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沈佺期诗选读 唐.沈佺期诗选读(1)

沈佺期(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武后荃历中累迁通事舍人,转考功员外郎,授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中宗景龙间,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佺期工诗,尤长于律体,与宋之问并称“沈宋”。有《沈佺期集》十卷,已佚。今存清抄本《洸云卿文集》五卷。又有《沈詹事诗集》七卷,乃明人所辑。《全唐诗》编诗三卷。

◎芳树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集评

〔清〕方南堂《辍锻录》:诗人体物入微,真能笔通造化乔知之《长信宫树》云:“余花鸟弄尽,败叶虫书遍。”沈佺期《芳树》云:“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偶一歌咏,一则秋气萧条,一则春光明媚,即此可悟用字法 。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金牓扶丹掖,银河属紫阁。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西戎非我匹,明主至公存。

【汇评】

《唐诗归》:谭云:“就”字、“辞”字新妍。 钟云:周旋可谓极得体矣。

《唐诗镜》:佺期诗思优柔,语最入人深际,结语何温。

《唐律消夏录》:此诗结语,深见大体。 予前说主句在下上面句句皆要奔注。试看此诗,“那堪”、“还以”四字已经奔注,妙在五、六将现在情景顿住,两句意思便不直下,词语并不单薄。此深于奔注之法者也。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三、四巧似巨山,第六亦出隽笔,结语得体,虽朴而雅。 评:起二用反振,三、四转入,五、六承说,结句笔意妙绝。一权宜事耳,并说向经常,作用何等含蕴。 潘一山曰:结语腐直,不沦赵宋者,非惟笔婉,亦且调高。

◎铜雀台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恩共潭河水,东流无重回。

【汇评】

《批点唐音》:独此篇似正音。

《沈诗评》:峻坂流丸。

《唐风定》:与子安作同妙,皆远过六朝。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中行曰:一笔扫来,气格复别。 吴山民曰:通篇作讥诮语,却又含蓄不露。次联简至周明

◎陇头水

陇山飞落叶,陇雁度寒天。愁见三秋水,分为两地泉。西流入羌郡,东下向秦川。征客重回首,肝肠空自怜。

【汇评】

《沈诗评》:倒峡之泉,势不可遏。

《唐诗近体》:篇法一气相生。

◎关山月

汉月生辽海,朣胧出半晖。合昏玄菟郡,中夜白登围。晕落关山迥,光含霜霰微。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汇评】

《沈诗评》:赋中有比,凄断悲凉。

《唐诗摘钞》:不言人而言马,语便含蓄。《唐诗成法》:结言外见将军看月不眠至晓,故听角而欲南归也。以“听”字映“看”字,以“角”字换“月”字,灵妙。

◎折杨柳

玉窗朝日暎,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跪地垂。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傍人那得知。

汇评

《唐律消夏录》:一起将春光明嫻闲写两句,紧以“拭泪”二字接下,异常悲楚,正面略一点过。又因花历乱、鸟参差触起伤心,顿然结住,便觉题之前后左右,行间字里,尚有无限情景在。此等诗,虽盛唐人亦难著笔也。

唐人此题不下百馀首,读者参看,始知此作之妙。 [增] 唐人最喜使六朝语,即如此结,是王子敬对谢文靖者,但以“傍”字换“外”字耳。卷中往往有此类,聊书其一于是,不更烦也。

《唐诗成法》:“朝日”、“春风”、“玉窗”、“罗帐”中已自泪流,乃拭泪出闺,强为消遣。见长条豌地,一攀折而花鸟感触,又至肠断更甚于“朝日”、“春风”,此情此恨谁能知者?此首前半与王昌龄“闽中少妇不知愁”前二句相反,后半与王后二句一意,而此较深厚。

◎被试出塞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寒日生戈剑,阴云拂旆旌。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辛苦皋兰北,胡霜损汉兵。

【汇评】

《唐诗镜》:语足悲凉,中四语是长篇短赋。

《唐诗解》:云卿对律精工,落句最下,“胡尘损汉兵”大非名家语《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云卿《出塞》诗也,可谓凄楚矣。“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凄楚中更含伤感。律体造极深微,所以作盛唐龟鉴也

◎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桂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汇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说者谓语晦而浅,不知作诗之妙,正以似深非深,似浅非浅,有可解不可解之趣也。

《唐诗评选》:五、六分承,三、四顺下,得之康乐,何开阖承转之有?结语平甚,故或谓之懈。然宁懈勿淫,初唐人家法不紊,乃以持数百年之穷。

《唐律消夏录》:五、六就本句看,极是平常,就通首看,则无限不可说之话尽缩在此两句内,初唐人微妙至此。其“卢家少妇”七律亦是此法,而用意尤觉深婉。 [增]五、六句极平常,妙不说尽。“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千古闺情绝唱也,岂必艳辞为?

《增订唐诗摘钞》:结联和起联相应,局法甚紧。

《唐诗从绳》:即景见情,此全篇直叙格也。五怀春,六梦远“怀”字、“梦”字藏于句中。结句即私情以见公义,何等柔婉。

◎游少林寺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坩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汇评〕

《瀛奎律髓》:唐律诗初盛,少变梁陈,而富丽之中稍加劲健如此者是也《沈诗评》:渤懈茫茫,平吞云梦。

《汇编唐诗十集》:吴云:有气势,有光彩,使结联超拔,则高不可及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精严雄整,沉理玄趣俱到,初唐自少勍敌。

《唐诗评选》:此四十字中,有惜墨如身血之意。

《瀛奎律髓汇评》:何义门:五、六不但字法之妙,能使“风霜”联精神又倍。 纪昀:气味自厚,故华而不靡。 无名氏:劲中带苍。

◎早发平昌岛

解缆春风后,鸣榔晓涨前。阳鸟出海树,云雁下江烟。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

【汇评】

《沈诗评》:长虹饮川,红绡烨烨。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雅淡有致,恨中联叠四虚字,不堪入盛唐。

《唐律消夏录》:同一迁谪诗,之问《经梧州》结句“流光虽可悦,会自泣长沙”,何等咽塞;此诗“不能怀魏阙”句,何等洒然 。

◎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汇评】

《近体秋阳》:此诗高灏,而抑复纵逸不羁,落落彼开宝作家风味,其庶几此肇乎!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三、四隽出,后半欲启襄阳。

《唐诗意》:虽有行役之劳,而有景物自娱,尚是正风。

◎喜赦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还将合蒲叶,俱向洛城飞。

【汇评】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五、六拓落纵笔,反觉婉隽,通首有飞舞之兴。杜陵《收京作》意态与此正同,足明诗家所尚断在生气也。评:每谓少陵肖沈,于此可见。

◎邙山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汇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景明曰:自是盛唐家数。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馀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汇评】

《唐诗直解》:交情在“遥同”二字。前六句字字是遥同,却不明说,第七句明说反浅。

《唐诗训解》:题中“遥”字妙。三“何”字是瑕,不可效之。

《唐风定》:不著景物,写送清空,初唐唯此一篇。

《唐体馀编》:预愁见耳,先写闻,更惨栗(“崇山瘴疠”句下)。

《唐诗成法》:事本失意,诗亦悲凉,写“遥同”无痕。

《唐诗评选》:如海平波定无觳绉。三、四蝉连无迹。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行乐光辉寒食借,太平歌舞晚春饶。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

【汇评】

《唐诗评选》:本色风光。云卿诗得此,脱去自家蹊径尽矣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看他故用“东”字、“南”字、“西”字作章法,使读者心头眼头,便有争流竞秀之观,真为奇绝笔墨也只此“饶”、“借”二字,便压杀他人无数拖笔沓墨,想见先生手法之高妙(“行乐光辉”二句下)。

《唐诗成法》:总结中四,其明暗分合、起结照应,无不可法者。

《唐诗笺注》:此等诗,句句清新,字字秾丽,细读一过,便当令人口香。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茂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汇评】

《唐诗评选》:从起入颔,羚羊挂角;从颔入腹,独茧抽丝。第七句狮吼雪山,龙含秋水。合成旖旎,韶采惊人。古今推为绝唱当不诬。其所以如大辨才人说古今事理,未有豫立之机,而鸿纤致,人但歆歆于其珠玉。

《昭昧詹言》:此诗只首句是作旨本义,安身立命正脉。盖本为荡妇室思之什,而以“卢家少妇”实之,则令人迷,如《古诗》以“西北高楼”、“杞梁妻”实歌曲一样笔意。本以燕之双栖兴少妇独居,却以“郁金堂”、“玳瑁梁”等字攒成异彩,五色并驰,令人目眩,此得齐梁之秘而加神妙者。三、四不过叙流年时景,而措语沉着重稳。五六句分写行者、居者,匀配完足,复以“白狼”、“丹凤”攒染设色。收拓开一步,正是跌进一步。曲折圆转,如弹丸脱手,远包齐梁,高振唐音。

《唐七律隽》:崔赋体多,沈比兴多,以画家法论之,沈诗披麻皴,崔诗大斧劈皴也。余意诗无定品,兴会所至,自能动人,然须法两尽。崔诗才气胜,沈诗法律胜,以三唐人诗而必以孰为第一,何异旗亭甲乙耶。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风射蛟冰千片断,气冲鱼钥九关开。林中觅草才生蕙,殿里争花并是梅。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汇评】

《唐诗成法》:三、四不过言东风解冻,阳气上升意,却写得生新雄壮,练句之妙。五、六与“梅花落处疑残雪”同法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主家山第早春归,御辇春游绕翠微。买地铺金曾作埒,寻河取石旧支机。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自有神仙鸣凤曲,併将歌舞报恩晖。

【汇评】

《唐诗镜》:五、六语带风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云卿之诗每有咀嚼,如此篇诚言成锦、歌成律者。

《湘绮楼说诗》:写景入典,工妙超丽(“买地铺金”句下)。

《诗式》:[评]发句上句切南庄,下句切幸南庄。颔联切南庄之贵丽,颈联切南庄之景物。落句结出“和”字意,带指公主。通体不脱“春”字,尤为切题。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芳郊绿野散春睛,复道离宫烟雾生。杨柳千条花欲绽,蒲萄百丈蔓初蒙。林香酒气元相入,鸟啭歌声各自成。定是风光牵宿醉,来晨复得幸昆明。

【汇评】

《历代诗发》:五、六开合俱妙。

《唐诗成法》:“欲绽”二字有分寸。“元相人”、“各自成”,下字生新。“风光”合结上六句,“宿醉”结五、六,“昆明”结望春宫。只二、八两句是应制,徐只是游春作,佳极《唐诗评选》:轻安一色。只一“成”字用韵,古今少到,所谓生杀双收也。

◎龙池篇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汇评】

《郯庵重订李于鳞唐诗选》:用经语入诗,非具化工手段,未易融洽。

《唐诗广选》:田子艺曰:人但知太白《凤凰台》出于《黄鹤楼》不知崔颢又出于《龙池篇》;若《鹦鹉洲》,又《凤凰台》馀意耳。四篇机抒一轴,天锦灿然,各用叠字成章,尤为奇也。

《唐诗选》:五“龙”、四“天”、两“池”,律诗下字重者,惟此为多,分明故意,亦是一法。

《唐诗镜》:前四语法度恣纵,后四语兴致淋漓,此与《古意》二首,当是唐人律诗第一。

《诗法易简录》:首句龙已飞,指明皇即位后言也。次句推本龙德,原其所以能飞之故。三、四句分顶“龙池”二字,写足“飞”字一气相生,体格超拔。五、六句以池上楼台、池中凫雁作旁面渲染,结以百川来朝,尤得尊题之体。

《唐七律隽》:诗之奇岂在叠字?《龙池》、《黄鹤》俱以歌行风调行于律体之间,故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态,而为千秋绝调也。

《石洲诗话》:《龙池篇》大而拙,其势开启三唐,而非七律之尽善者。“卢家少妇”一篇,斯其佳作。

◎兴庆池侍宴应制

碧水澄潭映远空,紫云香驾御微风。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向浦回舟萍已绿,分林蔽殿槿初红。古来徒羡横汾赏,今日宸游圣藻雄。

【汇评】

《增定评注唐诗正声》:郭云:将“天上”、“镜中”影出池来,王云:风格矫然。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传》:此为避实笔,取虚笔,非俗儒之所以。

《唐风怀》:南邨曰:“汉家”二语,指点生云烟,故知妙笔自挟灵隽之气。

《唐体馀编》:非徒写景韶丽,当玩其细腻入微处(“汉家城阙”二句下)。用“横汾”者多矣,不若此之切(“古来徒羡”句下)。

《唐诗观澜集》:“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写景空阔,妙在池上收纳而入

《昭昧詹言》:起句破兴庆池,次句破宴,皆带兴象。中二联两大景、两细景分写。收侍宴应制。气象高华浑罩,与右丞同工。

古风

◎过蜀龙门

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长窦豆五里,宛转复嵌空。伏湍煦潜石,瀑水生轮风。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潭河势不测,藻葩垂彩虹。我行当季月,烟景共春融。江关勤亦甚,峨岈意难穷。势将息机事,炼药此山东。

汇评

《沈诗评》:气概雄壮。

《唐诗归》:钟云:一“煦”字写尽山水,幽晦入妙。

◎初达驩州

流子一十八,命予偏不偶。配远天遂穷,到迟日最后。水行儋耳国,陆行雕题薮。魂魄游鬼门,骸骨遗鲸口。夜则忍饥卧,朝则抱病走。搔首向南荒,试泪看北斗。何年敏书来?重饮洛阳酒。

【汇评】

《静居绪言》:沈云卿诗,亦脱略时习,自得古情。《初达驩州》一篇,凿奇出险,创杜、韩之始,…皆不受牢笼,自骋天步。言诗者往往不录,岂真无马邪!

◎杂歌谣辞·古歌

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水精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玉阶阴阴苔藓色,君王履綦难再得。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秋月光。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北斗七星横夜半,清歌一曲断君肠。

【汇评】

《沈诗评》:万卉霞蒸,烂然夺目。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前六句咏秋夜之景,为孤寂可怜。后六句咏秋宫之情,为幽独可恨。此与《古意》一篇总是寓言,意深词丽,情苦调悲,然含蓄浑厚。《古歌》更觉有说不出无聊无赖种怨思,所以为妙。

◎七夕曝衣篇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舒罗散觳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房金屋宠新流,意气娇奢不自由。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汇评】

《升庵诗话》:佺期此诗,首以藻绘,终归诋戒,深可钦玩《沈诗评》:高岭披云,别是一天景象。

◎钓竿

篇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

【汇评】

《优古堂诗话》:《潘子真诗话》云:“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杜子美诗云: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盖触类而长之。”予以云卿之诗,盖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之句。然李白《人青溪山》诗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并命登仙阁,分曹直礼闱。大官供宿膳,侍史护朝衣。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冠剑无时释,轩车待漏飞。明朝题汉柱,三署有光辉。

【汇评】

《瀛奎律髓》:此诗三联紧峭精神,尾句亦善用郎署事,即田风、季宗“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者也。出《三辅录》。《唐诗训解》:善揄扬,辞亦雅隽。此等题便用明朝。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骨秀气老,辞生于情,非逞工靡丽者可比。 徐中行曰:用韵妥而引事确,五言高手。 周敬曰:高卓渊泓,尔雅典则,言言合节,大启律门。 黄家鼎曰:寓直之荣、禁中之景、夙夜匪懈之心,一一写出透彻。

《唐诗观澜集》:气韵清迥,如听三霄笙鹤。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五、六、七、八味景得秀,故是诗人分内。三、四叙眼前事,觉为典绮。由其笔饶婉韵,故能运时成雅,最关工力。《瀛奎律髓汇评》:冯舒:发阊阖,谒紫宸,所见所闻无人间气息,诗至沈、宋,入巧极而天工错矣。 何义门:中二联叙夏景极洒脱,“冠剑”一联转结到寓直,落句收员外,应起处“并命”,又转出题柱一层,皆以君恩裹结,意味深厚,盛世之文。 纪昀:初中唐诸作多骨有馀而气不足,肉有馀而神不足。此作最有格韵,非复板重之习矣。

◎和韦舍人早朝

阊阖连云起,岩廊拂雾开。玉珂龙影度。珠履雁行来。长乐宵钟尽,明光晓奏催。一经推旧德,五字擢英才。俨若神仙去,纷从霄汉回。千春奉休历,分禁喜趋陪。

【汇评】

《批点唐诗正声》:律严法整,是何等句,何等气格。

《唐诗直解》:自是廊庙气骨,不近猥琐,格严法整。《唐诗选》:玉遮曰:起句整丽,如冠裳佩玉。

《唐诗训解》:一起雄健,有突出千仞之势。收语可法。《诗薮》:凡排律起句,极宜冠裳雄浑,不得作小家语。唐人可法者,卢照邻:“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骆宾王:“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杜审言:“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沈佺期:“阗阖连云起,岩廊拂雾开。”玄宗:“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张说:“礼乐逢明主,韬铃用老臣。”李白:“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高适:“云纪轩皇代,星高太白年。”此类最为得体。

◎夜游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人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

【汇评】

《瀛奎律髓》:元夕者,太平之所宜有而离乱多,富贵之所宜有而寂寞多。读此诗欲逢此辰,不可得也。

《唐诗镜》:轻凝、熨贴,语带微芳。《唐诗解》:风格卑卑,是陈隋故态,独音声流利,稍胜“火树银花合”。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亦典雅,华而不缛。许印芳:三、四、七、八,腰字精工,写景真而有神。九、十第二字稳贴。皆炼字法也。

◎被弹

知人昔不易,举非贵易失。尔何按国章,无罪见呵叱。 平生守直道,遂为众所嫉。少以文作吏,手不曾开律。 一旦法相持,荒忙意如漆。幼子双囹圄,老夫一念室。 昆弟两三人,相次俱囚桎。万铄当众怒,千谤无片实。 庶以白黑谗,显此泾渭质。劾吏何咆哮,晨夜闻扑抶。 事间拾虚证,理外存枉笔。怀痛不见伸,抱冤竟难悉。 穷囚多垢腻,愁坐饶虮虱。三日唯一饭,两旬不再栉。 是时盛夏中,暵赫多瘵疾。瞪目眠欲闭,喑呜气不出。 有风自扶摇,鼓荡无伦匹。安得吹浮云,令我见白日。

◎入鬼门关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

【汇评】

《沈诗评》:寒怆之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