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地方执政和守卫边疆方面皆有成绩。其文学成就也很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的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
公元1040年——公元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此期间,范仲淹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终于使得李元昊为首的党项族兵败求和。范仲淹从军时做《苏幕遮》一词,写出了无尽的思乡之情。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直译如下:
蓝碧云天下,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水中秋波相连。秋色接水寒阳泛翠,天水一色烟雾缭绕构成壮观的秋色
远山沐浴着夕阳,蓝天连接着江水。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默默思念着故乡,不由得黯然神伤。长期羁留在外的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难以入眠,除非有美梦才能入睡。
夜晚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能独自登楼远望。只能频频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为思念家乡的眼泪。
这是一首无奈的乡愁词。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远离家乡的作者望着天上的碧云、地上的黄叶、远处斜阳掩映下的山水以及看不到边际的芳草,这明丽又有点儿凄凉的秋景,触发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这种乡愁十分浓烈,以至于折磨得他夜不能寐;他不敢登楼远望,怕想起家乡;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但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落得个愁上加愁的结果。这种愁思既无法躲避,也不能排解......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绚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伤悲,另一方面又使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这首《苏幕遮》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碧连天,黄叶地”和“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两句,常为后人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