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王峰报道7月7日,一款名为“长效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的药物在中国商业化上市。这是国内首批商业放行的新冠病毒抗体组合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这项重磅成果是高校科研人员作出的重要贡献。

“张林琦教授多年来深耕HIV、SARS等传染病病毒研究,疫情暴发后,学校基于其长期的科研工作积累,迅速组织其与结构生物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教师组成跨院系、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团队,领衔研发成功抗新冠病毒抗体组合药物。”在教育部7月18日新闻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说。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年来,教育部组织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

自由探索的好处(仅靠自由探索远远不够)(1)

“下一个十年,教育部将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有组织科研涉及高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的变革,涉及高校科技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调整。”雷朝滋说。

未来科技抗疫重点

十年来,高校医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出一批重要成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高校快速响应,积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雷朝滋在发布会上介绍,数十所高校万余名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目前已联合企业研发出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百余款;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团队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在缩短新冠肺炎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疗效;高校在5条新冠病毒疫苗技术路线上开展攻关,其中四川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牵头的两款新冠疫苗已在国外完成三期临床研究。

“我们围绕新冠病毒的诊断、治疗和防控、康复,布局组织了18支科研突击队。”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说。

除了张林琦团队的成果之外,清华大学医学院刘鹏、药学院白净卫、生命学院王建斌团队还完成了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团队开通心理援助热线,截止到今年4月底,累计接听了5万多次电话,危机干预案例387例,还研发了线上自助心理测试和康复平台,累计使用人数达到32万人次。编写了《疫情安心手册》和上百篇科普论文,累计阅读量达到了3800余万人次。

“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教授团队,自2009年开始研究基因编辑技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应用新技术开发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说。

随着科技抗疫进入新阶段,清华大学确定了未来科技抗疫的几个重点方向。一是更快速准确的感染检测技术。二是更高效的流行病学调查方式。三是防感染效果更强的疫苗技术。四是低成本有效药物的开发技术。五是疫情防控社会效应评估技术。正在多渠道筹集资金,长期稳定支持科技抗疫工作。

“目前,药学院何伟教授和化学系刘磊教授团队与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合作,建立智能新药研发跨院系合作团队,加快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与上市。”曾嵘说。

超过40%两院院士在高校

在高校科研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创新平台、创新资源都在迅猛发展。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年来,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

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在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大学建立了教研系列、专职研究系列、专职教学系列分类评价和晋升的人才工作体系。重点引进了谢晓亮、鄂维南、朱松纯等一批战略科学家。加强青年人才战略储备,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36到50岁教师较为集中;新引进人才中青年教师占比达90%以上。

雷朝滋介绍,十年来,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布局建设了25个前沿科学中心、14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超过1500个。

“北京大学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完成首批10家基地实体化,其中,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已作为‘标杆’获批建设。”孙庆伟说。

雷朝滋介绍,十年来,高校R&D拨入经费从2012年的76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92亿元,十年累计拨入经费总额上万亿。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由2012年的391.8亿元增至2021年的847.5亿元,增长超过116%。高校科技活动中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20.9万人年增长到2021年的33.4万人年,增幅近60%。

“仅靠自由探索远远不够”

有组织科研,是下一个十年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主题词。

“过去一个时期,高校科技工作发挥了自由宽松、学科交叉、基础深厚的优势,自由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下一个十年,高校科技工作要实现再次跨越,答好向世界科技前沿进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仅靠自由探索是远远不够的。”雷朝滋说。

“加强有组织科研是北大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孙庆伟说。近年来,北京大学持续调整优化院系结构,先后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材料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计算机学院、智能学院、电子学院、双碳研究院、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必须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曾嵘说。2021年2月,清华大学研究制定了《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强化面向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推动学科“大交叉”、组建“大团队”开展科技攻关。

雷朝滋指出,“有组织科研就是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转变为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为此,要大力推动“四个转变”。在项目组织上,从被动的“接单式”向主动谋划、主动服务转变,建立重大任务组织机制,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平台建设上,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围绕重大需求和攻关任务,加强培育布局。在团队建设上,从“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在实战中发现和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在支撑引导上,从资源引导向综合施策转变,要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雷朝滋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有组织科研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二是要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三是要在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上下功夫。四是要在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