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胜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青弘的这部《蛙声》的书名应该与此有关,这里的“蛙声”代表的就是自然,因为她相信,师法自然,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清泉七里听蛙鸣 听取蛙声一片读青弘蛙声(1)

李征壕 “二十四节气”书法作品 七岁

青弘说,这是一部温州的山水诗画路童话故事,我想她是认真的。这部书分三块内容:诗、画,还有李征壕同学的手抄本,展现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构架、全新的视角,我想她是大胆的。她试图以画配诗的方式,谱写温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历程,我想她是浪漫的。

我和青弘相识多年,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赴景德镇修艺,皮肤严重晒伤,完成了“蜕皮”之旅;一次是赴平阳天师洞,除了诗画,对手鼓颇有兴趣,看她下山时手舞足蹈的忘我神态,实为“俏皮”之旅。第一件事反映了她坚忍不拔的精神,第二件事反映了她童心未泯的生活情趣。这样说来,这部书既有书画,又有儿童手抄本,就很好理解了。

有人说,你的足迹有多广,由你能到达的边界来决定;你的见识有多宽,由你的知识的边界来决定;你的生活如何,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你生活的“边缘”决定的。青弘有时更像个游子,她的内心或许是孤傲的,只有独自面对自己时,对人、事、物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用脚步丈量世界,不断拓宽自己的活动边界,她的内心又是丰富的;她遍访名山古刹的劲头,似乎对“道法自然”这个词有了独到的感悟,她的内心又是想宁静的。说她是才华横溢的才女没错,说她像浪迹天涯的独行侠似乎也没错。不经意间,我想到了一个词:“道骨佛心”,可能适合她。

清泉七里听蛙鸣 听取蛙声一片读青弘蛙声(2)

李征壕与《蛙声》

马步升在《故乡的反方向是故乡》里说,“离开故乡时,我已将故乡随身带走了,我走到哪儿,故乡随我到哪儿,我带走的是一个我认可的、与我的身体和灵魂有关的故乡”。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诗与远方,就在东瓯山水之间。不管走到哪里,青弘对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始终饱含深情,或偶有所思,或忽有感悟,才有了描绘温州美丽诗画的这部灵动的书。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还有童趣。依自然天趣,创自然情趣,又还自然天趣。青弘以她对温州山水的深挚感情,以她独具的慧眼,娴熟的艺术表现才能,在这部书中为温州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山水诗画。温州之美,让世界看到。她似乎在召唤世人,来温州吧,“你若不来,我舍不得老去”;来温州吧,在这里,“做梦也是甜的”;来温州吧,在这里,“活得没心没肺”。

清泉七里听蛙鸣 听取蛙声一片读青弘蛙声(3)

《信仰春天》杨晓华/诗 李征壕/画

在这部书里,看不到摆布和执意夸张的痕迹,但作品的节奏变化丰富,空间畅达,达到了连贯、自然而又随心所欲的境地。“禅逸画风”在作品中若隐若现,自然的诗意赋予作品蓬然丰盈的活力。这是一部用心的好作品,我相信,许多读者将通过此书与作者结缘。

最后,真诚祝愿青弘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作者系温州市决咨委委员、温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授)

清泉七里听蛙鸣 听取蛙声一片读青弘蛙声(4)

《蛙声》封面

附:诗文集《蛙声》暨作者简介

诗文集《蛙声》由青年诗人、温州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温州市“龙湾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得者青弘著作,南海出版社出版。

《蛙声》主要是围绕着“瓯江山水诗路”展开。这些诗文,讴歌家乡的风物、人文,状写浓浓的乡愁与深深的乡恋。这本“小众”的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文化、迷恋温州山水、深入温州人文,看到一个别样的“温州山水诗路”,也可以窥见一个当代温州心灵的青春印痕。

清泉七里听蛙鸣 听取蛙声一片读青弘蛙声(5)

《蛙声》装帧体现了视觉、听觉和诗歌文本的深层互动“ 通过一本书展现了诗意文本所需要的艺术整体性。”国内文化界二十多位专家、学者、批评家纷纷撰写了评论文章,对这本别致的诗集赞许有加。

清泉七里听蛙鸣 听取蛙声一片读青弘蛙声(6)

青弘,李一了,瓯塑非遗项目传承人、诗人、青年艺术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民俗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行走在公益推广非遗之路,系温州二中瓯塑社开创者;2019年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国家级非遗“瓯塑”第一本教科书《瓯塑基础教程》;2020年撰写《瓯塑》校本课程;2021年,应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之邀,撰写《瓯塑》体验手册。先后在国内各大博物馆举办多次个人艺术展:2018年龙湾博物馆举行青弘“瓯器”展,编辑发行《青弘瓯器说》;2019年瑞安博物馆举行青弘“重塑”展,编辑发行《一人归》;2021年北京民俗博物馆举行“建党一百周年庆 青弘艺术展”,出版《蛙声》诗文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曾多次追踪专题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