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哲学园 好文不错过

第一哲学沉思集(无睡意哲学甚么是)(1)

往期在文末

無睡意哲學課 BEDTIME PHILOSOPHY

香港01哲学授权发布

原文链接:http://philosophy.hk01.com/無睡意哲學/43634/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興起---EP19

甚么是:人文主义的兴起 - EP19

01哲学团队

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时期经过五百多年,渐渐走向僵化,讨论的问题亦远离了生活世界,例如修士们在课堂上讨论一根针头到底能站多少天使(是无限位),无怪乎后人对经院哲学有「烦琐哲学」的诟病。神学思想愈往思辨方向发展,则愈远离社会大众,教会对群众的影响力慢慢丧失,加上十四世纪欧洲黑死病传播广泛,夺去欧洲近一半人口。无情的灾难令人们对教会失去信心,人们开始质疑教会的地位,重新思考自己和世界,这就催生了重视个体的人文主义(Humanism)和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诞生。

宗教改革

但独立意识的醒觉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经历才能成长。十六世纪由于天主教在德国占有大量世俗资产,直接与当时不少新兴资产阶级发生利益冲突,而德意志王侯们亦早已对教会的资产觊觎已久,乘机侵占。在两大势力支持下,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于十六世纪发起宗教改革运动(Protestant Reformation),建立基督新教信仰(Protestant),天主教会权威遭到多方面摧毁,对当时民众的思想解放起到巨大作用。思想的解放和独立意识的醒觉在与宗教权威的长期斗争中成长起来。

人文主义的兴起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已经取得了较为完全的思想形态。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天启高于人智,信仰规限人性的探索方向,这是以「神」为中心的思想形态(theocentric);至于在文艺复兴和之后的近代哲学时期,则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首次倡导人类理性的自律性优位,专门以人为中心的立场(anthropo-centric)探求了以有关人的理性真理。人文主义的主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和人权反对宗教权威,提倡理性与科学且重视古典学的修养;从而肯定现世的生活,反对过份对彼世和超越界的渴求等等。

虽然如此,人文主义者并不完全是天主教会的敌人,他们大多都是对教会的教条进行冷嘲热讽,但极力肯定宗教对人心灵的重要性,不少教会人士甚至是人文主义者的赞助者。

人文主义者包括蒙田(Montaigne)、塞万提斯(Cervantes)、莎士比亚(Shakespeare)、培根(Francis Bacon)、但丁(Alighieri Dante)、马基瓦维利(Machiavelli)、薄加丘(Boccacio)等等,以上各人在各自的思想领域都有卓越贡献。除思想家与文学家外,文艺复兴时期是绘画艺术极为发达的年代,透视法的发明源于人开始从自己的视点,而非神的全能视角出发来观看世界;绘画中的神圣形象(如天使)亦跟人有着同样的比例,不再在天空悬浮而是双脚着地。当然,这亦是孕育出举世闻名的艺术家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与拉斐尔(Raphael)三杰的黄金时代。

经院哲学的终结

由于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肯定现世的生活。人自身开始成为思考的对象。文艺复兴以前,自然是人们的主要研究对象。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人开始转而思考自身。启发了后来笛卡儿(Descartes)提出「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的哲学命题。笛卡儿通过自己的怀疑活动,发现了一个不能被怀疑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正在怀疑的我,笛卡儿此举开启了以后对主体(subject)的哲学探讨。从宗教下落到了人文,这就是经院哲学之后的哲学史转变,下星期开始我们就将开始这段哲学史的重要阶段,现代哲学和启蒙运动时期。

第一哲学沉思集(无睡意哲学甚么是)(2)

合作iwish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