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朗逸,自从上市以来就取得了不错的销量,而最新一代的朗逸plus在采用了mqb平台后也一直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和市场口碑,最近刚好租到了一台新款的朗逸plus,来看看这台销量很好的神车表现究竟如何,同时朗逸也经常被拿来和同门兄弟宝来做比较,这里我也看看和我之前租到的宝来究竟有什么区别。

这台车是1.5自动风尚型,也就是1.5版本的最低配自动挡车型,113马力搭配6速自动变速箱,实际表现,首先绝对动力自然是没什么惊喜,即使在同级别低动力版本中也属于比较“肉”的那一档,我在高架上时速80左右时匀速上了一个比较小的坡,变速箱居然要降档,可见确实动力储备比较一般,同时油门标定也是偏省油的取向,需要加速时基本上踩一半以内都不会降档,踩过一半差不多会降一到两个档,当然也可以踩到底把按钮踩下去,会直接把挡位降到当前允许的最低档位,只要肯踩动力响应还是比较快的,比起一些大的动力响应很慢的车还是要好很多的,高速再加速时即使地板油速度起来的也比较慢,如果高速超车建议多打一些余量。也就是有多少还是愿意给多少的,再给不了那就是真没有了。变速箱平顺性中规中矩,低挡位切换时会有一些明显的顿挫感,速度起来之后除了偶尔降档时有一些偶发的顿挫其余时间表现还行。总的来说,动力确实是比较一般,但只要肯多踩一些即使对于我来说满足日常城市驾驶也足够了,我相信对于买这款车目标消费者来说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底盘表现还不错,高速和低速下过减速带时也比较软,虽然会有一些余震,但考虑到定位也无可厚非。但在一些中等速度(四十左右)通过减速带时后桥会有比较明显的起跳感,不是很舒服,可以注意一下。对于路面坑洼的过滤考虑到价格来说还算不错,比较干脆,没有太明显的多余的晃动和余震。如果快速过弯的话侧倾还是会比较明显,不过考虑到朗逸的定位来说表现还算不错(尤其是对比老款还是好很多的)。在快速并线时悬架对于多余晃动的抑制也还算比较到位。转向手感好评,低速很轻,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比较到位而且很均匀线性,车身跟随性考虑到定位来说还不错,还算比较灵活。刹车脚感一般,前端会有一些虚位,不过整体释放还算比较好掌握。NVH表现分开说,发动机噪音抑制一般,震动还是比较明显的,同时大概在四五千转还会有很明显的整车共振的感觉,让人不适,风噪和路噪的表现考虑到实际价位表现还算不错,高速巡航时还算能接受。油耗表现还不错,即使是我对于动力需求较高比较“暴躁”的开法,这台车的实际油耗也就6.5l左右(平均时速29左右),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参考。

静态上,朗逸plus也已经上市很久了,整体外观还是比较耐看的,感觉还是比较耐看的,不过高低配灯组造型区别很明显,让人有点不太爽。内饰的话,高低配差别就更大一些,这台低配车型不仅是用料,实际观感上也有很明显的塑料感,差点意思,高配那个表现还不错。前排人机工程学中好评,能很容易调到舒服的坐姿,不过驾驶座的前端会比较高,导致我被迫把座椅调的比较高,不是很习惯,同时拧钥匙的角度和其他大众mqb的车一样还是有一些问题。因此不能给好评。后排一般,空间还算比较宽敞,但较陡的靠背角度和前扣头枕都让人觉得不怎么舒服,同时后排中间位置由于较高的凸起乘坐感受也比较一般,后备箱空间还不错,配置上,这台低配车型确实是比较丐了,不过日常家用的话也还算能接受,不过这个日行灯高低配不一样难免会让买低配的人觉得很尴尬,不太好。

总的来说,这台朗逸给我的感受是比较中规中矩,驾驶感受(除了动力)表现还行,动态高级感也还算可以,静态除了后排问题最显著其他买高配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解决,而实际值不值得买还是要看当地的实际终端成交价多少,我认为这台低配车型来说如果裸车能控制在10w以内还算值得考虑(当然再多优惠一些就更好了)。至于和宝来的对比,我认为总的来说这两台车还是有很高的相似度的,总体性格比较相似,我之前也写过宝来的对比文章可以翻看,至于怎么选我认为还是看一些产品力之外的因素(价格和设计之类的层面)。

大众朗逸plus顶配测评(大众神车体验朗逸PLUS)(1)

大众朗逸plus顶配测评(大众神车体验朗逸PLUS)(2)

大众朗逸plus顶配测评(大众神车体验朗逸PLUS)(3)

大众朗逸plus顶配测评(大众神车体验朗逸PLUS)(4)

大众朗逸plus顶配测评(大众神车体验朗逸PLUS)(5)

大众朗逸plus顶配测评(大众神车体验朗逸PLUS)(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