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诚然,当下也有不少重新诠释龟兔赛跑的文字,无非就是乌龟跑赢了兔子,无非就是兔子三心二意,乌龟一心一意。可是从来没有人想过,是谁主持了这场比赛,又是谁导演了这场比赛?

一场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比赛,还被大家讨论的不亦乐乎,一场殊途同归的比赛,却让我们的孩子一代代的口口相传,从动画片到文字,从妈妈口中的睡前故事到孩子电视或者平板中的动画片,孩子说到龟兔赛跑都可以朗朗上口,道理也说的头头是道,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龟兔赛跑放在当下的教育上,也真的会给我们顶层设计和科任老师带来很多思考。

正所周知,在当前双减之下,素质教育的风浸润校园,可是应试教育的影子还是挥之不去,因为教学资源有限,众多的孩子被安排在一间偌大的教室,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表,同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仿佛如流水线上的半成品,被教育任意加工成想要的模式。他们被驱赶在应试教育的路上,试问,他们当中是否都是如兔子一样在学习程度上善于跑步的人,我想更多的还是接受能力如乌龟一样按部就班的人吧?所以有人提出了分层教学,有人提出走班制,这是不无道理的。可是在新的双减政策下,在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让走班制成为海市蜃楼,但是分层教学是可能的,比如理科类的,完全可以分成ABC三种班型,学有余力的就可以选择A班,成绩中等的可以选择B 班,保底的可以选择C班,保底班的孩子理科成绩赶上来之后经过测试过关之后,就可以进入B班,由此类推,这样分层教学会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可以慢慢赶上来,学习本来就是你追我赶的过程,赶上来也就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样让兔子和乌龟都可以在自己的跑道上尽情的跑,毫无违和感,不好吗?

兔子和乌龟去赛跑,不出意外,兔子赢是一定的,乌龟输也是定局,兔子不能赢,一定是兔子专著力不够,乌龟输也不能说明乌龟没有能力,但是却恰恰证明了让乌龟和兔子一起比赛的人的无知。回到教学上,道理不是一样的吗?

学生因为成长环境,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导致接受能力不同,而我们班级授课制确用一种同一教学方式,很明显就会出现学习力和学力不同的孩子,教学模式一样会让如兔子一般的孩子吃不饱,如乌龟一样的孩子吃不了,罪过在孩子吗?他们接受能力如此,这样的怪罪岂不冤枉?追根究底问题还是出现在我们的教育者设计层面

龟兔赛跑,让我们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开始思考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如何去让他们在不同的赛道上发挥他们自己的本能,跑出他们自己的风景,这是教育常识,任何违背教育常识的事情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开除邪恶之花,收获有毒的果!

教育的改革很难,因为利益需要取舍,所以我们教师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勇于打破,去做一名唐吉诃德式的教育者,这话是吴非老师说的。我觉得比喻的恰如其分!目前一些学校抛却教育常识,增加课时,提前复习,集中营管理,都是反教育反常识的行为,这跟让龟兔在一起赛跑的组织者还有区别吗?反常识的行为,是对学生的精神伤害,更是一种人性迫害!

龟兔赛跑,你问过兔子的感受吗?同样你有问过乌龟遭受的屈辱吗?在一些地方,一些人以借助教育改革之名,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名,违反教育规律,破坏教育平衡,不顾学生的层次,用各种低劣恶俗的教育方式搅乱社会秩序,毁坏教育名声。他们为何会这样做,又为何敢这样做?说白了还不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不是少数人为了追求政绩,为了往上爬,为了追求利益,利益会让人蒙蔽人性,只可惜了乌龟和兔子,却在跑道上盲目竞争!

龟兔赛跑的故事,让我们教育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关注学生层次,关注课堂,改变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改变学科认知和教师教学的行走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呼吸,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和老师一起演绎生命与成长的精彩!

乌龟在自己一方天地尽情奔跑,兔子在自己擅长领域尽情享受 特长的喜悦,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找到一种他们喜欢的成长和学习方式,每一学科的课堂都可以创造出精彩,激发生命的活力!

龟兔一同赛跑是社会环境使然,李希贵校长说:学校教育五整天,抵不过大街转一圈。面对高耗低效的教育现状,我们该从哪里去寻找教育的力量?兔子有兔子的优势,速度快,但是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全力以赴,乌龟有乌龟的优势,坚韧不拔,可是他的本能限制了它的速度。这些,在赛跑之前,我们都应该告诉它们,避免无畏的内耗!如龟兔一样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摇旗呐喊素质教育的口号,唯分是图,这不都是在应试教育下功利主义使然吗?班级的升本率,一本二本的任务,让班主任,老师只能放弃职业理想,设计出让龟兔在同一跑道上争个你死我活,其实,从龟兔站在起跑线迈出第一步的那一刻,设计比赛的人就彻底输了。

今天的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是为民族复兴培育人,如果社会无力,家庭无力,那么学校就应该当仁不让,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可是学校做到了吗?如果说做到了,那就是唯分数不让,唯本科率不让,最终苦了如乌龟和兔子一样的孩子,它们的竞争是无效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必须遵从教育基本规律,兔子和乌龟在赛跑这件事上本来就不在一个层面,所以在一个跑道上根本跑不出他们的个性和特长,一如拳击赛场上55公斤级和80公斤级的比赛。应试教育最危险的结果,让学生丧失了最基本的自尊,丧失了最自由的精神,龟兔把第一到达终点作为目标,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孩子们把考上本科作为终极目标,学生将会把学习视为苦难行军,或者是一场不能落后的赛跑,这本身就违反了竞技体育的精神,也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比赛,我们不奢望老师一个个都是指路明灯,但是至少我们不能如设计龟兔赛跑的设计者一样,让龟兔找不到尊严,侮辱了兔子,也挫伤了乌龟,回到教学上不也一样吗?我们至少应该让学生不迷茫,不蒙受屈辱,让他们体面的学习!

龟兔赛跑,结果一定让乌龟的教练不满意,拿着不尽如人意的比赛成绩,唉声叹气,不正如每一次月考之后拿着全班的成绩单唉声叹气的我们吗?一个看着学生成绩唉声叹气的老师,一个不注重学生层次的老师,一个只知道鼓励学生拼搏,追求,成功的我们,每一次月考失利时我们面目狰狞,我们歇斯底里的表情和眼神都将会成为学生苦痛的回忆,一如龟兔赛跑实力悬殊的乌龟和他的教练!

用乌龟的方式设计比赛,才会让乌龟有尊严的一路“狂奔”,用人的教育,融合学生,学生才能体面的活着,快乐的学着!教育教学,是为未来工作,我们老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创造属于如乌龟和兔子一般的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龟兔赛跑热身赛(龟兔赛跑新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