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关爱地球家园

垃圾分类回收

成为成都新时尚

垃圾分类回收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土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民众价值观念,对构建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和提升垃圾治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1)

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去年工作时指出,成都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其中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35.2%。

根据《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018—2020年)》,成都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实行“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

01可回收物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2)

可回收物 (即再生资源)是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02餐厨垃圾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3)

餐厨垃圾是指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基本等同于平时所称的“湿垃圾”。主要包括: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饮垃圾及居民家庭产生的废弃蔬菜瓜果、废弃肉类鱼虾、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

03有害垃圾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4)

有害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04其他垃圾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5)

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是现环卫体系主要收集和处理的垃圾。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6)

2018年,成都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累计达216万户,累计有1646家党政机关、2633所公办及民办中小学校(含幼儿园)、619家医院、68个商业综合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分别为100%、73%、74.4%、61.82%,全面完成新增居民户数15%的目标任务,35个建制镇(街)实施了全过程“四分类”, “前分后混”问题破解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这些成效的背后,我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多措并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为了让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让垃圾分类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成都实施了多种措施共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公益宣传

2018年10月,成都市生活垃圾“四分类”公益宣传周暨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成立启动仪式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启动仪式上,成都市首支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垃圾分类靓蓉城 百万家庭共参与”倡议书走向千家万户的同时,“线上” “线下”活动也同步启动。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7)

志愿者在街头为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为全面提升社会动员能力,成都将每月最后一天定为“有害垃圾收集日”,还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日活动……

运输监管

统一运输车辆标志标识,按分类要求逐步改造现有车辆,配备再生资源和有害垃圾运输车辆,推广车载桶装、密闭直运的餐厨垃圾运输系统。

统筹安排分类运输路线、时段和作业形式,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和衔接的分类收运系统。明确政府、环卫企业、物业管理、再生资源企业等单位在收运环节中的责任。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8)

锦江区环卫清运中心生活垃圾压缩站

采取安装GPS、运用数字城管、推广车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作业信息、行驶轨迹进行实时监控,采取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多种方式,强化生活垃圾流向监管,严格执法查处、纠正“混装混运”“抛冒滴漏”行为……

推广行动

锦江区每个街道的居民住宅小区内,都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它就像ATM机一样,存放着老百姓的生活垃圾!周一到周五,每天都会有专人出去收箱子,周末则去回收大件垃圾。

收到了垃圾之后,这些垃圾将在分拣线上各自找到同类,“例如,让塑料的归塑料,玻璃的归玻璃……而可回收垃圾,则将分别前往最后一站——到达纸厂、牛奶厂、玻璃厂等,重获新生!”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9)

垃圾分类分拣员正在分拣垃圾

在武侯区,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员、督导员制度,并由专职人员进行分类收运,做好宣传工作,成为武侯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棋子,“扎根在居民身边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能提高居民分类意识!”

“法宝” “妙招”,为城市减压

为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成都拿出了不少“法宝”和“妙招”,让市民愿意并习惯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积分换礼

在成都,“扫码——投放——积分——兑换”“一条龙”垃圾分类投放试点小区建立了起来。在试点小区里,居民用免费领取的环保垃圾分类袋给生活垃圾分类,并贴上自己家庭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按照分类正确投放,垃圾就能变成积分兑换生活物品。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10)

成华区垃圾分类现场回收、积分兑换点

2018年春天,佳兆业广场的居民们发现自家小区里来了几位“新成员”!几个红蓝相间的小柜子来到了小区。醒目的颜色,让大家忍不住都要去参观一下。

细细打量,“原来是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对于文家街道办事处马厂社区城管干事符成来说,它们可是“工作搭档”。

有很长一段时间,符成会“驻守”在“搭档”旁,成为义务讲解员,为“邻居们”讲解如何正确分类投放!“叔,您这个易拉罐是可回收物,应该放进蓝色的垃圾桶里。”“大姐,投放垃圾时,只需要在机器上扫描二维码,即可打开箱体进行投放。”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11)

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慢慢的,符成和垃圾分类智慧投放系统就成了小区的明星!“我们都认识他,也开始理解他的工作,丢垃圾的时候,注意分类!”

环保奖励金

在高新区,32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在肖家河街道悄悄亮相!

全新的垃圾分类设备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实现对生活垃圾前端返现分类回收、终端统一运输、末端集中处理“物联网 智能回收”新模式。

“一台设备可回收6类垃圾,操作简单,老人孩子均可使用。”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 “纺织物3.80公斤,获得环保金0.74元!”居民万家全投递完垃圾后,设备上的显示屏立刻显示出本次扔垃圾可获得的环保金数额。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12)

小区居民正在向智能环保回收箱内投放垃圾

“这已经是我第3次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了,每天有垃圾都会拿到这儿来扔,不仅环保,还有奖励。”万家全说,这款设备的操作比较简单,对老年人和孩子来说都不难,自己的账户已经有10多元钱的环保金了。

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伐17棵大树;

每回收5个2L的塑料瓶,相当于制作1件滑雪服;

每回收1个易拉罐,可以让1只100瓦的灯泡亮20个小时……

垃圾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垃圾分类新时尚)(13)

2018年

以“绣花”功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2019年

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

全民行动,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图 | 部分来源于网络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城市观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