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1)

“李秀满现在懂被自家人撵出公司的心情了吗?”

“没了李秀满的SM啥也不是。”

近日,有媒体曝出,SM娱乐创始人李秀满被公司现任理事李成洙、卓英俊单方面踢出董事会。两个现任理事共同发表声明:SM娱乐今后将结束李秀满主导的制作体系,艺人将被分配至五大制作中心,正式进入厂牌各自独立生产音乐的SM3.0时代。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2)

新闻一出,有人大哭“爷青结”,有人拍手称赞“天道好轮回”,李秀满的风评像极了SM造星模式的一体两面。

身为韩流奠基人,李秀满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被赶出自己经营多年的公司确实令人唏嘘,但SM内部关于制作理念与流程的分歧由来已久,“李秀满退出”是高层内部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满式审美”无法适应K-POP(韩国流行音乐)新浪潮的体现。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3)

作为韩娱领军人物,李秀满与韩流互为镜像。他的敢为人先曾让韩流在亚洲独占鳌头,李秀满对韩流的贡献主要包括音乐视觉化、练习生培养工业化和粉丝运营多元化三方面,如今他黯淡退场,我们也可以从这三方面,一窥韩流繁荣下的危机与阻滞。

01

韩娱中“偶像团体”的概念源于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日韩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手是类似小虎队的少年团体,他们以清秀的面庞、悦耳的旋律搭配简单的身体律动,唤醒了人们对动感魅力的向往。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4)

日本偶像团体

彼时在美国留学的李秀满,接触了HipHop、爵士等街头流行乐,看到了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的高难度编舞和绚烂舞美。深感震惊的同时,李秀满也意识到韩国本土流行乐视觉表达上的缺陷,以及歌手包装与策划运营的重要性。

回国以后,37岁的李秀满以自己名字英文soo man缩写创办了SM企划工作室,开始深耕流行乐的视觉艺术。SM宣称自己所做的音乐风格为“SMP”(SM MUSIC PERFORMANCE),强调音乐、舞蹈与舞台的融合与吸睛。

表演者鲜艳的发色、服装,“中毒性”的洗脑副歌,以及将团名揉进Rap、凸显个人价值的歌词等,都是“SMP”的特征,也逐渐成为韩流的标志元素。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5)

很快,从公司初代男团H.O.T.日本演唱会座无虚席,到SuperJunior、少女时代承包中国内地90后、00后的青春,李秀满塑造的偶像团体逐渐走出国门,席卷亚洲。韩流带动了整体产业的兴盛,随着“Wonder Girls”“BigBang”等其它公司偶像团体陆续走红,韩国本土娱乐市场逐渐形成以YG、JYP、SM三大偶像经纪公司为首的格局。

然而,过于重视视觉包装极易导致创作上头重脚轻,让音乐为概念服务。李秀满极其钟爱为公司团体做概念设定,从EXO成员来自太阳系行星、身负超能力,到Red Velvet兼具活泼与优雅双重反差,SM极力想为旗下团体贴上与众不同的风格标签,然而随着李秀满本人脑洞越来越大,他所提出的概念也越来越晦涩难懂。例如SM新女团aespa主打的“旷野宇宙”,几个MV看下来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6)

Red Velvet

这也是如今SM让很多粉丝不满的原因之一,打造概念的同时音乐质量没能跟上,编曲、作词越来越程式化。

同样是诠释概念,韩国另一制作公司HYBE,去年年底推出的《Ditto》就靠着轻快新颖的曲风,和MV中通俗感人的青春情感成功出圈,可见概念想要唤起粉丝与听众的共鸣,还要依靠词曲创新和故事背后的普世感情。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7)

02

2000年,SM在韩国上市。为了能向市场持续输送高质量男女团,SM内部的训练生制度也逐渐成型、规范。

SM首支男团走红后,李秀满就曾提出“CT”(Culture Technology文化技术的简称)偶像培养体系,将偶像产业分为Casting(新人开发)、Training(训练)、Producing(包装)和Marketing(市场运营)四大板块。

李秀满的产品思维确实领先于时代。他通过选秀、星探挖掘等多种途径壮大练习生队伍,尤其当韩流出海之后,为了加强与海外市场的联系,SM更加强了外籍练习生的补充,如SuperJunior前成员韩庚,aespa的宁艺卓等都曾在中国内地选秀中有过亮眼表现。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8)

宁艺卓

全亚洲收割潜力股之后,练习生们进入地狱训练。严苛的考核制度下的高淘汰率,近乎体罚式的形体要求,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年轻人都苦不堪言。韩国练习生的内卷程度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怪有人评论说,如果成功是99%的勤奋加上1%的天赋,那么对韩国练习生而言,100%的勤奋 100%的天赋都未必能有出道的机会。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9)

SM的培育流程如今被大多数韩国偶像组合制作公司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体系,确实让韩娱偶像的整体实力逐年递增。这也是为什么近年很多新人女团刚出道不久,便能迅速打开市场,她们精尖的唱跳实力确实令人惊叹。

然而,随着偶像产业壮大,残酷压抑的练习生制度也逐渐显露弊端。首先,练习生群体的供过于求让筛选机制变得更不透明,大小经纪公司收受贿赂、性交易潜规则、训练合同违规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10)

另外,很多人出道后发现,严苛的舞台要求、连轴转的“死亡行程”并没有随着练习生生涯结束而消失,聚光灯下的他们还要消化种种不留情面的恶评,越来越多爱豆患上心理疾病:朴草娥因失眠症退出AOA,金钟铉、崔雪莉等人气爱豆先后自杀……行业过高的要求摧残着爱豆们的精神状态。

偶像产业体系不健全本质是对偶像的伤害,最终反噬到产业本身。残酷的练习生制度兴盛于SM,现在随着李秀满退位,其体系中压抑人性的一面或许会被正视。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11)

03

在李秀满提出的“CT”概念里,艺人出道后的“Marketing”环节依然非常重要。

为了让偶像能在有限的回归期里增强粉丝粘性,李秀满和其他SM工作人员尝试了很多营销方式,其中有很多被中国内地偶像产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首先是团综的不定期放送。李秀满深谙舞台之外增加偶像曝光频率的重要性,而展现爱豆真性情的团综,无疑是与粉丝交流的重要窗口。如Superjunior的金希澈便屡屡通过综艺名场面登上海内外热搜,当下不少韩国男团的团综都因笑点密集,逐渐从衍生节目发展成独立IP。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12)

Superjunior的团综

其次是周边衍生品的开发变现。2010年,李秀满曾在少女时代第二张正规专辑《Oh!》中添加小卡样式(卡贴式明星非公开照片),开启了专辑的小卡时代。小卡作为明星周边对粉丝而言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目前小卡有专辑卡、特典卡等多种款式,公司为了促进销量,甚至会增添隐藏款,通过饥饿营销满足粉丝们抽盲盒的乐趣。

如今,不少粉丝为了集齐全部类型的小卡,甚至会去二手网站上花高价购买。明星小卡的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专辑本身。

在艺人运营手段上,李秀满和他手下的工作人员们称得上是创意鬼才。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13)

但是,一个人的市场判断不会永远正确,随着李秀满步入古稀之年,他开始与公司管理层其他主理人发生分歧,导致SM人才流失严重。

李秀满对偶像团体“毕业制”的执念,以及对虚拟偶像不切实际的期待和布局,都是极其耗费公司财力物力的项目。前者伤害着粉丝与爱豆间的陪伴感,后者碍于技术限制无法给予粉丝比肩真人的追星体验。在K-POP朝着多元风格演变时,李秀满固化的市场审美逐渐偏离大众品味。他不合时宜的制作理念阻碍着SM旗下团体的更新换代,却又迟迟不肯放权,这也是李秀满被“移出董事会群聊”的重要原因。

他们曾引领韩流走出国门(他一手缔造了韩流的奇迹)(14)

“李秀满退场”只是SM应对危机的第一步,早在2020年,SM的市值就已经跌出韩娱市场前三,重新登顶的恢复期想必格外漫长。近年韩娱其他偶像经纪公司,股价也总随着团体波动而起起伏伏,如HYBE、YG的收入始终难以摆脱旗下明星团体的依赖。如何以更健康的体系,增强音乐创新的持续性,已经成为K-POP必须直面的难题。

【文/葵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