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筱文韵】

文/沁绿筱

对2016年的热播剧《锦绣未央》里李常茹这个女子,痛斥者有之,怜爱者亦有之。而我,则是喟叹前期的她,贬斥后期的她。

李常茹,天资聪颖、心比天高而深受背景不佳的摧残。看着最初的她,我偶尔会想起贾探春——《红楼梦》里我最爱的女子之一。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的三小姐,但比起宝玉,她的尊贵程度是打了个折扣的。只因她有先天不足,并非正室所出。她的生母,是那个一出场就惹人厌弃的赵姨娘;她的胞弟,是那个时时刻刻被宝玉比得一无是处的贾环。即使理论上妾所生的子女要归到正妻的名下,聪明的探春却深知,这不过是一个理论。她“才自精明志自高”,远比宝玉有担当,可宝玉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一切,于她而言,却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更让人扼腕的是,在男尊女卑、嫡庶有别的封建社会里,她即便倾尽心力也无法争取到和宝玉同等的一切。

锦绣未央四种长相(锦绣未央里的她)(1)

至于常茹,她虽非庶出,乃李府二房的嫡女,李府的三小姐,但比起李府大房嫡女李长乐,她的尊贵程度也依然是要打个折扣的。长乐,号称北魏第一美女,父亲是当朝尚书,母亲是重兵在握的叱云家嫡女,背景雄厚。常茹固然天资聪颖,心比天高,远比空有美貌的长乐有头脑有能力,却因父亲不及大伯父位高权重、母亲不及大伯母出身名门、李府当家者是大房而处处被大姐长乐衬得灰头土脸。更有甚者,被长乐扇耳光,被大伯母随心所欲剪头发,自己的嫡亲妹妹李常喜为了几块好点心几样好东西而不惜处处对长乐阿谀奉承,对自己任意轻忽。

锦绣未央四种长相(锦绣未央里的她)(2)

常茹这样的女子,让我深深为之叹息,一如我深深为探春感喟那般。只因为,探春和常茹,都是因背景不佳而满怀失意的女子,也都是因有聪明才智却不得出人头地而心存不甘的女子;只因为,出身和背景压倒了聪慧和才志;只因为,寒门也能出贵子只是一个理论,而非一个事实。

只是啊,探春和常茹,这两个有着相似的失意和不甘的女子,却终究是不同的。

探春背景有限,却志存高远。为了施展抱负,她不得不讨好她的嫡母王夫人,在某些特殊时刻还要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胆识,让王夫人不至于因为厌弃她的生母而厌乌及乌。比如那次,贾赦想纳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为妾,贾母不分青红皂白地迁怒于王夫人。素日在贾母面前极有话语权且极受宠的宝玉和凤姐尚且不敢为之辩解,危急关头只有探春挺身而出:“大伯子要收屋里人,小婶子怎么会知道?就是知道,也装作不知道。”探春一句话点醒了贾母,使贾母赶忙向王夫人赔礼道歉。

锦绣未央四种长相(锦绣未央里的她)(3)

但探春人品正直,是非分明,她对王夫人的讨好,是以不丧失原则和底线为前提的。当王夫人怀疑大观园藏污纳垢,派凤姐抄捡大观园时,宝玉不敢表态,黛玉睡下了,宝钗明哲保身,只有探春带领一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且义正词严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和丫鬟们的自尊:

“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

此番话铿锵有力,俨然是一位企业领头人,在下属们遭质疑、受委屈时,刚强地为她们擎起一方晴空,大有誓死要保护她们的卓识与烈性。因此,探春是善良的正直的。此外,她在关键时刻敢忤逆她的嫡母王夫人,也说明她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她无法丧失原则和底线,以肆无忌惮地污丫鬟清白、损丫鬟尊严的方式来讨好王夫人。

锦绣未央四种长相(锦绣未央里的她)(4)

探春有这样正直的人品,其实源于她正确的价值观。她小心翼翼地隐忍与蛰伏,她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固然都是为了站稳脚跟,可她想站稳脚跟,从来不是为了获得宠爱,而是为了维护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实现女性之所以为女性的价值,施展与自己的才能相匹配的远大宏图。探春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有女性意识的女子。在组织发起第一个诗社的时候,探春极有情致地向宝玉发出了挑战:“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在替凤姐行总览全局、总理家务之权的时候,探春道出了自己掷地有声的内心独白:“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探春清醒地意识到女子与生俱来的悲哀,却从来不认为女子就应该依附男人——即便在封建社会中她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可在女子受限与被生母辖制的境况下,她依然有着与男子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的非凡气概。她不服自己的庶出身份,她不满儒家的女德,她不想依附任何人而想靠自己拼出一个锦绣人生来。

这样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抱负,追求尊严追求价值追求远大宏图,其正直善良从来不因处境艰难而改变的女子,实在不得不让人击节而赞。她自尊,也尊重他人;她自爱,也爱护他人。因此,她才会在抄检大观园时那样正义凛然地保护着她的丫鬟们,恰如季学原所认为的那样,探春的言行“表明了对女性异己力量的警告,已将对姐妹的关系扩大到众丫头即整个女儿世界中去了,是女性群体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探春正直善良,可她独独对她的生母赵姨娘颇为偏激严峻,“百善孝为先”,探春当真当得起一个“善”字?对此我想说的是,探春对赵姨娘并非没有亲情。有次赵姨娘去看黛玉,黛玉知道她是去看探春路过这里,做个顺水人情。黛玉的“知道”说明探春和赵姨娘其实平时经常走动。探春还让赵姨娘向周姨娘的安静本分学习,能够这样提醒赵姨娘,说明探春是真心为赵姨娘着想的。探春与赵姨娘不和,其实源于赵姨娘本身的不堪,若探春不在大庭广众下与赵姨娘划清界限,那众人岂非将她与赵姨娘当成一类人?她的才干和正直又有谁会欣赏?王夫人还如何对她委以重任?赵姨娘是“丑”的,探春是“美”的,“丑”与“美”本身就是一种对立。夹在亲情和抱负之间,探春其实苦不堪言,可她自始至终都在两全。这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女子。

锦绣未央四种长相(锦绣未央里的她)(5)

而同样满怀失意和心存不甘的常茹,则远没有探春这样正直的人品和正确的价值观。

常茹的处境,或许比探春的处境更艰难。毕竟,探春没有那样处处践踏自己的姐姐,也没有那样时时轻忽自己的妹妹,宝玉对她也相当友好。因此,即便最初的常茹心机深沉,不时利用对她真心以待的李未央,也还是能够被原谅的。毕竟,最初的她只是工于心计,并不曾泯灭人性,何况她也并非没有动过恻隐之心;毕竟,她在一个没有爱的时时处处被欺凌的环境里长大,无法对姗姗来迟的二姐未央掏心掏肺也是比较正常的,何况她也并非没有被未央对她的情深意重感动过。最初的常茹,仿佛就站在十字路口:往这边走,就能像未央那样既聪慧又善良;往那边走,就终陷邪恶中。只是,常茹终究是走错了路。

旁的不说,只说常茹是如何对未央这个恩人的。若没有未央,长乐及大房不会失势,常茹及二房不会崛起。原本在未央的帮助下,常茹的人生已经开始走上坡路了,以她高超的智商,若她同时拥有正直的人品,她的人生终归不会差。然而,一个意外的发现——她从小就深爱的拓跋余爱的居然是有恩于她的未央,让她彻底落入了阴险毒辣的泥淖中。于是,她开始设计陷害未央,步步为营,想置未央于死地,不惜害死了很多无辜的人,比如未央的贴身丫鬟白芷——那个善良可爱的女子,手段极其残忍。

锦绣未央四种长相(锦绣未央里的她)(6)

一个人的人品,可以败坏到如此地步。而究其原因,其实与常茹不正确的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常茹为何会在十字路口选择往邪恶之路走?根源在于爱情。常茹说过,如果不是因为拓跋余爱上了未央,她可以和未央做一辈子的好姐妹。我始终愿意相信,若不是因为爱情,她会在未央的真情感化下逐渐走向善良。她本该是一个温润的女子,只是在成长环境倾天覆地的风雨里疏离了最初善良的本性。可惜的是,为了爱情,她终究还是彻底舍弃了她的善良。

而讽刺的是,常茹的爱情观,始终都是卑微的。她以为拓跋余心中只有权势没有情爱,所以她并不奢望得到拓跋余的爱,她只是倾心期待成为拓跋余最重要的女人。换言之,其实她心甘情愿做拓跋余的附属品,但必须是最重要的附属品。与探春始终想和男人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相比,常茹如此言行,是否很卑微?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比较不公平,因为常茹邂逅了爱情,而探春并没有。然而我想说的是,像探春那样能说出“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和“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的话来的女子,即便邂逅了爱情,也绝对不会像常茹这样卑微。因为探春的信仰是事业,而非爱情,也非婚姻。这样的女子放到现代社会,自有一段锦绣人生。

锦绣未央四种长相(锦绣未央里的她)(7)

“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话其实也适用于女子。而探春能做到,常茹则不能。若是探春也遇到了一个她爱而不爱她的人,她伤感是必然的,放下也是必然的。探春是有女性意识的,不甘于做男人附庸的。探春的忧思,永远不会是对情感的祭奠,而是对不能施展宏图的憾恨。而常茹的价值观始终是不正确的,她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她在拓跋余面前低到尘埃里,体现的是女性对男性摇尾乞怜的卑微的价值观。即便她做不到“天涯何处无芳草”,她也可以像九公主拓跋迪用真心打动李敏德那样,用真心打动拓跋余。可她偏不,她说她可以容忍拓跋余不爱她,但不能容忍拓跋余心里有别的女人。为了爱情,她在拓跋余面前自甘卑微,在李未央面前泯灭人性。

常茹价值观的错误在于,她苦心追求的并非拓跋余的真爱,而是成为拓跋余最重要的附属品。这是她多年来笃定的人生目标,也是她为自己设定的幸福归宿。爱一个人爱到没有自尊和骄傲,实在极度卑微。如果说为爱情而卑微还能让人忍不住怜惜和心疼的话,那么为了这卑微的爱而泯灭人性、心肠歹毒就实在应该被口诛笔伐了。爱情本没有错,错的是常茹对待爱情的态度。

锦绣未央四种长相(锦绣未央里的她)(8)

可惜了常茹的那种高智商,竟没有一种大格局来与之相配。反观探春,她的人生目标何其壮阔俊美。我始终更欣赏那些以事业为信仰的女子,譬如探春。因为爱情应该是不期而遇的心动、顺其自然的纯美,而事业才应该是执着跋涉的目标、坚定追求的幸福。为梦想忧思的女子远比为爱情忧思的女子更让人心疼和钦佩。当然,对一些人来说,爱情只是消遣物,没有也无伤大雅,一个人也可以清清朗朗地过;但对另一些人而言,爱情委实是必需品,没有比比翼双飞更美好的了。所以,是该像常茹那样以爱情为信仰,还是该像探春那样以事业为信仰,是因人而异的,最重要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正直的人品和正确的价值观。

探春和常茹,同样背景有限,同样多年来活在失意和不甘中,但探春的人生目标是维护人的尊严,实现女性的价值,施展远大的宏图,何其高远和爽利,而常茹的人生目标则是成为心上人最重要的附属品,为此不仅丧失人的尊严,还抛弃女性的价值,更泯灭内心的良知,何其卑微和狭隘。探春,可亲可敬;常茹,可悲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