路的抉择。

人生的精彩,如果不在于它的高度,那么一定在于它的厚度。华少的追求梦想,让他无悔于自己的青春,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也收获了感动。有哲人说过:“人世间最美好的是梦想。”其实,成大事者,必有所舍。当我们面对梦想时,是勇敢地去追求,还是患得患失、背负过去的“包袱”?如果选择了后者,那么终将失去青春,更将失去永远都无法挽回的梦。

为他人所不想为,做他人所懒于做

浙江卫视研究制作《我爱记歌词》节目时,不太知名的华少尚未进入领导的“法眼”,但华少觉得自己在电台做了多年的音乐节目,对歌名、曲目了然于胸,非常想主持这档节目,因此决定把这个节目“抢”过来。打听到这个节目的策划团队后,华少一有时间就跟着他们,常常“埋伏”在会议室门口,一有机会就跑过去说:“算我一个,算我一个。”就跟着坐进会议室。在会上他时不时发表意见,同事们觉得华少的见解很有特点,便采用了他的许多建议,渐渐形成了节目的雏形。除了参与节目的策划、选歌,华少还主动参与撰写台词、出策划案、节目宣传,以至于每天都得不停地转换角色,做着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工作。当节目组最终选择主持人时,华少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心中的第一人选。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华少挤上《我爱记歌词》这趟高速列车,争取到向梦想快速进军的机会,与他的“准备”是密不可分的。机遇不会从天降,当我们把心思放在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时,何不把精力放在提高自我、创造机遇上。为他人所不想为,做他人所懒于做,机遇便会在眼前呈现五彩斑斓的颜色。

忍得住嘲讽、耐得住寂寞

当华少主持《中国好声音》节目时,按照节目安排,他只能留在后台,没有搭档,没有串词,不需要更多的展示,只是负责采访,调动学员情绪。华少不仅要适应制作团队,尽快跟节目融合,还要把学员们的资料牢记于心,去和他们聊天,把每个人的故事都捕捉到手。这些过程都有摄像机一直在拍摄,但等到播出却大都被剪掉。华少每集要出镜几个小时,到头来却只有20几个镜头,每个镜头不超过20秒。最令他难过的是,节目播出后,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导师的专业、学员的出色,却“千夫所指”否定华少的主持,认为他的存在完全是不必要。华少的心情低落到谷底,但他相信:不管别人多么小看我、嘲讽我,自己不能小看了自己。节目中期,制作团队决定增加广告的环节,要求华少以超快语速口播广告,“厚积”已久的华少得以“薄发”,他凭借深厚的语言功底圆满完成了任务,开创了事业新的成就。

人的一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有句俗语说:“别人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时候,自己要把自己当回事。”这既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对自己能力素质的夸耀,而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一种处事的智慧。华少在职场中忍得住嘲讽、耐得住寂寞,终于有所突破。黎明之前是黑暗,但只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断地鞭策自己,终将会迎来灿烂的阳光。

华少在其自述书籍《梦想,不过是个痛快的决定》中写道:“对于男人而言,这个世上最大的财富莫过于经历。任何一段经历于我们都将是永恒的,无论是快乐,还是历经磨难。努力未必要被看见,但是梦想一定不能忘记。梦想可以妥协,但绝不能投降。”以此,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