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而不至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

人体内如四季一样,夏天气机升浮到一定程度应该向敛降的方向转化,由于脾胃虚弱,转化的功能不能发挥作用,这种火热之气还在延续,出现的病理表现就属于“至而不至”。五行相生顺序看,火在前,土在后,因土虚的原因引起的火行相对旺盛,是虚火,或被称为阴火,也就是《难经.五十难》所说的“从后来者为虚邪”。火热症状归心与小肠。“至而不至”,导致心、小肠、脾胃都出现病变。

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干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

从脉象上看,右关脾胃部出现浮大(火象)而弦(风象)的脉象。症状表现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干舌干咽干。

人身中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之象的脉出现在脾胃部位,是心、脾同病(“湿热相合”脾主湿、心主火,指心、脾合病,不能单纯理解为湿热邪气),火热相对的过剩,所以表现出烦躁闷乱;脾主四肢,所以四肢发热。饮食、劳役导致的脾胃虚弱,本来就气血生成不足,再加火热灼伤阴血,血伤则津液亏,不能疏布到口咽,所以出现口干、咽干。

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

这类患者出现口渴症状,医生用五苓散治疗,是误诊为体内停饮,水不布化的五苓散证(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反而会燥渴的更加严重,五苓散是布水利湿的药,用后更加损伤了津液,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

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经云(《难经.七十五难》?):虚则补其母。脾土之母为属于火行的心与小肠,脾土虚应该补其母脏心、小肠之气。用甘温药为主,酸味药做辅助,临时取用苦寒药泻火。阴火盛心气涣散,酸味药可以收敛;心火克肺金,肺金虚用酸味药能增强肃降功能。其次用甘温、甘寒的药,在补助脾胃的基础上泻阴火,才是治本的方法。

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

脾胃虚,阴火生,不能象生理状态下的火促进脾胃的布化,反而成病,这是“至而不至”的病理表现,是以不足为主。(用药例举如下)。

白术(君),人参(臣),甘草(佐),芍药(佐),黄连(使),黄芪(臣),桑白皮(佐)。

白术为君药;人参、黄芪为臣药;甘草、芍药(制约肝木)、桑白皮(泻肺金热)为佐药;黄连(泻心火)为使药。

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及诸甘温药亦可。

脾虚则易生湿,各种风药可以祛湿,如果湿不重,用甘温药补助脾气恢复,湿自去。

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

火热症候为主,脾虚症候不显著的,也属于至而不至的一种情况,脾胃处于相对的虚中。(用药例举如下。)

黄连(君),黄柏(臣),生地黄(臣),芍药(佐),石膏(佐),知母(佐),黄芩(佐),甘草(佐)。

黄连为君药;黄柏、生地为臣药;芍药(平肝敛阴),石膏(清肺胃),知母,黄芩,甘草为佐药。

心气不足心火旺(至而不至脾土心火)(1)

火有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