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与俗,放在纸面上,就是两个字,可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两个字放在相声界也不例外。

雅俗共赏,可能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先说侯宝林和马三立吧,这两位是公认的大师,应该没有异议,

马三立郭德纲相声集高清(由侯宝林马三立姜昆郭德纲的表演)(1)

应该说,他们两位都经历了从地摊到舞台的艰苦磨练,在解放前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收入也是不菲,不然侯大师也不会有几房taitai(这是玩笑)。

可惜我们没有福气看到他们那时的表演,不过可以想象:或许,是俗的直接地气吧!

这,应该是一种俗!

解放后,两位大师都进了体制,这是历史的必然。

工资也是相当的高,印象中侯大师的工资相当于部长级。

侯大师还把相声带到了中南海,他的代表作《关公战秦琼》《夜行记》《游园惊梦》等真是雅俗共赏的典范。

同样是大师,侯宝林和马三立还是风格不同的,如同北京和天津,一个是雍容和大气,妥妥的帝都,一个是风轻的海滨,海纳百川。

马三立大师的作品《逗你玩 》《夸住宅》《地理图》《吃元宵》《文章会》是直接地气、雅俗共赏的又一典范。

马三立郭德纲相声集高清(由侯宝林马三立姜昆郭德纲的表演)(2)

你从对这些市井小民的描述中,体会到了市井中那股清新的雅气。

你能分辨出两位大师谁高谁低吗?

你能论出谁雅谁俗吗?

反正,我是论不出。

两位大师,我都喜欢!

可惜,由于文革等等原因,大师未能再现,相声濒临绝境,这是不争的事实。

接下来姜昆和郭德纲的先后登场,为相声界引来了更多的话题。

相声的“主流”与“非主流”是谁先说的一直有争论,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都为中国相声做出了贡献,又何必分“主流”与“非主流”呢?

但是相声界确实有体制内与体制外之分。

那么两者的心态是一样吗?

肯定是不同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两头狮子:

一头每天有定时的早餐,它只是琢磨着明天的早餐是牛肉呢还是羊肉?

另一头吃了今天的早餐,明天或后天的在哪儿的都不知道。

你让它们有同样的想法,可能吗?

姜昆的相声主要是文革后期和改革前期,《虎口遐想》等作品当时不敢说万人空巷,至少也是妇孺皆知,或许,这,是那个时代的雅!

马三立郭德纲相声集高清(由侯宝林马三立姜昆郭德纲的表演)(3)

郭德纲的相声爆红则是十几、二十年以后的事了,他初期的作品《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我这一辈子》《我要上春晚》等等是真的不错,那力气卖的让人羡慕,这些作品无一不浸透着一个愤青为了明天的早餐而奋斗的心路历程,你非要他为还没有着落的早餐品味和选择,那不是在做梦吗?

马三立郭德纲相声集高清(由侯宝林马三立姜昆郭德纲的表演)(4)

其实郭德纲的段子百分之九十是改编的,比如吃nai那个段子,最早我是看马三立大师说过,后来马志明也说过,觉得很自然,这,或许是一种市井的必然吧。

雅与俗,从来都是相对的。

雅,可以雅到天边的白雪,没有边际;

俗,却只能俗到市井的地面,合法合情;

两者,都是百姓需要的。

所以,侯宝林和马三立两位大师,都是百姓的真爱!

姜昆和郭德纲,虽然离大师尚远,但两位为相声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雅与俗,

雅俗共赏

都是百姓的真爱!

你,更喜欢那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