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熊猫”,

相信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形象

是看似憨憨、挂着黑眼圈的大熊猫,

没错,也是熊猫君的标志哦~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1)

但其实这种生物并不是唯一、

甚至不是第一个被称作“熊猫”的物种。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2)

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牠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生存威胁呢?

不妨让我们一探究竟叭~

首位“熊猫”的历史渊源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认识的“熊猫”是一种小型的、栗色的、举止和猫科动物有些近似的生物;直到1869年,博物学家Pe`re Armand David才发现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大熊猫的命名源自牠与最初“熊猫”的相似之处,但大熊猫的发现意味着必须更改命名来区分这两个物种。

这就是为什么第一个被称为“熊猫”的物种,现在被称为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或红熊猫。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3)

不丹救援中心内的一只小熊猫 ©️ Rachel Kramer / WWF-US

西方科学界对小熊猫的历史一直存有争议,通常被认为首位描述这个物种的人,却没有被授予为这个物种命名的荣誉。

小熊猫的发现者被认为是英国博物学家Thomas Hardwicke。他曾在印度服役,并对自己驻扎的地区进行过探索。

1821年11月6日,他曾向伦敦林奈学会(Linnaean Society of London)提交了一篇论文,关于喜马拉雅山脉间的一个哺乳类新属的描述,但遗憾的是,这篇论文直到大约六年后才发表付印。

在此期间,另一位法国著名动物学家Georges Cuvier的儿子Frederic Cuvier于1825年发表了这个新发现物种的报告,并为牠命名[1]。所以为小熊猫命名的人是后者。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4)

F. Cuvier对小熊猫形象的记录,1825

许多年来,人们对小熊猫的认识仅仅是外观,像是在Frederic Cuvier的论文中,就将小熊猫描述为“世界上现存最为英俊的哺乳动物”[2]。

之后大约过了二十年,另一位英国自然学家Brian Houghton Hodgson对这种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搬到了锡金的高山,并在那里生活了十三年,发表了近130篇关于喜马拉雅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论文,以及大量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学和民族学的论文。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5)

Hodgson手绘的小熊猫资料 ©️ 影印版由伦敦动物学会提供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6)

Hodgson手绘的小熊猫资料 ©️ 影印版由伦敦动物学会提供

在1847年,他发表的一份论文[3]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关于小熊猫的生物学特征,像是牠们的进食特征、活动范围与时间节律、配偶制度等;直到今年,他发表的有关小熊猫的信息,仍是我们对这个野生物种的大部分所知,很多信息到现在同样是无可争议的。

之后在1902年,另一位自然学家Oldfield Thomas根据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内的一件标本,表示还有另一种“熊猫”的存在。之后在1922年,他发表的第二份论文中证实,小熊猫现存有两个亚种[4]。

吃竹子真是有够爽

尽管小熊猫属于食肉目,具有食肉动物典型的简单而短的消化道,但却以竹子为主要食物

那么牠们是如何以蛋白质含量低、纤维含量高的竹子为生的呢?牠们又是进化出了什么生态特征来满足日常的营养和能量需求呢?

别急,我们慢慢来了解~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7)

小熊猫在食用竹叶 © Ola Jennersten / WWF-Sweden

除了梅加拉亚邦的热带森林,小熊猫基本上生活在亚热带和温带森林里[5]。

而且在多种植被环境内都有牠们的足迹,像是与下面的竹灌木丛有关的常绿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林、落叶针叶混交林以及针叶林。

在我国,小熊猫栖息地范围内的竹子共有不少于40种,主要包括箭竹属、玉山竹属、巴山木竹属、寒竹属、筇竹属、箬竹属和刚竹属[6,7]。

即便如此,小熊猫在其栖息地内通常只会以一到两种竹子为食。像是在我国的邛崃山脉,虽然有冷箭竹、拐棍竹、短锥玉山竹等,但牠们每年90%以上的食物都是冷箭竹叶[8,9]。

又或者是在凉山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那里的小熊猫主要以大叶筇竹为食,偶尔也会食用白背玉山竹,但从来不会食用刺竹[10]。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8)

图一:大熊猫的粪便采样;图二:小熊猫的粪便采样 © Fuwen Wei

大多情况下,在野外很难直接追踪和观察小熊猫,因此,关于牠们饮食的绝大部分了解都是通过对牠们的新鲜粪便成分的间接分析得来的。

在过去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791份粪便样本检测发现,那里小熊猫主要的食物是冷箭竹叶(93.7%),而在春秋两季内,除竹叶外,牠们还常以冷箭竹笋和一些落叶灌木或缠绕藤蔓上的果实为食[8]。

而在中尼边界的朗塘国家公园内则发现,那里的小熊猫主要食用竹叶(68.4%)、竹笋(14.6%)和长在树上的果实,大多数是花楸属果实(15.4%)[11]。

总而言之,不同地区的小熊猫有着相似的进食特征:竹叶是牠们最主要的食物,几乎是冬天唯一的食物,也是所有季节内最常见的食物;而竹笋和果实也是两种重要的食物来源,前者主要在春季,后者主要在夏末和秋季。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9)

小熊猫,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 ©️ Fritz Pölking / WWF

此外,牠们极少情况下还会吞食一些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蛋、花和橡子,以及他们活动范围内的其他东西。

在不同的季节,小熊猫每天摄取的食物也有差异。在冶勒自然保护区,平均每只小熊猫每天可进食新鲜竹叶1600克左右,但在春季平均每天可进食4200克左右[12]。

在能量摄入和消化方面,小熊猫每天的代谢能量需求也会根据季节而变化,像是从春季的2600多千焦到夏季秋季的3130多千焦和冬季的2740多千焦。

过去的研究还发现,小熊猫选择进食的竹子通常会比同栖息地内其他竹子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在竹子的不同部位中,叶片的营养价值最高,粗蛋白含量最高,纤维素含量最低。

小熊猫和大熊猫和谐共存?

看到这里,或许有的小伙伴会有疑问,既然小熊猫和大熊猫都喜欢吃竹子,还经常选择同一种竹子为食,那么牠们俩能够友好地生活在一片栖息地内吗?

事实上,牠们双方并没有把对方排斥在自己的栖息地范围之外,像是在卧龙保护区内,曾有研究发现一只大熊猫和一只小熊猫的核心活动区域的重叠率可达30.8%[13]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10)

野外观察到的小熊猫,四川省冶勒自然保护区 ©️ Fuwen Wei

在饮食差异上面,虽然两种“熊猫”都主要以竹子为食,但两者的饮食习惯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点:

首先,虽然大熊猫少数情况下也会进食一些动植物,但在相岭、凉山、邛崃和岷山,牠们每年的饮食中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竹子品种;相比之下,同区域内的小熊猫每年进食的竹子品种会略少一些,在夏季和秋季还会更喜欢食用不同种类的果实。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11)

大熊猫,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 ©️ Fritz Pölking / WWF

其次,大熊猫几乎会食用竹子的每一个部分,如竹叶、竹笋、竹枝、圆竹;小熊猫则只食用竹叶和竹笋。

第三,牠们两者在竹子萌发期内会更偏好不同种类的竹笋。大熊猫更喜欢高且粗壮的竹笋;另一方面,小熊猫更偏好短且粗壮的竹笋,这恰好是大熊猫通常不会喜欢的。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12)

大熊猫,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 © Fritz Pölking / WWF

除饮食外,两种“熊猫”在生境划分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甚至都会表现出独特的昼夜活动节律

因此,虽然大熊猫和小熊猫在四川西部山区分布,且通常以同一种竹子为食,但并没有观察到牠们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饮食差异、生境划分等因素也导致了牠们的共存。

未来保护工作的展望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为了解野生小熊猫所做的研究与努力还不够,大部分研究都在我国四川西部进行。

相比之下,我们对分布于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的野生小熊猫信息了解较少,需要加强对其种群现存状况、当地保护情况、栖息地等的深入研究。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13)

小熊猫,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 © Susan A. Mainka / WWF

尽管小熊猫的地理分布横跨喜马拉雅山脉,但目前野生种群数量还不到一万只,且数量仍下降趋势,已被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栖息地的丧失、破碎化和退化是野生小熊猫面临的主要威胁,气候变化和其他一些人为干扰也令情况日益恶化。

熊猫是动物中最厉害的动物吗(第一个被称为熊猫)(14)

© WWF China / Shen Guo Zhuang NR / Peking University / WWF

因此,对小熊猫的分布和栖息地生态研究对物种保护工作来说十分重要,例如今年发表的,我国与尼泊尔科研人员对喜马拉雅地区小熊猫潜在分布和生态栖息地的研究[14],将有助于指导未来实施有效的栖息地管理。

WWF除了对小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监测外,也与当地牧民和社区进行合作,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种群生境的影响,并帮助当地居民寻找可持续的创造收入的方法。

例如制作牦牛粪便煤块,这提供了一种创收的替代方式,而且可以用作燃料,代替对小熊猫栖息地内的森林资源开发。


资料翻译&整理:鹅子排版:捷西

本文数据资料来源:

Red Panda -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First Panda(2011)➤https://www.worldwildlife.org/species/red-panda

[1] F. Cuvier, Histoire naturelle des mammife`res, avec des figures originales, colore ́es, desine ́es d’apres des animaux vivants. Paris, (1825) 13.

[2] R. Morris, D. Morris, Men and Pandas, Hutchinson & Co., London, UK, 1966.

[3] B.H. Hodgson, On the Cat-toed subplantigrades of the sub-Himalayas, J. Asiatic Soc. Bengal 16 (1847) 11131129.

[4] O. Thomas, On Mammals from the Yunnan Highlands collected by Mr George Forrest and presented to the British Museum by Col. Stephenson R. Clarke, DSO, 1922.

[5] A. Choudhury, An overview of the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red panda Ailurus fulgens in India, with reference to its global status, Oryx 35 (2001) 250.

[6] T. Yi, Taxonomy and distribution of staple-food bamboos of giant pandas (I), J. Bamboo Res. 4 (1985) 11.

[7] T. Yi, Taxonomy and distribution of staple-food bamboos of giant pandas (II), J. Bamboo Res. 4 (1985) 20.

[8] D.G. Reid, J. Hu, Y. Huang, Ecology of the red panda in the Wolong Reserve, China, J. Zool. 225 (1991) 347.

[9] J. Yang, Z. Zhang, J. Hu, et al., Feeding behavior and nutrition strategy of red pandas in Fengtongzhai Nature Reserve, Sichuan, China. Acta Theriol. Sin. 27 (2007) 249.

[10] F. Wei, W. Wang, A. Zhou, et al., Food selection and foraging strategy of red pandas, Acta Theriol. Sin. 15 (1995) 259.

[11] P.B. Yonzon, Human disturbance and activity pattern of the red panda in Lang Tang National Park, Nepal-Himalayas,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f Asian-Pacific Mammalogy, Beijing, China, 1988 (unpublished).

[12] F. Wei, Z. Feng, Z. Wang, et al., Use of the nutrients in bamboo by red panda (Ailurus fulgens), J. Zool. 248 (1999) 535.

[13] K.G. Johnson, G.B. Schaller, J. Hu, Comparative behavior of red and giant pandas in the Wolong Reserve, China, J. Mammal. 69 (1988) 552.

[14] Arjun Thapa, Yibo Hu, Prakash Chandra Aryal, Paras Bikram Singh, Karan Bahadur Shah, Fuwen Wei. The endangered red panda in Himalayas: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nd ecological habitat associates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