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之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的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他认为物质的自然界是唯一的,真实的世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他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读后感(费尔巴哈唯物主义)(1)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认为,思维是人脑的产物,人脑是一个特殊的物质。他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可以外化为自然界的神秘主义思想。指出所谓纯粹抽象的逻辑概念可以外化为自然和人类社会,就等于“用语言来呼风唤雨,用语言去移山倒海,用语言能使瞎子复明”,这一切根本是不可能的,这实质上是批判和讽刺了黑格尔。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读后感(费尔巴哈唯物主义)(2)

黑格尔

在这里,费尔巴哈坚持了物质产生意识,而不是意识产生物质的基本观点。费尔巴哈批判了宗教和上帝。他认为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全智全能的上帝实质上是不存在的,上帝不过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费尔巴哈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哲学也有其局限性和缺陷,具体表现在: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读后感(费尔巴哈唯物主义)(3)

费尔巴哈

第一,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把黑尔格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给否定了,这一点表现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这是正确的,但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也否定了,这就如列宁形象比喻的那样把盆里的小孩连同洗澡水一块倒掉了。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读后感(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

列宁

第二,费尔巴哈批判了宗教,反对了神学,把上帝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人间世界,这是正确的,也是他的功绩之一。但是,他在批判神的宗教的同时,却要求建立一个新的宗教—“爱”的宗教。他认为宗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关系,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爱”的感情,人和人之间的这种“爱”的感情关系,是一种永恒的现象,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这种关系。他说:神的宗教是没有的,但“爱”的宗教是有的。而且是永恒的。他把“爱”的宗教看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很明显,这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读后感(费尔巴哈唯物主义)(5)

佛教中的神

第三,费尔巴哈重视了人的作用,这是对的,但是他不了解人的本质,特别是他把人看成是超阶级、超时代的生物上的人,没有社会性,和动物一样,仅仅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物。他没有看到,人在社会中,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阶级性的人。他不了解,人的本质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读后感(费尔巴哈唯物主义)(6)

费尔巴哈

所以,把人看成是抽象的、超阶级、超时代的生物学上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局限性,特别是对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自己的科学发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资料

《哲学》

本文乃作者“我会等你动漫”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下次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