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今天就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秋。立秋的时间是今晚20时28分57秒。

对于立秋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根据天体运行、天象变化、气候变化总结了很多我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家谚语。对指导农作物的生产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出于科技和知识的局限性,其内容只能说是一种统计结果,科技含量是不够的,再加上各地所处位置的不同,其说法也是有区别的。我们只能是区别加鉴别的应用。

1.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意思是在上午或者农历六月立秋,天气就会比较凉爽,如果是晚上或农历七月立秋,就会有秋老虎,天气比较炎热。今年是农历七月初十晚上立秋,当然就是晚立秋,天气将比较炎热,秋老虎将挑战影响人民的生活,从天气预报的情况来看,今年比往年要热,现在的气温就达到了39、40度了,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50度。人民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呀。

还有的讲“夜立秋,热到头”意思也跟上面的差不多。

2.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意思是立秋后,早晚变凉爽了,但中午还是很热的。提醒人民中午要注意防暑降温,早晚要适当保暖。

3.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

意思是如果立秋下了雨,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粮食就会丰收。

还有的讲“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4.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种莫延迟。

意思是立秋前三四天,白菜可以下种了。

5.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意思是说立秋是晴天,那么整个秋天都是晴天,立秋下了雨,那么整个秋天会下雨。

立秋后,农村有很多的习俗。如:贴秋膘、啃秋、摸秋、秋社等。

贴秋膘——就是夏天天气热,人民没胃口,又出汗多,消耗多,往往减体重了,立秋后就要吃肉,把体重补回来。

啃秋——就是全家人围着吃西瓜等凉性食物来防暑降温。农村还有把西瓜与酒同食防疟疾的说法。

摸秋——就是从地里摸回瓜类,表示丰收了。

秋社——将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定为秋社,这时大部分农作物已收割到家,这时要举行祭祀土地活动,以庆祝当年丰收,祝福来年再丰收。现在在一些地方还流传着“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习惯。

秋季气候干燥,早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还是较高,根据燥则润之的原理,秋季应养阴清热、润燥止渇、清新安神食品为主。如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滋润食品。秋季湿度少、干燥,应注意维生素、水分摄入,保持身体营养平衡,平安度秋,并为冬季做好准备。

立秋的民俗禁忌有哪些(立秋的农谚习俗及其影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