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经典解读 经典文言文赏析(1)

原文

明万历①中,钱若赓守临江②,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③。还,索④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乡人不平,讼于官。

公⑤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莫不讶之。食顷⑥,使人问鹅供状不⑦?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守⑧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⑨,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店主服罪。

注释
  1. 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2. 临江:在今江西境内。
  3. 他往:到其他地方去。
  4. 索:要,取。
  5. 公:指钱若赓(gēng)。
  6. 食顷:一顿饭的时间。
  7. 不:同“否”。
  8. 守:指钱若赓(gēng)。
  9. 怪之:意动用法,指感到奇怪。
译文

明朝万历年间,钱若赓担任临江郡的行政长官,有突出的政绩。有个乡下人拿着一只鹅到集市上,把鹅寄存在一家店里然后去别的地方。回来后,这个乡下人索要自己的鹅,店主抵赖,说:“这群鹅都是我的鹅。”这个乡下人不服,到官府去告状。

钱若赓命人取来店里的鹅,一共四只,各给它们一张纸,又将笔、砚分别放在四个地方,让鹅写供状。人们没有不感到惊讶的。过了一顿饭的时间,钱若赓派人问鹅写完供状没有?差役回答说:“没有。”又过了一会儿,钱若赓到堂下去看鹅,说:“鹅已经招供了。”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下人的鹅。”人们对此感到很奇怪,钱若赓说:“乡下人的鹅吃草,鹅粪的颜色是青的;店里的鹅吃谷物粮食,鹅粪的颜色是黄的。”店主于是认罪。

古文经典解读 经典文言文赏析(2)

文言知识

古文经典解读 经典文言文赏析(3)

说“索”:本义指绳子。古时大者为索,小者为绳。上文“索鹅”中的“索”指“要”、“取”。

“索”还有以下解释:

人物介绍

钱若赓:字德成。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

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出身,于礼部任职。因选妃时直言进谏得罪明神宗,外放任临江知府。任内为官清廉,颇有政绩,但仍被神宗投入诏狱达三十七年之久。

出处

清·褚人获《坚瓠集》

启发与借鉴

古文经典解读 经典文言文赏析(4)

钱若赓并不认识乡下人的鹅,但是他观察细微并且富有生活经验,根据常人未曾想到的鹅粪,让这位贪婪的店主哑口无言,认罪伏法。

智慧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智慧需要经历和累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思考,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去发现和把握事物背后的规律,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