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至19世纪,即欧洲的中世纪晚期之后,虽有西亚的奥斯曼帝国一度称霸亚、欧、非三大洲,但在欧洲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等影响深远的社会大变革的刺激下,欧洲各国的近代化浪潮才是这一时期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也是近代西方的主要国家引领世界潮流数百年的根源所在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君主中央集权的大一统走向没落的明清时期中国表面上仍很强大,实际上却是僵化保守、封闭落后,明显已外强中干,以致脱离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主流,甚至背道而驰,走向了它的反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性的弱点第一篇第二章读书笔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性的弱点第一篇第二章读书笔记(人性简史-第九章背道而驰)

人性的弱点第一篇第二章读书笔记

14世纪至19世纪,即欧洲的中世纪晚期之后,虽有西亚的奥斯曼帝国一度称霸亚、欧、非三大洲,但在欧洲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等影响深远的社会大变革的刺激下,欧洲各国的近代化浪潮才是这一时期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也是近代西方的主要国家引领世界潮流数百年的根源所在。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君主中央集权的大一统走向没落的明清时期。中国表面上仍很强大,实际上却是僵化保守、封闭落后,明显已外强中干,以致脱离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主流,甚至背道而驰,走向了它的反面。

第一节 近代化的狂飙

欧洲的中世纪晚期之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等近代化的变革激活了整个西方世界,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辟新航线并建立了海上霸权,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在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爆发了近代化的革命浪潮,并在后来的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称霸整个欧洲乃至全球。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称霸一时,近代化中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大国活力迸发,轮番登场,而后又盛极而衰,黯然退场,这就是西方大国的近代兴亡史。

1.欧洲近代化变革

中世纪(Middle Ages),是欧洲历史的三大传统阶段(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攻灭。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欧洲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大一统政权,各国割据混战,地区动荡不安,而等级森严的基督教一度成为地区的主宰,因而又称中世纪的欧洲为“黑暗时代”。中世纪晚期,特别是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兴起于欧洲主要是西欧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以及后来的思想启蒙运动等重大事件,空前释放了整个欧洲乃至西亚被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压制了上千年的人性,从此拉开了人类迈入近代化征程的历史序幕。

文艺复兴。14世纪到16世纪,一场起源于南欧意大利,之后扩展至欧洲各国的思想文化运动,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后来的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科技革命等引领西方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实现历史性巨变的大事件都源于此。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就要受到宗教法庭的制裁。基督教的严格教规,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此外,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万能的宗教表现出来的无力感,更是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一落千丈。为此,中世纪被定义为一个“无知和迷信的时代”,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的停滞期。此说法源于14世纪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之后很多学者也持相同观点,认为在欧洲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艺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却衰败了,直到14世纪后文艺才获得“再生”与“复兴”,“文艺复兴”由此得名。

中世纪后期,由于意大利三面临海的独特地理环境、政治结构和社会氛围,使得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当时,意大利并非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而是处于城邦林立的状态,在南部有那不勒斯王国,中部有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教皇国,北部和西部的热那亚共和国与米兰公国,东部的威尼斯共和国,这些国家的城市化在当时的欧洲处于最高水平,商人和商业已成为社会的重要基础。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新兴阶层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14世纪末,由于奥斯曼帝国的不断入侵,东罗马帝国的很多人带着大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他们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办了“希腊学院”,讲授希腊曾经辉煌的历史文明等。在此影响下,许多西欧的学者为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纷纷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

1300年左右,但丁创作了《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明确表达了对教会的厌恶,反对教皇独裁,不久被关入狱中,贫困而死。但是,他的作品却影响到了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从1338年起,彼特拉克以第二次布匿战争为背景,创作了叙事史诗《阿非利加》,称颂西庇阿。彼特拉克因此获得了“桂冠诗人”的荣誉。彼特拉克此后到处演讲,呼吁开启一个古代学术,包括它的语言、文学风格和道德思想的复兴。他将自己的思想称之为“人学”或“人文学”,以此和“神学”相对立。彼特拉克因此成为了文艺复兴的发起者,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1338年,安布罗焦·洛伦采蒂在锡耶纳创作的壁画《好政府与坏政府的讽喻》,也表达出了反君主制的思想,体现了对公正与善治的强烈渴盼。1348年,黑死病流行,薄伽丘为此写出了《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蓬勃发展。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被后世并成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1401年,洛伦佐·吉贝尔蒂和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两位天才雕塑家为争夺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洗礼堂的铜门合约而展开竞争,标志着文艺复兴的全面展开。之后,艺术家和博学家为获得艺术品创作委托的普遍竞争,激发了大师们的创造力。

15至16世纪之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又涌现了达·芬奇、拉斐尔·桑西、米开朗基罗“美术三杰”。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全才式的伟大人物,是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地理学家、工程师、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中的三大杰作。拉斐尔·桑西是意大利的画家,代表作为《卡斯蒂廖内像》和《披纱女子像》。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哀悼基督》、《大卫》、《摩西》以及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和《末日审判》。

15世纪中期以后,文艺复兴慢慢向欧洲其他国家传开,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及尼德兰等一系列新型城市,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引发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16世纪后期,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成为文艺复习最杰出的代表,他是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作家。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晚期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批判了中世纪的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等,被认为是英语最佳范例。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托马斯·莫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他于1516年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形成两派,一派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另一派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拉伯雷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西班牙,文艺复习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是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维加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一生共创作了2000多个剧本,最杰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文艺复习时期,其他学科领域也突飞猛进。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完全不同的日心说体系。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论原因、本原和统一》等书中认为,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先后出版了《星界信使》《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他还发现了自由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笛卡儿运用坐标几何学从事光学研究,在《屈光学》中第一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上的推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动量守恒定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新天文学》和《世界的谐和》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判定行星绕太阳运转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进行的。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发表《人体结构》,对盖伦的“三位一体”学说提出挑战。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发现血液的小循环系统,英国解剖学家哈维发表《心血运动论》等论著,系统阐释了血液运动的规律和心脏的工作原理。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被基督教压制千年后表达新兴阶层追求人文精神和现世价值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破除神学迷信,否定宗教特权,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促进了人们的觉醒,成为冲破中世纪宗教束缚的有力武器,开启了世界的现代化征程。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称“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此后,欧洲国家的许多重要科技成就已领先世界。但是,也有学者指出,今天的西方世界,其人文精神与国家制度,无非就是古希腊时代城邦文明的复制而已,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代,除了增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和古希腊的城邦时代没什么区别。

地理大发现。15世纪到17世纪,受文艺复兴及航海技术发展的影响,欧洲的冒险家开始陆续远航探险,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他们发现了一些以前从未到过的地方,探求到了新的财富之地。

由于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西传后在欧洲被普遍使用,地图学、航海术与造船术都取得了进步,欧洲出现了新型的多桅多帆、轻便快速的大船,他们能离开风平浪静的地中海,安全航往大西洋的开放水域。此外,奥斯曼帝国控制的陆路贸易关卡重重,为此西方人急需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马可·波罗游记》的流行,给欧洲人带来了东方遍地财富的幻想,刺激了他们出海探险的欲望。

南欧的葡萄牙是出海非洲探险的先锋。1415年后,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第三个儿子恩里克王子曾两次派人探索加那利群岛。1418年,恩里克派贵族扎尔科和特谢拉出航探险,意外发现了马德拉群岛的圣港岛,次年又发现了马德拉主岛。1431年,恩里克派出的探险队发现了亚速尔群岛,此后又越过了博哈多尔角,这里成为当时西方人所知道的非洲最南点。1448年,阿奎姆岛成为葡萄牙在非洲西海岸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他们用武力取得了撒哈拉地区的控制权,并开始在塞内加尔地区进行黄金与奴隶贸易。1469年,葡萄牙人发现了非洲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在此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制糖业殖民地。1487年,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派迪亚士出海,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与西南端的风暴角,被若昂二世改名为好望角,从此进入印度洋的航线被发现。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使得陆上丝绸之路不再是通往东方的唯一途径。

15世纪下半叶,尽管卡斯蒂利亚王国(合并阿拉贡王国后称西班牙)已开始在大西洋从事商业贸易与海上劫掠活动,但还未与它的邻居葡萄牙展开直接的竞争。因两国在加那利群岛的第一次对抗,迫使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于1479年9月与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的共主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签订《阿尔卡苏瓦什条约》,条约明确葡萄牙国王放弃对卡斯蒂利亚王位的宣称权和加那利群岛的所有权。双方以加那利群岛为界线,将世界上所有待发现的领土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归卡斯蒂利亚王国开发,南部则由葡萄牙开发。该条约开创了殖民帝国瓜分世界的先河。

1492年,伊莎贝拉女王资助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探险活动,希望他找到向西通往印度洋的航线,以替代《阿尔卡苏瓦什条约》中由葡萄牙人占有的南非航线。哥伦布虽然没有抵达亚洲,但他却意外地发现了一片新大陆美洲,当时西班牙人以为是亚洲的印度或中国。由于哥伦布所发现的新大陆处于北纬20度左右,根据《阿尔卡苏瓦什条约》,应该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当葡萄牙人宣称对该地的主权时,伊莎贝拉女王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直接找到了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因为教皇是阿拉贡王国的贵族出身,其在竞选教皇以及早年担任主教时接受了西班牙给予的诸多好处。作为回报,亚历山大六世颁布了系列教皇训谕。在《中间分界线训谕》中,教皇将哥伦布在大西洋西岸发现的土地和海洋的主权全部给予了西班牙人。

葡萄牙极力反对此条训谕,坚持认为不管哥伦布所发现的新土地距离非洲多么遥远,只要其在加那利群岛的纬度以南,葡萄牙就对其享有完全的所有权。西班牙对《中间分界线训谕》也不满意,因为该训谕只提到已发现的土地主权归西班牙,并未将新大陆所有未发现土地的主权给予西班牙,即西班牙对新大陆还没有垄断权。

为了获得开拓美洲新大陆的垄断权,西班牙再次派使者联络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并以教皇的各种丑闻相威胁,要求他将新大陆所有发现和未发现土地的主权都给予西班牙。亚历山大六世被迫重新颁布了训谕。他在地球仪上用一条黑线连接北极和南极,将欧洲以外的世界一分为二,分别授予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条分界线就是著名的教皇子午线,西班牙人因此获得了对美洲的垄断权。

对于葡萄牙来说,这条在西班牙主导之下划分的分界线无异于是对葡萄牙利益的严重侵犯,但葡萄牙国王知道自已无法从西班牙籍的教皇手中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训谕,便直接找上了西班牙女王,与其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考虑到葡萄牙王国的实力,西班牙女王放弃了一部分权益,将分界线向西再挪动270里格,以换取殖民地与本土之间的航路安全。

1494年6月,经过激烈谈判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最终签订了《托尔德西利亚条约》,规定双方在佛得角群岛往西370里格处,从北极到南极重新画出一条子午线,将欧洲以外的世界一分为二,该线以西归属西班牙,以东归属葡萄牙。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瓜分世界的条约,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当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不是欧洲最强的国家,但是他们在全球地表的完整轮廓还未被完全发现时就敢凭借自己暂时领先的海上优势瓜分世界。然而,当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也将目光转向海洋时,这张没有给他们留有任何权益的《托尔德西利亚条约》就成了一纸空文,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老牌殖民强国也因此很快衰落。

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哥伦布与西班牙的其他探险家都对这次以经济为目的的探索感到失望,因为加勒比群岛并没有黄金、香料或者其他西班牙人觉得有价值的财物,有的只是大量的玉米、木薯、棉花、花生、辣椒、菠萝、甘薯与烟草等作物,而欧洲人对这些作物都一无所知。然而,西班牙王室依然对东印度保持着极大的兴趣。

1519年,在麦哲伦的游说下,为了夺取葡萄牙在香料贸易上的优势地位,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资助了麦哲伦向西寻找通往香料群岛(即东印度群岛)贸易路线的航海探险。9月底,麦哲伦率领5艘船的船队抵达特内里费岛,10月初麦哲伦改变注意,命令船队驶向南方的塞拉利昂。他的副手卡塔赫纳对舰队没有按照既定航线驶向巴西感到不满,麦哲伦下令解除了副手的军职并将其逮捕。不久,由于船队在南北美洲海峡的探索屡遭挫折,加上冬季严寒的到来,还引发了船长叛乱。在圣胡利安港停泊时,麦哲伦让圣地亚哥号向南探索附近地区,但遭遇风暴沉没。次年8月,剩下的4艘船重新出发,抵达了塞拉诺发现的河口并停留了近两个月。10月,舰队继续朝南航行,抵达比尔赫内斯角后,麦哲伦派圣安东尼奥号与康塞普西翁号深入海湾内部探索,但圣安东尼奥号私自返回了西班牙。最终,只剩下3艘船进入了海峡内部,历经艰险从希望角驶出来,成功找到了穿越南美洲通往太平洋的海峡。然而,在经过菲律宾时,麦哲伦为当地土著所杀。经过3年艰苦航行,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

此后,尽管面临西班牙的竞争,葡萄牙的海上探索与殖民依然继续进行。但是,由于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大国对海洋探索的展开,葡萄牙、西班牙在东方的海上霸权开始衰落。1577年到1580年,英国的航海家德雷克爵士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环球航行之后,此后法国、荷兰的航海家们也对世界地理各有新的发现。

文艺复兴以来,征服海洋成了称霸世界的第一步。英国华尔特·雷利曾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终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在葡萄牙、西班牙相继衰落后,荷兰凭借其先进的造船业和强大的炮舰,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运输国家,被世人冠以“海上马车夫”的美誉。

在荷兰称霸海洋的同时,英国也悄然崛起,海外贸易日益繁荣。在西非、中东与远东地区,英国与荷兰逐渐蚕食掉了葡萄牙的殖民地。17世纪初,北欧的法、荷、英等国北美洲东岸,建立起了最早的一批北美殖民地,之后三国的贸易份额逐年上升。此后,地理大发现时代结束。

地理大发现,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开始出现,对世界各大洲之后数百年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个时期,欧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让地中海沿岸的经济活动进入了数千年来最活跃的时期。而他们在亚非拉等新发现地区的资源掠夺、屠杀与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等暴行,造成了如今亚非拉地区总体落后的局面。

宗教改革。欧洲的基督教其实早已失去了本真,其教义的核心信仰和理念随着形势的变化早已堕落俗化,只是他们保存《圣经》真理的精神依然存在。马昂留斯与央登·约翰等人合著的《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主张恢复平民信徒参与教会。孟他努倡导圣灵与灵恩,勉励信徒远离奢靡生活。7至8世纪,一些忠于《圣经》的教士开始反对教会如同异教的跪拜神像以及抬举马利亚为圣母的错误。12世纪,法国瓦勒度派主张教会应恢复以《圣经》为唯一真理,反对炼狱邪说,强调平民信徒可上台讲道,教士的言论并非完全无误等,声势相当浩大。后被教皇视为异端,予以除名。

中世纪后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欧洲的部分城市日益繁荣,市民阶层也逐渐兴起。英、法等国的世俗王权主动适应新形势,推行重商主义,奖励文化创造,赐给城市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新兴市民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思想束缚越来越不满,为了抵制教会的掠夺与控制,他们更倾向于支持世俗王权,希望建立适应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以及适应新兴阶层需要的“廉价教会”。新兴市民的这种宗教“异端”思想,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思想源头。

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者对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严格的等级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鼓吹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论,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权威。

1376年,英国勒得倭得教区长兼英王皇家神学顾问约翰·威克里夫看见教皇生活奢靡,教会因竞逐财富而腐化,便在牛津公开指责教会的主决者,倡导世俗事务应由政府管理,教皇不应干涉,他因此获得英国朝野的拥护,继续推动改革。1377年,他又宣称《圣经》是信仰唯一根据,教会唯一律法。1384年,他将《圣经》译成白话英文,异常畅销。他主张“平民主权”,教会应以平民信徒为中心,而非教皇,但可有一人遵照圣经总揽相关事务。英国黑死病流行时,他被保守派咎拿,其学说也被摧毁殆尽。

威克里夫的追随者被称为罗拉德派,约翰·胡斯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是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区长,深受威克里夫著作的影响,开始宣扬类似言论,起初大受波希米亚朝野赞赏,后因严词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行为,于1409年比萨会议被教皇定罪,1414年赴君士坦丁堡会议后被拘留,次年被处以火刑,引起波希米亚的反教皇战争。

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发生在德意志。15世纪末,奥地利主导的德意志在政治上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为教会的剥削提供了方便。每年流入罗马教廷的财富数额巨大,被称为“教皇的奶牛”。由于罗马教廷的经济掠夺日趋严重,特别是教会向教徒兜售赎罪券,直接触发了宗教改革。

威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研读《圣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的表述时突然觉醒,原来人的得救只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赐,其他一切的律法都不能保证使人得以“称义”。他亲眼看到人们受骗购买赎罪券的情形,又耳闻教会主教买卖圣职的丑事,便开始攻击教会出售赎罪券的做法。1517年10月,他将所写对赎罪券看法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威登堡大学的教堂门口,由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因信称义”,即信仰即可得救,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而不是通过金钱交易就能赎罪;《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此前被看成是神的教皇并不是信仰的来源;每个信徒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理解和解释《圣经》;洗礼和圣体圣事是唯一值得保留的仪式;取消了对圣母玛利亚及圣徒的崇拜;炼狱是不存在的;教士可以有性行为,也可以结婚;修会不必存在。

《九十五条论纲》犹如晴天霹雳,虽然欧洲的印刷术才使用不久,但仅仅两周以后,马丁·路德的战斗檄文就已经传遍德意志,得到了各公国贵族和人文主义者的大力赞同和支持,之后各种译文传遍西欧。教皇和教廷大为震怒,下令革除他的教籍。马丁·路德不再承认教皇的权威,唯以《圣经》为权威。他直接建立的教会成为“路德会”或“信义宗”,所代表的教派称为“更正教”或“新教”,天主教则成为旧教,但新教仍保留《圣经》没有明文禁止的旧教传统,如祭坛,蜡烛,基督画像,周日礼拜与圣诞节等。

由马丁·路德开启的宗教改革很快席卷西欧各国。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开始攻击赎罪券。1527年,英格兰亨利八世要求离婚,遭到罗马教皇拒绝,他便指使议会通过一系列法令,割断英国教会对罗马教廷的宗属关系,禁止英国教会向教皇缴纳贡赋,还大量没收寺院财产。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令》,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之首,有权任命教职和解释教义,英国国教就此确立。1536年,加尔文在法兰西出版《基督教原理》,认为虔诚的信仰与完美的德行,是每一个将要得救的基督徒的义务。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法兰西政权,加尔文受邀治理当地教会20余年,成为法兰西新教的中心。他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新教的长老制,由议会选举产生,组成长老会议,设立宗教法庭,独立行使教会司法权。改组市议会,将日内瓦划分为数个教区,市议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1555年,因新教势力迅速壮大,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境内奉行新教的各公国诸侯签订了《奥格斯堡和约》,规定由各公国自行决定国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可以迁居他国。

但是,由于每个新教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便产生了对《圣经》的不同见解,这种“五花八门”且“自以为是”的见解,导致新教内部很快陷入分裂,并开始迫害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最终演变成了宗教迫害。宗教迫害的升级,便引发了宗教战争。

随着法兰西加尔文新教(也称胡格诺教)的势力迅速壮大,法兰西南部信奉新教的大贵族为夺取北方信奉罗马天主教会的地产,双方发生激烈冲突,最终演变成长达30余年的内战,对法兰西造成了严重破坏。1598年,法兰西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推行宗教宽容,准予人民自由信仰新教,法国宗教战争结束。1610年,亨利四世被杀,法国内战再起,新教徒大量逃亡。

1618年,因不满奥格斯堡和约被毁,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领导路德派与国内的罗马天主教徒交战30年,最终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才得以平息。1568年,荷兰北部的加尔文派信徒因反旧教与西班牙国王对战,到1609年终获独立建国与信仰自由。

由于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想恢复旧教,导致很多被迫害的新教徒纷纷逃至美洲新大陆。1640年,英格兰爆发新旧教派内战,史称“清教徒改革”。清教徒获胜后,新教团体获得了自由发展。1685年,新任国王詹姆斯二世又想恢复旧教及专制政治,导致民怨沸腾。1688年,经过没有流血的“光荣革命”,英格兰新教徒才重获信仰自由。

面对罗马天主教会受到的严峻挑战,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并抨击教会腐败,称各种邪恶和弊端就像从特洛伊木马中涌出的士兵一样从教会中涌出,纷纷倡议实行内部改革。如主张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规、教义,清除了一批无知、腐败、贪婪的神职人员,规定教士必须穿僧衣,执行教士独身制。在每个教区设立学校,提高神职人员的知识水平。教会在肯定赎罪券功效的同时,禁止非宗教目的的出售行为,并取消了销售机构。罗马天主教会通过内部改革暂时摆脱了困境,但其权威已大不如前。

然而,天主教却进一步强化了异端裁判所。16世纪中叶,教皇在罗马建立最高异端裁判所,导致大批“异端分子”被捕入狱,甚至被处死。据统计,从1483年至1820年,仅西班牙裁判所判处的异端分子达38万多人,受迫害者达30余万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因属于教会公布的第一批被禁书目,以致他本人被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

宗教改革以及由此引发的宗教战争,导致欧洲人口锐减,经济衰退,使得各国逐渐采取宗教宽容的政策。宗教改革堪称欧洲基督教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打破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和精神束缚,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瓦解了自罗马帝国以来由天主教会主导的欧洲君权神授的国家体系,促进了欧洲近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

思想启蒙运动。18世纪,法兰西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国家,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不同信仰者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与此同时,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新兴进步力量不断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的束缚,与日益衰败的君主专制制度形成鲜明对比。

自然科学的持续发展,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知,天主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破除了人们对专制王权及宗教神权思想的迷信,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启蒙运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很多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一直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受此影响,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大力批判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和特权思想,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以引导人们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世界。这个时代的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启蒙先锋,他们只是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以百科全书派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杰出思想家为代表。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启蒙运动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和领袖,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后世有人评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他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热狂作斗争”。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他说:“我不同意你说的一切,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国家学说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以及“三权分立”。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他在其重要著作《论法的精神》中论述了自然历史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对于国家品格的塑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成为近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法国大革命中激进派的理论向导。他对法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批判最为严厉,最为激烈。他在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主权在民”思想,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甚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革命的合法性。他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理性是不可靠的,为此他强调“公共意志”(具体形式就是法律)的重要性,认为公民应接受它的统治。他的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是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是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他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德意志哲学家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书中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此外,英国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等在继承法国启蒙思想家的重要观点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阐述和发展。

思想启蒙运动是一场反专制、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相较于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启蒙时代的学者不再依托宗教来推动文艺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和理性思考来促使知识系统形成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天赋人权”来反对“君权神授”,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提出一整套以“理性崇拜”为基础的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后来欧洲各国的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2.欧美近代革命浪潮

在东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各国在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思想启蒙运动等历史大事件的冲击下,受千年君主专制和宗教神权压制的各国人民迸发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革命性,引发了近代化的革命浪潮。

英国光荣革命。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两国均受到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英格兰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1455年,英格兰爆发持续30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新兴的商业贵族势力崛起。1485年,得到新贵族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英格兰都铎王朝开始。都铎王朝时期,国王在新贵族的支持下,一方面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16世纪以后,英格兰陆续组建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和海外殖民。另一方面趁机加强王权,设“星室法庭”,惩治反叛的贵族。成立听命于国王的枢密院,从新贵族中选任地方治安法官,接受枢密院监督,国王的权力大幅扩张。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王位,史称詹姆斯一世,斯图亚特王朝开始。17世纪上半期,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新兴阶层对国王持续加强王权的做法日益不满。然而,詹姆斯一世及其继任者查理一世却继续坚持“君权神授”,厉行专制,迫害清教徒,恢复苛捐杂税,引发了局势动荡。1628年,英格兰议会提出反映新兴阶层要求的《权利请愿书》,国王解散议会,实行了11年的无议会统治。1640年,为筹集军费镇压国内起义,查理一世被迫重新召集议会,但很快宣布解散,之后再次召集议会,便成为了英格兰革命的领导中心。

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查理一世于次年1月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失败后逃出首都,8月他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起初议会军节节失利,直到1644年克伦威尔率领的“铁军”骑兵取得马斯顿大捷,才扭转了战局。1645年初,议会按照克伦威尔的要求改组军队,建立“新模范军”,并在纳斯比战役中击败国王军队,次年俘获国王,第一次内战以议会军的胜利告终。内战期间,议会通过系列法令,没收国王分子的土地,拍卖给议会军。

1648年2月,查理一世趁议会军的内部矛盾,再次挑起内战,但在议会独立派、平等派的联合打击下,国王再次被击败,第二次内战结束。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并于1649年1月处死了查理一世,年底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国。1653年4月,克伦威尔先后镇压了议会中的平等派和掘土派,驱散了议会中的残余势力。

议会获胜后,英格兰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幅提升,不可避免地与“海上马车夫”荷兰发生严重利益冲突。1652年开始,两国先后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第一次战争中,英格兰军舰装备的先进火炮大显神威,多次在海战中获胜,迫使荷兰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实际承认了英格兰的《航海条例》,即一切输入英格兰及所属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第二次战争中,双方互有胜负,但1667年6月荷兰海军成功封锁了泰晤士河口,伦敦遭到直接威胁,英格兰被迫缔结《布雷达和约》,此前占领的苏里南归还荷兰,但保留了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在第三次战争前,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已签订了多维尔密约,英格兰在法荷战争爆发后,也对荷兰宣战。1673年8月,荷兰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军,迫于国会主张议和及停止拨款的压力,查理二世同意与荷兰再次订立《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在得到英格兰20万英镑补偿后,承认荷兰在欧洲以外的领地归英格兰所有,荷兰的海洋霸主时代宣告落幕,英格兰取代了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商业和海军强国。

1660年,克伦威尔的长子因无治国才能被人民推翻后流亡法国,查理二世返回英格兰复辟王位。1685年,查理二世死后无嗣,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位,信奉天主教,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给予天主教等所有非国教教徒信教自由,并启用多位天主教徒在政府、军队中担任要职,之后又残酷迫害新教徒,引起了议会及新教的普遍反对。

1688年6月,詹姆斯二世老年得子,为阻止天主教信徒的儿子继承王位,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行动,决定邀请信奉新教的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和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格兰即位。11月威廉率领舰队在英格兰登陆,12月未发一枪进入伦敦,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1689年1月,威廉和妻子玛丽同时登位,议会重掌大权,威廉称三世,玛丽称二世。

议会向威廉提出《权利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提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威廉在接受宣言后,经议会正式批准,变为《权利法案》,提出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格兰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英格兰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告终。因此次政变没有流血牺牲,而又达到了限制王权的目的,史称“光荣革命”。

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各方势力博弈后的妥协,它避免了暴力革命,是成本最低的社会变革。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妥协和不彻底性本身就是失败,英国光荣革命并没有真正解决专制问题,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国家的改造。

1707年,苏格兰并入英格兰,从此英国也称大不列颠,此后英国的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1714年,汉诺威王朝入主英国,辉格党取得长达60多年的政治优势。在沃波尔任内,国王的主要咨询机构枢密院逐渐演变成为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首脑则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18世纪,英国在国内推行关税保护政策,奖励手工业品出口,种种举措使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产生,使得英国由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19世纪开始,英国开始大规模对外进行殖民扩张,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还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也扩大侵略,并逐步对南美洲进行渗透,成为那里最大的投资者。女王维多利亚在位期间,加拿大成为英国的第一个自治领,她被保守党加冕为印度女皇,大英帝国发展到鼎盛,史称“维多利亚时代”。19世纪末,英国殖民扩张的重点转向非洲,从法国手中夺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进而占领埃及和苏丹,积极参与列强瓜分西非、东非和中非的争夺战,为修建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非洲大陆的大铁路(即“二C计划”),加紧侵略南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出现了57家托拉斯及其他垄断组织,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3以上,伦敦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已遍布全球,从北美、印度洋群岛,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到印度、东南亚、非洲,其殖民地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英国本土面积的100倍,殖民地人口达3.94亿,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法国大革命。卡佩王朝在腓力四世时期达到鼎盛后,开始走向衰落。1328年,查理四世死后绝嗣,腓力三世的孙子、安茹伯爵菲利普·瓦卢瓦继位为腓力六世,瓦卢瓦王朝开始。由于腓力四世的外孙、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也宣称自己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由此引发英法百年战争。起初,法国节节败退,大片领土沦丧,濒临亡国。后期,由于英国内部爆发起义,法国开始反攻,陆续收复巴黎、诺曼底等大部分领土。国王趁机加强君主专制,削弱地方势力,将勃艮第和布列塔尼收归中央,基本完成了法国统一。

瓦卢瓦王朝时期,文艺复兴达到高峰。1589年8月,亨利三世遇刺身亡无嗣,纳瓦拉王国的亨利·德·波旁继位为亨利四世,瓦卢瓦王朝结束,波旁王朝开始。他结束了加尔文新教和天主教之间持续30余年的胡格诺战争,颁布南特敕令,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促进了法国经济的恢复。1661年,5岁便登基的路易十四亲政,加强中央集权,推翻南特敕令,强化天主教权威,迫害加尔文新教徒,支持工商业发展,并屡次与领国交战。1715年,在位72年的路易十四去世,成为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独立国家君主。

18世纪后,法国经济持续发展,大商业主、大农场主等新贵阶层对关卡制度、行会条例和不公平的征税制度日益不满,尤其反对教士和贵族的特权。当时,法国居民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天主教高级教士,第二等级为贵族,头衔是开放的,第三等级包括资产者、农民、市民等。据统计,在1700年至1789年间,法国从第三阶级中的新富阶层中增加了约5万个新贵族。由于战争频繁、财政危机等原因,封爵的价格也越来越高,想加入第二阶级的新兴阶层对自己政治上的无权地位日益不满,第三等级也对特权阶级的压榨更加不能容忍。思想启蒙运动后,法国形成了一股抨击天主教会和专制王权的舆论浪潮,革命一触即发。

1789年5月,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已经175年没有开过的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第三等级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被迫同意选出代表进行投票,原本第一、第二等级人数占优势,然而投票时有部分第二等级的贵族也把票投给了第三等级,最后第三等级以17票的微弱优势取胜。路易十六拒绝承认投票结果,仍然强行加税。面对路易十六的出尔反尔,第三等级代表于6月宣布成立国民议会,表示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决议,7月又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激起了巴黎人民的愤慨。

7月12日,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次日示威游行演变为武装起义,巴黎市民与国王雇佣军激战,在当天夜里控制了巴黎全城,最后只剩下巴士底狱还未攻克。此时的巴士底狱围墙坚固,有8个塔楼,上面架着15门大炮,俯视整个巴黎,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也是关押政治犯的监狱,是法国专制王权的象征。

“到巴士底狱去!”14日,在革命义士的呼喊声中,起义军从四面八方涌向巴士底狱,但遭到守军的强大火力而无法接近。由于缺乏有力的进攻武器,加上围墙太厚,巴士底狱久攻不下。但起义军很快就找到了一门火炮,开始了猛烈的炮火攻击,守军宣布投降。起义军冲进巴士底狱,解放了被关押的7名政治犯。

攻占巴士底狱,成为了法国革命的信号,起义很快席卷全国。国王被迫屈服,君主立宪派控制的制宪议会通过《八月法令》,宣布废除君主专制,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以赎买方式废除贡赋。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了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人权宣言》,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不可动摇的权利”,确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主权、分权和法治等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近代宪政的基本精神。

10月,国王企图推翻制宪议会失败后,从凡尔赛宫迁到巴黎,制宪议会也随之迁来,巴黎出现了雅各宾俱乐部、科德利埃俱乐部等一批革命团体。1790年9月,制宪议会制定了一部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1791年9月,制宪议会解散,10月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大革命引起了周边领国的不安,德意志的普鲁士、奥地利组成联军进攻法国,因法国王后泄密,致使法军战败,王室再次成为起义军攻击的对象。1792年7月,巴黎人民爆发第二次起义,拘禁了国王及王后,推翻了君主立宪派。9月,吉伦特派掌控的国民公会开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年1月,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等国组成了更大范围的反法同盟。5月,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了无力抵抗反法联军的吉伦特派,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残酷处决投机商人,镇压吉伦特派的反抗,赶走了入侵联军。1794年3月,雅各宾派内部分化,市民也开始反感恐怖政策。7月,国民公会中反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独裁的力量组成热月党,发动热月政变,将罗伯斯比尔斩首,结束了法兰西的恐怖时期。

此时,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登上了历史舞台。1796年,26岁的拿破仑在任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时屡建战功,继而被任命为东方军的司令,被派往中东远征,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的扩张。拿破仑非常重视人才,他曾在远征途中下令:“让驮行李的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的中间。”在远征期间,欧洲的反法联盟再次形成,国内的保王党势力复辟。1799年10月,秘密回国的拿破仑被国民当成“救星”,在众人拥戴下,他于11月发动雾月政变,成为了法兰西共和国的执政官,结束了革命党各派别之间的内斗。1800年6月,拿破仑率军在马伦哥战役中战胜意大利与热那亚方面的联军,巩固了脆弱的革命政权。

1802年3月,法国与英国签订《亚眠条约》,英法暂时休战,第二次反法联盟破产。8月,拿破仑修改共和八年宪法为拿破仑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11月,公民投票通过了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他从教皇庇护七世手中拿起皇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寓意“自己奋斗出的皇位”。次年,他又被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兼并了热那亚。1805年,法兰西颁布《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以及后来的《商法典》、和《刑法典》,成为了近代西方国家法制社会的规范。

1805年,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官纳尔逊阵亡,法军指挥官维尔纳夫被俘,庞大的法西联合舰队全军覆没,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破灭,100多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从此结束。8月,为解海上之围,英国挑动奥地利和俄国等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俄奥联军向巴伐利亚乌尔姆开进,拿破仑挥师东进迎战,在乌尔姆战役中打败奥地利。在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以7万大军对阵俄奥的9万联军,再次获胜,第三反法联盟瓦解。战后,奥地利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从此湮没在历史中。

1806年,英国、俄罗斯、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拿破仑率军对战普鲁士,法军达武元帅在奥尔斯泰特战役中再次以少胜多击溃了普鲁士军队,夺取了德意志的大部分领土并攻占首都柏林。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的艾劳战役和弗里德兰战役大败俄罗斯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和平条约。

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波拿巴、路易·波拿巴、热罗姆·波拿巴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确立了法兰西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1808年3月,拿破仑以解决西班牙王室矛盾为名,派军进入西班牙并占领首都马德里,迫使费迪南七世退位,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赴任西班牙国王,引发西班牙大规模暴乱。英国也介入了西班牙争端,法军被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形成,法军陷入了西线与西班牙作战,东线跟反法同盟周旋的腹背受敌的困境。奥地利偷袭法国在莱茵地区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东征奥地利,五战五捷,5月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7月拿破仑在瓦格拉姆战役中获胜,迫使奥地利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并割让土地。1810年,拿破仑迎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奥结成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鼎盛。拿破仑成为了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

进攻俄国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的转折点。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57万大军远征俄国,起初法军所向披靡,但在9月的博罗季诺战役中艰难获胜并进入莫斯科后,战局开始扭转。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撤出首都,采取坚壁清野战术,将莫斯科全城付之一炬。由于进入寒冬,法军物资补给困难、兵力分散,俄军趁机反攻,导致法军大部分将士被战死或冻死,最后只有不到3万人回到法国。

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迅速重振旗鼓,起初获得了吕岑之战等多次胜利,但因奥地利倒戈加入反法同盟,联军逐渐占据上风。在莱比锡战役中,法军集中了15余万人,联军兵力是法军的2倍。联军分6路合围莱比锡,加上萨克森又临阵倒戈,拿破仑惨败而归,莱茵联邦解体,联军向法国开进。

1814年,反法同盟开出停战条件,要求法国领土恢复到1790年时的状态,拿破仑拒绝接受,重组军队再战。此时的法军只有10万人,而联军却有35万。起初,拿破仑在尚波贝尔、蒙米赖等地接连取胜,但因留下了巴黎一座空城,给了联军可乘之机。1814年3月,反法联军占领巴黎,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4月,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

路易十八回到法国,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2月,拿破仑逃出小岛,率领700士兵回到法国,受到了军民热烈欢迎。路易十八派兵堵截,但是大部分将军见到拿破仑后都阵前倒戈,很多文武大臣又回到了他的身边,拿破仑很快便聚集了一支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仓皇逃走,拿破仑的“百日王朝”开始。

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英军指挥官威灵顿公爵与拿破仑打响了滑铁卢战役。法军在主攻圣约翰山高地时久攻不克,死伤惨重。由于普鲁士的援军杀来,英军预备队也发起总攻,法军四处溃逃,拿破仑无奈败走。惨遭滑铁卢后,即使法国仍有很多人要求拿破仑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但他清楚大势已去,宣布退位,“百日王朝”彻底垮台。1815年10月,拿破仑被英国人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挑选了贝特朗、蒙托隆、拉斯加斯三位伯爵以及古尔戈将军随行。1821年5月,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大帝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的23年期间,他亲自指挥大小战役近60次,其中50余次胜仗。在7次反法联盟战争中取得了5次胜利,打破了欧洲各国的权力均衡,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的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黑格尔曾说:“世界之所以平衡,是因为有上帝的存在,欧洲的天秤之所以保持平衡,是因为有拿破仑,拿破仑就是神的存在。”

拿破仑帝国破灭后,路易十八复位,波旁王朝再次复辟,直到1848年菲利浦三世退位,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波旁王朝终结。1852年,路易·波拿巴解散议会并称帝,为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1870年,法军在对战普鲁士中失败,拿破仑三世投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没有人否认,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彻底的革命。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中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拿破仑也说:“只有罗伯斯庇尔是真正站在平民一边,可最终他却被平民送上了断头台。”事实证明,人们从来都只看重现实利益,他们不会为任何长远的、整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现实的、个人的利益。人性如此,法国大革命的诸多悲剧其实早已注定。

德意志统一。在神圣罗马帝国后期,德意志实际上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境内由奥地利、普鲁士等300余个大大小小的独立公国组成,帝国整体事务由境内最强大的奥地利掌控,奥地利大公弗朗茨二世兼任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806年,奥地利因参与第三次反法同盟惨败,拿破仑勒令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皇帝称号,德意志境内各邦也无需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效忠,神圣罗马帝国就此灭亡。同年,拿破仑又逼迫德意志强邦普鲁士放弃中立,与法国结盟,还要割让领土。普鲁士深感危机来临,与英国、俄国、瑞典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可惜普鲁士也遭遇惨败,首都柏林被法军攻陷。

拿破仑自俄国败退后,普鲁士再度参加反法同盟,并在莱比锡战役中大败法军,后又于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根据维也纳会议及《巴黎和约》,奥地利巩固了自己在中欧的势力范围,成为德意志邦联的主席。普鲁士的疆域也进一步扩大到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强国。普奥两强都有着统一德意志的雄心,但普鲁士由于此前改革及时,渐渐占据了优势。1834年,普鲁士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其余各邦国全部加入了同盟。

1848年,德意志爆发革命,革命势力向莱茵河地区各邦国施加压力,要求举行一次立法议会,起草德意志统一的宪法。然而,革命势力内部很快发生分化,在法兰克福邦联议会上,许多左翼革命派希望宪法能赋予普选权,建立一个永久的国会和一个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领导的统一的德意志,而中间派和右翼只希望在各邦国内部扩大参选权,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再实现松散的统一。1849年3月,法兰克福邦联议会通过圣保罗教堂宪法,决定将皇位授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但由于他害怕奥地利和俄国的干预而回绝了此项任命。法兰克福邦联议会虽然起草了一部宪法,但真正寻求的统一并没有达成。

1862年9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不久,俾斯麦便在普鲁士下议院的预算委员会上作了“血与铁”演说,一针见血指出了现实政治的本质:“不要指望用演说和决议解决当前所面对的难题,我们在1848和1949年就犯了大错,能够解决问题的应该是铁和血。”即落实于行动的生产能力“铁”和决心意志“血”。

1863年11月,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继位后,兼任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的公爵。他签署了十一月宪法,宣布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1864年2月,因此举违反了《伦敦议定书》提出的丹麦不得合并两公国的规定,普奥联军与丹麦交战,进入石勒苏益格。由于普鲁士士兵配备了可以卧倒填装且一次能填装5发子弹的新式来福枪,而丹麦士兵使用的依然是只能站立填装且一次只能填装1发子弹的老式火枪,导致丹麦军遭遇惨败。10月,三方签署维也纳和约,普奥两国分别管辖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1866年,在意大利的策应下,俾斯麦制造外交舆论,声称夹在石勒苏益格与普鲁士之间的荷尔斯泰因原本应归属普鲁士,从而激怒奥地利,引发普奥战争。4月,普鲁士派代表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与意大利达成密约,约定双方将相互策应,协同攻打奥地利。为提升自身影响力,普鲁士驻法兰克福邦联议会代表随即提交一份计划,呼吁德意志通过直选和普选组建一个全国议会和制定一部全国宪法。意大利军队开始进军奥地利的蒂罗尔和威内托边境,威廉一世也开始在普鲁士进行全国军事动员,并任命毛奇为统帅。

然而,此时德意志各邦国并不愿意被裹挟参战,所以大部分邦国最终都拒绝了俾斯麦颇具诱惑力的游说。德意志各邦国的城市委员会以及自由派议员也认为双方冲突不会带来利益,开始反对普鲁士以武力重组邦联的行动,而那些生活在科隆等大城市的居民也仍然支持奥地利。但是,当面对普军的强大攻势时,不少最初偏向奥地利的邦国却采取了守势,并未对普军作多少有效抵抗,法国承诺的帮助也迟迟没有到来,使得局势对奥地利更为不利。在克尼格雷茨战役中,普鲁士大获全胜,相继吞并了汉诺威、黑森-卡塞尔市、拿骚公国和法兰克福,“三邦”巴登、符腾堡和巴伐利亚也纳入普鲁士的势力范围。

普奥战争结束后,普鲁士趁机巩固势力范围,组建了北德意志邦联,拥有了自己的宪法、国旗和政府行政机构,并将奥地利及其盟邦排除在外。此举造成了泛德意志统一势力的分裂,大多数德意志邦国也开始反感普鲁士的强权政治。然而,此时的奥地利再也无法继续影响德意志境内诸邦,转而将注意力投向巴尔干。1867年,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与匈牙利达成一致,给予匈牙利王室同等地位与一定自治权之后,建立起共主邦联形式的奥匈帝国。

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被迫逃往巴黎,西班牙王位出现真空。西班牙人最终决定将王位授予信奉天主教的王室霍亨索伦家族的后裔利奥波德。俾斯麦鼓励利奥波德接受该王位,因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是霍亨索伦家族的首领。但是,这对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来说却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届时处在法国两侧的普鲁士和西班牙就都成了霍亨索伦家族掌控的国家。为此,拿破仑三世命令法国外长向外强硬声明,任何霍亨索伦王子均不得继任西班牙国王。若有染指,法国必将作出回应。1870年,虽然利奥波德选择放弃王位,但法国驻柏林大使仍不肯罢休,他跑去面见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当面要求威廉发布一项声明,即普鲁士不会赞同霍亨索伦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

威廉拒绝作出此类声明,同时电告俾斯麦,赋予他向外发布电文内容的权力。俾斯麦对电文作了修改,删去了威廉和解口气的词句,着重强调法国大使的无理要求和整个事件的真相,既让法国人看后觉得是普鲁士国王羞辱了法国大使,又使普鲁士人认为是法国大使在侮辱普鲁士国王,此即著名的埃姆斯密电。很快,这一电报就被刊发出来,法国的哈瓦斯通讯社也迅速将其翻译成了法文,登上了法国各大报刊,成功惹怒了法国人,继而爆发普法战争。

普奥战争后,《布拉格条约》的签订将大部分德意志的军事力量都统一在了一起,普鲁士拥有了各邦国的支持,而法国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战争中,普军的机动速度令法军目瞪口呆,法军迅速溃败,普军推进至梅斯,攻下法国首都巴黎,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全军覆灭。1871年1月,德意志诸邦聚集在凡尔赛宫镜厅,拥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皇帝。5月,德意志与法国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法国需向德意志归还德语地区,并支付一笔巨额赔款。

普法战争的胜利,确定了普鲁士在德意志各邦国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之后南部诸邦也并入了普鲁士,德意志由此从一个松散的邦联体变成一个联邦制国家。新的德意志帝国包括25个邦,其中含3个汉萨同盟城市。但由于将奥地利排除在外,德意志国家只是实现了小德意志的统一方案。

1918年11月,由于德意志在“一战”中大败,柏林爆发革命,要求德皇退位。威廉二世试图仅放弃德意志皇帝头衔,而保留普鲁士国王称号,但遭到革命势力的反对。威廉二世流亡荷兰,德意志帝国及普鲁士王国灭亡。

俄罗斯帝国改革。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此后莫斯科公国再度崛起。1462年,大公伊凡三世继位后,莫斯科公国先后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特维尔等几个俄罗斯公国。1480年,在与蒙古阿赫马德汗的战斗中,由于军队的顽强抵抗,加上天气寒冷,蒙古人不战而退,莫斯科公国由此独立,停止对金帐汗国纳贡。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法典,认为莫斯科公国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是第三个也是永远的罗马帝国,初步建立了政府机构,开启了莫斯科公国的农奴化进程。

瓦西里三世在位期间,加强专制统治,宣称“我的意志就是神的意志”,并于1510年兼并普斯科夫公国,1521年兼并梁赞公国,基本完成了俄罗斯东北部的统一。1547年,伊凡四世继位,别称伊凡雷帝,加冕称沙皇,打破了大公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开启了俄罗斯帝国历程。他对内改革中央和地方机构,对外进行军事扩张,先后吞并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迫使西伯利亚汗国、大诺盖汗国臣服,俄罗斯帝国成为多民族国家。伊凡雷帝在俄罗斯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在俄罗斯不胜枚举。

1598年,沙皇费多尔死后无嗣,全俄缙绅会议推举戈东诺夫为俄罗斯新沙皇,留里克王朝灭亡。他对外继续扩张,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城市。推进俄罗斯农奴化进程,规定如果一个自由人为他人工作满六个月以上,就沦为这个人的奴仆。逃亡农奴的追捕期限为五年。戈东诺夫晚年,农奴起义频发,他的儿子费多尔即位不久便被起义者刺杀,此后俄罗斯帝国进入空位时期。1613年,全俄缙绅会议推举17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1682年,年仅21岁的费奥多尔三世病逝,无子嗣,10岁的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被推举为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位沙皇,即彼得一世,又称彼得大帝。王朝名义上由娜塔莉亚皇太后摄政,但实权掌握在彼得的姐姐索菲亚手中。在索菲亚的煽动下,彼得的两个舅舅被杀害,索菲亚另立体智较差的伊凡五世为第一沙皇,而彼得一世则降为第二沙皇。索菲亚曾主导发动了对中国清朝的侵略战争,但未达到目的,还被迫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1689年,彼得利用自己多年来培养的童子军团推翻了索菲亚的统治,逼迫她成为修女,伊凡五世宣布放弃权力,只保留沙皇的尊号。1696年,伊凡五世死后,彼得成为俄罗斯帝国唯一的沙皇。1697年,彼得乔装成俄军的下士彼得,随同俄罗斯使团出国考察,先后在荷兰、英国等国学习造炮、造船和航海,并在荷兰赞丹造船厂获得了优秀技师称号。回国后,彼得开始仿效西欧发达国家,以军事改革为中心,推行了一系列西方化的改革。

1700年,彼得宣布与奥斯曼帝国停战,并对欧洲强国瑞典发动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为雪前耻,彼得很快便建立了一支新式的西方化军队,并于1709年在波尔塔瓦击败了瑞典。1712年,彼得迁都圣彼得堡,继续致力于俄罗斯的西方化。1721年,俄罗斯与瑞典签署了《尼斯塔得条约》,终于得到了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及与西方交流的窗口。彼得还放弃了宗教加冕的“神圣沙皇”称号,改用西欧君主国惯用的“皇帝”称号,借此象征罗曼诺夫王朝与西欧各国具有相同的政治地位。

1724年冬,彼得死后,他唯一的儿子因此前反对他的改革被处死,由皇后叶卡捷琳娜继承皇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第一位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7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俄罗斯在与奥斯曼帝国的第五次俄土战争中获胜,迫使土耳其人签订《凯纳甲湖条约》,俄罗斯取得了原属于奥斯曼帝国的黑海出海口。1783年,俄罗斯吞并了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的克里米亚汗国。1792年,第六次俄土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势力伸入奥斯曼帝国管辖的巴尔干半岛,同时在西方与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1812年,俄罗斯打败了法国拿破仑的入侵,亚历山大一世被视为“欧洲的救世主”。

1853年10月,俄罗斯借口“圣地”问题,要求奥斯曼帝国从巴尔干半岛撤军,土耳其人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俄罗斯随即派兵进驻了巴尔干半岛上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个公国,并发动第九次俄土战争。由于此战几次重要的战役都发生克里米亚半岛上,因此又称“克里米亚战争”。起初,俄罗斯在锡诺普海战中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奥斯曼帝国,但由于触犯了英法两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他们也加入战争,并迅速改变了战争格局,最终奥斯曼帝国联合英法两国共同击败俄罗斯。根据1856年《巴黎和约》,俄罗斯把比萨拉比亚南部归还摩尔多瓦,实行黑海中立化。

克里米亚战争实际上是俄罗斯与同盟国为争夺近东统治权而爆发的一次战争,是俄罗斯人对抗欧洲的重要精神象征,约50多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它是世界史上第一次现代化的战争,是近代科技战争的开端。此后技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此前人力一直被认为是决定因素。

通过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看到了农奴组成的军队与英国、法国自由民组成的军队之间的差异,促使俄罗斯加快进行农奴制与军事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农奴制废除后,俄罗斯帝国迅速发展成为西方强国。

1905年,俄罗斯在日俄战争失败,民众对沙皇制度的不满大增,在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了大规模的民众反战请愿,但被军警镇压,继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革命,严重撼动了沙皇的威权。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俄国长达长达300余年的的专制统治被推翻。

沙皇俄国时期是世界的海洋时代,凡是有海洋优势的国家都能成为强国。要成为一流的强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出海口,掌控制海权。为此,从莫斯科公国以来,沙皇俄国就一直围绕获得出海口而不断对外征战,极力扩张土地,以致沙皇俄国后期的领土面积较之前已扩大了几百倍。

美国的独立与统一。美洲最早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约有2000万,大部分居住在美洲南部,还有少数居住在北极附近的黄种人爱斯基摩人。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强国纷纷在北美建立殖民地,一些下层失地农民,穷苦工人以及受迫害的清教徒纷纷移居美洲沿岸地区,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

17世纪初,英国激进的分离主义清教徒因受到英国国教的迫害来到荷兰,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决定迁居美洲。1620年9月,载有102名乘客的五月花号轮船前往北美。11月,登陆前,船上的清教徒首领威廉·布拉德福德主持制定的一个共同遵守的《五月花号公约》,由41名自由成年男子签字确认,约定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奠定了新英格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

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先后在北美东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各殖民地议会仍奉英国国王为正统,但他们并不想成为英国的次等公民,而是追求与英国国会同等的地位。英法战争后,英国从法国手中接管了加拿大,控制了北美的新法兰西。为加强对殖民地的统治,英王乔治三世一改此前的放任政策,宣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为王室产业,并向殖民地人民征收重税,严厉缉私,引发了波士顿惨案,遭遇了殖民地的激烈反抗。

1774年,英国又对殖民地颁布了5项法令,决定封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全面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9月,除佐治亚外,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和英国断绝一切贸易关系的决议,以及《关于殖民地权利和怨恨的宣言》,向英王呈递请愿书。然而,英国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国王,还要惩罚殖民地的反抗者。

1775年4月,在波士顿附近的莱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打响了反抗的枪声,史称“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奏。5月,各殖民地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弗吉尼亚自治领的理查德·亨利·李提出了一个决议案,即李氏决议案:“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1776年6月,大陆会议任命了由康涅狄格州的罗杰·谢尔曼、宾夕法尼亚州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弗吉尼亚州的托马斯·杰斐逊、马萨诸塞州的约翰·亚当斯和纽约州的罗伯特·R·利文斯顿组成的“五人委员会”,负责起草一份宣言。实际上,宣言是由杰斐逊独立起草后,经富兰克林和亚当斯修订,提交大陆会议审议后,由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签字生效。7月4日,大陆会议宣告美国的独立,乔治·华盛顿在费城发表了《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文献,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阐述政治体制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表达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第四部分,美利坚庄严宣告独立。通过《独立宣言》的这一天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

大陆会议召开之初,英国便开始武力镇压美国的独立运动,总司令乔治·华盛顿领导了这场保卫新大陆的抗英独立战争,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775至1778年为第一阶段,主战场在主要北方。英军的总战略是以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同时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各个击破其他殖民地。在此阶段,英军掌握主动权,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采取保存实力、相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1777年10月,美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1月15日,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组成了联邦国会,宣布成立美利坚共和国,这是北美13州筹建统一政府的第一个正式文件。按照条例,各州仍然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继续享有征税、征兵和发行纸币的权力,联邦国会只负责对外事务和印第安人事务,只有宣战和媾和,派遣对外使节,掌管邮政,调解各州争端等权力。其他没有明示属于国会的一切权力仍由各州保留,美国俨然是由13个独立城邦组成的松散邦联。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些州不愿把自己的统治权交给联邦国会,这个条例直到1781年3月被马里兰州议会签署,才最后被13州全体批准并生效。

1778年2月,美国与法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之后法国、西班牙、荷兰相继参战。1779至1781年为第二阶段,主战场在南方,主要是战略相持。英军将主力南调,企图首先控制南方诸州,然后与北方据点纽约遥相呼应,遏制北方。美军则在法国陆、海军的配合下,控制沿海战略要地,同时大力开展游击战,消耗英军的有生力量,以争取最后的胜利。

1781至1783年是第三阶段,为战略反攻阶段。英军在持久的消耗中,渐成强弩之末。1781年4月,华盛顿利用英军的战术错误,制定了从陆上和海上协同围歼英军的计划。他说服法国海军司令德格拉斯伯爵将法国28艘战舰由西印度群岛调来,进入切萨皮克湾。1781年10月,美法联军攻下英军的最后据点约克镇,英国议会被迫赞成议和,战争结束。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联邦国会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同意每州选出2名参议员。在蓄奴制问题上,北部对南部作出了重大妥协,默认奴隶制存在。会议制定的宪法草案,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建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联邦制国家。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于4月就任美国首届总统。

在制定国内外政策时,联邦国会内部出现派别分歧。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派组织了联邦党,主张中央集权,外交上亲英,控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国务卿杰斐逊派主张维护国内的民主权利,同情法国大革命,组织了民主共和党,亲英和亲法成为两党在外交政策上的分野。

英国一直不甘心丧失北美殖民地,经常派英舰骚扰美国船只。1812年,美英爆发了第二次战争,英军一度攻占华盛顿,焚烧总统府及国会,但最后美军取得了胜利,美国终于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受美国独立运动的影响,曾受葡萄牙、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智利、秘鲁、巴西、墨西哥等南北美洲各地先后掀起了独立运动的高潮。

19世纪上半叶,西欧移民大批涌入,美国开始西进运动,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与此同时,美国的北部、南部各自沿着不同方向发展。北部发展海上贸易,引进西欧科学技术,扩大航运业,工厂大量出现,工商业发展迅速。南部以奴隶劳动为基础,棉花种植园经济不断扩大。在西部新开辟的地区,南部和北部为推广自由劳动制还是奴隶制而争执不休。1820年,北部对南部作出让步,达成《密苏里妥协案》,双方争执暂时乎息。

然而,随着南部和北部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双方的斗争日趋激烈。1850年,国会通过严峻的逃奴追缉法。1854年,国会通过新法案,取消了奴隶州和自由州的地理疆界线,遭到北部的强烈反对,成立了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1856年,代表奴隶州利益的民主党布坎南当选总统,次年最高法院作出斯科特判决案,从法律上使奴隶制推向全国。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总统,蓄谋已久的南部奴隶制各州决定脱离联邦。1861年2月,维护奴隶制的南部同盟成立。4月,11个南方州脱离联邦,南方不宣而战,占领萨姆特炮台,南北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从人口、工业、铁路网和粮食等方面来看,北方实力大大超过南方。但是,南方有充分的军事准备,拥有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内战第一阶段,北方虽然在西线取得重要战果,但在东线却接连惨败。在此危急形势下,共和党内部的激进派及社会上的废奴主义者提出解放奴隶和武装黑人的主张,得到了林肯的认同。

1862年5月,林肯颁布《宅地法》,允许耕种西部土地5年的农民,在缴纳10美元证件费后获得160英亩土地的使用权,使在西部垦殖的广大农民,站在了废奴派一边,孤立了南部同盟。1863年1月,林肯又颁布《解放宣言》,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都被视为自由人,允许参军,短期内即有18万多黑人参加联邦军队。7月,北方取得葛底斯堡大捷,成为内战的转折点。1864年,北方在东、西两线同时展开强大攻势,西线北军一举攻下亚特兰大,开始“向海洋进军”。东线北军则把南军逼到了叛乱“首都”里士满附近。1865年开始,由于北方海军的海上封锁,南方的奴隶纷纷逃亡,种植场经济濒于瓦解,粮食及日用品日益匮乏。4月,南部同盟军投降,北部联邦获胜,统一全国。

1865年4月,林肯遇刺,副总统约翰逊继任总统,开始了重建时期。但是,南部各州有许多前同盟的官员操纵了各州的议会和政府机关,各州先后制定《黑人法典》,剥夺黑人的选举权,力图恢复奴隶制。1867年3月,正式推行激进派共和党人的重建纲领,南部进入民主重建阶段。10个叛乱州被划分为5个军区,由联邦实行军管。南部各州重新召开制宪大会,制定新宪法并选举州议会,建立了以激进派共和党人为核心的黑白人种混合民主政府。各州相继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此后,美国对内以“新自由”为核心发展经济,对外则成为了新的侵略者。

美洲新大陆的殖民与独立史,是近代欧美国家的血腥发家史,更是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的悲惨血泪史。由于欧洲殖民者肆意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导致印第安人锐减,继而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欧洲人贩卖黑奴到美洲的生意更加火爆。据统计,圣多明各岛在16世纪上半期共输入奴隶280万人,而到1976年仅剩下65000多人,平均每年要死亡数万人。近代的黑奴贸易更是持续了400多年,使非洲损失了1亿多人口。

日本明治维新。12世纪末,源赖朝确立了镰仓幕府的统治之后,日本便开始了长达600余年的军人专政的幕府政治时代,天皇成为了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到了19世纪中期,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与此同时,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以及“雇佣工人”制,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阶层的力量逐渐增强,他们日益感觉到旧有制度的弊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等率领舰队进入江户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此即“黑船开国”事件。次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德川幕府成为日本各界讨伐的目标,内部阵营开始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但受到幕府军队与西方列强的严厉镇压,最终失败。为此,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1863年6月,迫于国内形势,德川幕府被迫宣布反抗殖民侵略,但引发美、英、荷、法四国军舰炮击下关,英国舰队进攻萨摩藩,幕府束手无策。1864年,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此后在木户孝允的主持下推动长州进行改革,次年又提出“开放港口、讨伐幕府”的战略,并不再提驱赶列强殖民势力,同时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此后,日本逐渐形成了以西南四强藩长州,萨摩,土佐,肥前为中心的武装倒幕根据地,倒幕运动蓬勃发展。面对新形势,英国也权衡利害,改变策略,援助倒幕派。1866年7月,德川幕府勾结法国,第二次武装征讨长州藩,引发各地起义,倒幕势力英勇抗击,幕府被迫撤军。

1867年,孝明天皇去世,太子睦仁亲王即位为明治天皇,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11月,在天皇下达讨幕密敕的次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奏请“奉还大政”。1868年1月,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统治,命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但德川庆喜却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双方爆发战争。1月27日,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000人激战,以少胜多,德川庆喜败逃江户。天皇军随即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于1868年5月交出江户城,11月初平定东北地区叛乱诸藩。1869年春,天皇军出征北海道,于6月攻下幕府残余势力盘踞的最后据点五棱郭,日本全境统一。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随着萨摩军的失败,由天皇操纵、主导政权的日本军国主义国家建立,倒幕运动结束。

在倒幕运动期间特别是结束后,明治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希望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列强并驾齐驱的先进国家,史称“明治维新”。明治天皇派出了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西方国家制度。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就是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殖产兴业,就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近代工业、商业等发展;文明开化,就是学习西方文明,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在“三大政策”主导下,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五条誓文》,公布《政体书》,下诏将江户改称东京,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5月,日本迁都东京,改革全面启动。

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将一切权力集于天皇一身。废除旧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皇室的亲缘关系者改称为“皇族”,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幕僚、门客等改为“士族”,其他农工商业者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允许各阶层相互交往,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等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订立法式刑法、德式民事法、美式商法。改革武士和户籍制度,颁布武士《废刀令》,建立《户籍法》。

军事上,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大力发展国营军事工业,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大幅增加军事预算,约占政府经费的三成以上。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预备役2年,后来一般役及预备役分别增至3年及9年,总计12年。1873年时,日本的作战部队动员已达40万人。1882年,发布《军人敕谕》,鼓吹武士道精神。1890年,发布《教育敕语》,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

经济上,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统一货币,设立中央银行日本银行。以优厚的保护政策鼓励华族、地主、商人及上层士族投资经营银行、铁路及其他企业。80年代中期起,以纺织业为中心,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

科学教育上,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设立文部省,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在各中心城市建立9所帝国大学,作为国家最高学术和科研机构。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日本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立1所大学,每个大学区设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210小学区,每个小学区设1所小学,基础教育迅速发展。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翻译西方著作。除年号外,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使大政归还天皇,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

然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旧日本时代的残余,天皇的权力全面扩张并被神话,并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的民权运动,遭到了天皇政府的镇压。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1890年开设国会,日本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即近代天皇制。

3.西亚奥斯曼帝国

13世纪,居住于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原是塞尔柱帝国所属罗姆苏丹国的一个小型突厥部族。13世纪末,罗姆苏丹国在蒙古人的入侵下陷入分裂后,部落酋长奥斯曼一世趁机宣布独立,奠定了土耳其人的国家雏形。1326年,奥斯曼之子奥尔汗继位,改称总督,建立常备军,吞并罗姆苏丹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开始进攻东罗马帝国。1360年,穆拉德一世继位后,继续对外扩张,东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土沦丧,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都纳入了帝国版图,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也向帝国称臣。1389年,奥斯曼帝国打败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欧洲各国大为震惊并派出联军援救东罗马帝国。1396年,奥斯曼帝国在尼科堡战役中大败欧洲联军,占领巴尔干大部土地,俘虏近万名十字军,除了300名贵族骑士被巨款赎回外,其余俘虏全部被杀,整个欧洲都笼罩在土耳其人的阴影下。

15世纪初,正当东罗马帝国危在旦夕之时,奥斯曼帝国与中亚新崛起的帖木儿帝国爆发了冲突,因在安卡拉战役中惨败,导致奥斯曼帝国陷入内乱,各地纷纷独立,直到穆罕默德一世继位后才结束了内乱局面。1444年,穆拉德二世赢得了瓦尔纳战役的胜利,打退了匈牙利、波兰的反扑,开始筹划进攻东罗马帝国。

经过奥斯曼帝国的不断蚕食,东罗马帝国此时已苟延残喘,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奥斯曼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尽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君士坦丁堡在13世纪初曾惨遭第四次东征十字军的洗劫,这次面临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将是它的灭顶之灾。

1453年4月初,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从海陆两面包围君士坦丁堡。起初,进攻并不顺利,之后默罕穆德二世通过贿赂热那亚商人,借道他们所控制的加拉塔据点,由此潜入金角湾内,铺设了一条长约1.5公里的圆木滑行道,然后在一夜间将80艘轻便帆船拖到海峡岸边,拉过山头,再从斜波上滑进金角湾,并在最窄处架设浮桥和火炮。5月底,奥斯曼军开始从海陆两面进攻君士坦丁堡,最终因负责防守贝拉克奈城墙的热那亚将领身受重伤离开城墙,导致守军迅速溃散。君士坦丁十一世带领守军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与部下一起在巷战中战死,城堡被攻陷。

穆罕默德曾答应他的军队可以按照古代军事习俗,在破城后抢掠三日。但不久,他便下令制止了士兵的烧杀抢掠行为,城内很快恢复秩序,一些基督东正教会的重要建筑得以留存。穆罕默德虽然从小接受严格的伊斯兰教文化熏陶,但在他眼中,此刻他也是罗马皇帝的继承者,并自封为罗马凯撒。此后,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新首都,圣索非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后,城内很多希腊人逃到了西欧,把古希腊古罗马的传统文化及文书带到了当地,从而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有学者认为,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是黑暗的中世纪的结束及文艺复兴开始的重要事件,因为它代表了欧洲旧有宗教秩序的结束,及大炮和火药的广泛使用。

苏莱曼一世。定都伊斯坦布尔后,奥斯曼帝国作为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东部地区霸主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对外扩张。1517年,赛利姆一世消灭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其海军势力亦扩至红海,成为了欧洲地区与葡萄牙帝国并驾齐驱的两大支配势力。1520年,塞利姆死后,他的儿子苏莱曼一世继位,为奥斯曼帝国第10任苏丹。

苏莱曼在平定了大马士革的叛乱后,开始了一系列对外军事征服。此时的匈牙利成为阻止奥斯曼帝国向欧洲内陆扩张的唯一难以对付的力量,而攻占基督教重镇贝尔格莱德则是消灭匈牙利的关键所在。1521年8月,奥斯曼攻陷了贝尔格莱德,打通了通往欧洲纵深的道路。然而,此时苏莱曼却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东地中海,他派遣海上舰队进军罗得岛,同时亲率10万大军反向包抄,最终于1522年底占领罗得岛,解决了长期困扰奥斯曼帝国的海盗活动。1526年,苏莱曼在摩哈赤战役中大败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但在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和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斐迪南的援助下,哈布斯堡王朝又夺回了布达和匈牙利。

1529年,苏莱曼率军再次占领布达,兵临维也纳城下,但遭到了维也纳守军的顽强抵抗,苏莱曼的征战第一次遭到了失败。此战是奥斯曼帝国最为雄心勃勃的远征,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对西方的军事威胁达到了顶点。1532年,奥斯曼帝国试图再次占领维也纳,但苏莱曼的大军还未到城下就因冬季来临而撤退。

在帝国西部的边境稳定后,苏莱曼把目光转向受到波斯什叶派萨非王朝威胁的帝国东方。1533年,因忠于自己的巴格达总督被杀和比特利斯总督叛变,苏莱曼命令易卜拉欣帕夏率军进攻波斯的萨非王朝,开启了奥斯曼与波斯长达300年的战争。奥斯曼军队攻克比特利斯,并乘胜占领毫无抵抗的波斯故都大不里士。1534年,苏莱曼亲率大军与易卜拉欣帕夏会合,并向波斯内地挺进,之后因冬天来临转而进逼阿拉伯帝国故都巴格达,波斯总督开城投降。苏莱曼成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合法继承人。

陆地征服的成功,迫使苏莱曼急于改变海上军事力量的劣势。他任命卓越的海雷丁帕夏为海军总司令,负责重建奥斯曼帝国舰队,以抗衡西班牙在地中海的霸权。1538年,苏莱曼联合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打败西班牙舰队,从此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称雄30余年。1541年,因匈牙利的王位继承问题,苏莱曼打败了哈布斯堡王朝,迫使斐迪南和他的兄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签订了一项羞辱性和约,规定斐迪南放弃对匈牙利王位的企图,并每年向苏莱曼纳贡。查理五世在和约中未称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只是“西班牙国王”,因为苏莱曼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恺撒”,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

1542年,为对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军事威胁,苏莱曼与法国结盟,并派遣海雷丁帕夏率军开往地中海支援法国,途中洗劫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沿海地区,次年攻占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尼斯。1547年,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斐迪南一世正式承认奥斯曼帝国对匈牙利的宗主权,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都成为了奥斯曼的附属国。在东面,奥斯曼从波斯人手里夺取巴格达,掌控了美索不达米亚及波斯湾,势力扩张到了阿拉伯半岛,先后占领巴林、阿曼、厄立特里亚与索马里,以及波斯湾沿岸的哈萨。仅百余年的时间,奥斯曼帝国几乎征服了所有的伊斯兰国家。

1548年,苏莱曼第二次发动了对波斯的战争,一度占领大不里士和阿塞拜疆,并夺取了凡城和格鲁吉亚的一些要塞。1553年,苏莱曼第三次进攻波斯,占领了埃尔祖鲁姆,并洗劫了波斯的部分地区。1554年,双方签订协议,奥斯曼帝国将大不里士交还波斯,但获得了巴格达、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下游、入海口以及波斯湾的部分地区。奥斯曼帝国还在北非占领了除摩洛哥以外的马格里布地区。1560年,苏莱曼率军全歼进攻的黎波里的西班牙远征军。

苏莱曼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走向鼎盛,控制着伊斯兰教的大部分重要城市,以及巴尔干的许多行省和北非的部分地区,帝国疆域一度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保持各国势力均衡的强大仲裁者。苏莱曼大帝也被称为“真主在大地上的影子”“众苏丹之苏丹”等。

维也纳之战。苏莱曼死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张逐渐放缓。随着西欧海事力量的增长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土耳其的陆路贸易垄断日渐萧条,加上从新大陆大量涌入的白银造成了全球化通胀,导致奥斯曼帝国的经济迅速衰退。1571年,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再次向欧洲发起进攻,由西班牙帝国、罗马教廷和威尼斯组成的联合舰队在勒班陀海战中大获全胜,极大增强了南欧天主教国家的士气,也接连引发了该地区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起义。

17世纪上半叶,为反抗世袭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冠的奥地利公国哈布斯堡王朝重振皇权的行动,德意志境内的390个公国侯国、宗教领地、自由地等互相争战,引发了长达30年的内乱。1669年,奥斯曼帝国使用从西欧学习来的攻城技术,拿下了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克里特岛,完全掌控了东地中海的海上霸权,甚至在此前被全球通胀所摧毁的中央财政也逐步得到了恢复,奥斯曼军队似乎又重拾了百余年前的雄风。

1681年,哈布斯堡王朝军队进攻匈牙利,当地的新教徒马上向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求援。为转移和缓解国内外矛盾,穆罕默德四世很快应邀进军西欧,但他将进攻的目标锁定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在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而不是匈牙利边区。1683年7月,穆罕默德四世一次性地集结了17万人的军队,一路北上匈牙利边境,途中来自属国特兰西瓦尼亚、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仆从军,为苏丹服务的克里米亚鞑靼人骑兵,以及匈牙利的新教徒军队纷纷加入,使得远征军增加到25万人。

经过重镇贝尔格莱德时,默罕默德四世不再亲征,转而任命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负责指挥远征军继续前进。得知奥斯曼军队已大兵压境,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与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订立了攻守同盟,筹集兵力应战。之后,由鞑靼人组成的4万奥斯曼先锋军很快便越过匈牙利边境,利奥波德一世率众臣撤出了维也纳。

负责维也纳防务的斯塔伦贝格伯爵此时只有7000直属雇佣军与1.5万人的志愿者。形势危急,斯塔伦贝格下令拆除了维也纳城外的所有建筑,拆完第二天奥斯曼人就兵临维也纳城下。穆斯塔法命令各军炮手开始持续轰击维也纳城墙。但是,由于奥斯曼军队配置的巨型攻城炮此时还未赶到维也纳,而随军轻型炮的轰击却收效甚微,攻城行动也遭遇了维也纳军民的顽强抵抗。

奥斯曼人开始采取坑道爆破的手段攻击城墙,用炮兵掩护工兵挖掘一条靠近城墙墙角的战壕,然后埋放炸药,引爆整段城墙的根基。守城士兵也针锋相对,用炸药等手段来摧毁坑道或阵地。一名留在城里的面包师,通过自己面包炉的颤声发觉了奥斯曼人挖掘的一条地道,帮助守军及时将其破坏。为了纪念这位面包师,此后一种以土耳其新月形状的面包开始流行。这就是羊角面包的起源。

经过一个多月的胶着对战,奥斯曼工兵终于在维也纳城墙上炸出了可供50人并排通过的大缺口,大量涌入的士兵一度攻占了维也纳城头。但是,守军随即发起了猛烈反扑,将铺天盖地的入侵者硬生生地捅了出去。由于忌惮守军的强大火力,穆斯塔法也没坚持出动全军进行强攻。9月,维也纳守军因伤亡、缺粮和流行病爆发而精疲力尽,奥斯曼人再次炸出一道缺口,控制了部分成为废墟的城墙,维也纳的陷落已经指日可待。

幸运的是,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率领的援军此时赶到了维也纳,来自德意志和东欧各地的援军也开始了集结,明白唇亡齿寒道理的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们都派军出战,援军总数接近8万。由于奥斯曼人过大的军队规模,严重超过了战区附近的后勤承载能力,分散的鞑靼骑兵被援军打得四处溃逃后,便拒绝为奥斯曼宗主卖命,被派去阻击的瓦拉几亚与摩尔达维亚的仆从军也被援军全部击溃。

9月12日,索别斯基指挥支援联军打响了维也纳解围战,他将联军布成弧线形阵线,由奥地利皇家陆军中将洛林公爵和萨克森选帝侯扬·乔治率领各自军队组成左翼,索别斯基亲率波兰军队组成右翼,其余联军组成中军。此时,穆斯塔法依然有近15万的兵力可以调用,他一面调集大军布局列阵,一面下令更多地方部队对维也纳城进行强攻,但在士气大振的守军干扰下,这些进攻全都化为泡影。

索别斯基首先命令联军左翼发起进攻,穆斯塔法便将大部分兵力调至左翼与联军展开血战。但面对联军步兵的排枪射击,奥斯曼人的第一道防线被强行击溃。接着,联军的野战炮兵发挥威力,击溃了奥斯曼的地方炮兵部队。之后,由于奥斯曼的西帕希骑兵还在使用中世纪的战术,也被经历了30年内战历练的德意志胸甲骑兵击溃。

面对久攻不下的维也纳,穆斯塔法转而调集部队与联军争夺城市西北方向的数个山头。索别斯基则趁奥斯曼右翼兵力不断减弱之机,命令此前一直在外围作战、打得比较轻松的波兰军队发起了决定性攻击。数千名最精锐的联军骑兵首先从森林里冲出,狠狠地杀入了奥斯曼近卫军侧翼,联军步兵随即也从西北与正北两个方向发起了全线冲锋,遭到三路夹击的奥斯曼军队,防线很快就被联军攻破。在遭遇系列溃败后,穆斯塔法便带着少数随从及大量财产溜之大吉,之后奥斯曼的军队全线溃退。索别斯基命令联军趁势全线出击,穷追猛打,奥斯曼军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进入维也纳后,索别斯基在给王妃的信中也说:“所有的大炮,所有的营帐,数不清的财富都落到我的手里,土耳其人遗尸遍野,狼狈溃逃。丢弃下的骆驼、驴子、绵羊和其他牲口正等待我们的士兵去收拾……”

维也纳之战,奥斯曼大军损失了10余万人,奥斯曼帝国刚刚重振的军事力量再遭重创。为了推卸责任,穆斯塔法先后将参战的数十名将领处死,但随后自己也被奥斯曼苏丹下令处死。维也纳之战,是欧洲文明和奥斯曼帝国的命运拐点。两百多年来,土耳其人在欧洲大陆上所向披靡,但经此败仗后,奥斯曼帝国从此丧失了对欧洲发起大规模进攻的能力,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对奥斯曼伊斯兰军队的神话与恐惧由此终结。奥地利公国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皇冠的世袭者则在维也纳之战后声望大增,匈牙利边区与前进基地贝尔格莱德重新纳入帝国势力范围。

维也纳战役失败后,奥斯曼帝国接连败北,内忧外患四起。1699年,奥斯曼帝国与荷兰、俄国、奥地利、威尼斯、波兰在卡洛维茨签署条约,约定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归奥地利,泰梅什堡归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以蒂萨河、萨瓦河和翁纳河一线为新的边界。达尔马提亚、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及爱琴海上的重要岛屿归威尼斯,勒班陀和艾因纳马夫拉归奥斯曼帝国。波多利亚和乌克兰划归波兰。俄国也取得了亚速海和德涅斯特河地区。《卡洛维茨条约》成为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瑰园敕令。在17世纪至19世纪间,兴起于欧洲东部的沙皇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其中较为重要的俄土战争有十次。1712年,奥斯曼帝国在第三次俄土战争里取得胜利,并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帕萨罗维茨条约》,此后10余年双方处于和平状态。奥斯曼帝国一面在巴尔干的边疆城镇加强防御工事,以防范欧洲的扩张,一面开始着手进行内部的财税改革,国内工商业发展起来。1789年,塞利姆三世继位后,重点进行军事改革,但遭到了宗教领袖及土耳其新军的强烈反对并引发持续内乱,皇帝接连在政变中被杀害,奥斯曼帝国危机四伏。

1826年,马哈茂德二世掌权后,为了应对强邻沙皇俄国的军事威胁以及日益加深的内忧外患,奥斯曼帝国重启了一系列改革。他镇压反对改革的叛乱,解散近卫军团,成立新军,废除军事采邑制度,采用内阁制,设立外交部,统一关税制度等等。但是,由于俄国的干涉,奥斯曼镇压希腊人起义时失败,被迫于1829年承认希腊独立。后来与埃及军队的交锋中也屡战屡败,帝国危机进一步加剧。

1839年,马哈茂德二世死后,16岁的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继任苏丹,外交大臣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继续主持帝国的改革。他制定了更为详细的改革方案,并竭力劝说各方势力同意颁布改革法令。但是,以宰相胡斯列夫为首的顽固派坚决反对,他们甚至企图唆使狂热信徒谋杀雷希德。但雷希德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参加颁布改革敕令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就说,他说不期望明天能安然无恙回家。

1839年11月3日,在皇宫内玫瑰园前的广场上,雷希德当众宣读了改革诏令,即瑰园敕令。宣告“生命安全是人最重要的天赋权利”,要“捍卫人的荣誉和尊严”“保护个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正确地分配和征收赋税”,要根据人的财产状况课税,扫除贪赃枉法,未经公开审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处死罪犯等。敕令内容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从1839年瑰园敕令到1856年颁布新的改革诏令,雷希德先后6次担任奥斯曼帝国的宰相,3次出任外交大臣,致力于推行改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解除各省的军权和收税权,各省成立咨询议会,由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代表组成。深化财政改革,统一什一税,废除包税制和取消非常税。开展教育改革,确定了大中小学的三级教育体制,并建立常设的教育总委员会来领导世俗学校。1840年3月,奥斯曼帝国颁布刑法,接着又制定了商法、刑法补充条例和有关土地继承制度的一些条令,但没有触动原有的宗教法。

雷希德领导的改革,开启了奥斯曼帝国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史称“坦志麦特”(即改革)时期,雷希德被誉为“坦志麦特之父”。虽然他的改革并不激进,但却损害了帝国官僚、贵族、教会人士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反对。1841年3月,保守派和伊斯兰神学家群起围攻雷希德,指责他“亵渎神灵”,迫使苏丹解除了他外交大臣的职务。1848年,保守派又借口雷希德蔑视宗教和摹仿欧洲,给他加上拥护共和制、危害皇位的莫须有罪名,再次把他赶下了台。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前,雷希德的改革实际上已告结束。

1876年后,奥斯曼帝国接连发生军事政变,数任苏丹被废黜。此后,由于奥斯曼在俄土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圣斯特凡诺条约》,确认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黑山及保加利亚的独立。1914年,奥斯曼帝国加入了“一战”同盟国,战后与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帝国境内建立起了40个新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