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

杜拉斯有很多作品,但《情人》是最广为人知,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很多人都能够背诵《情人》的开头。

我曾爱过一个人的歌词(当你老了我将依然爱你)(1)

•据说很多人可以背下这本书的开头“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你来说,我觉得现在的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

非常切入人心的翻译,杜拉斯写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 ,年迈的“我”,回忆自己童年及青春的愤世嫉俗和离经叛道,书名为情人,实则同时大幅渲染她的家庭,控诉她的母亲与两位哥哥。写作的顺序非常跳跃,我们需耐下心慢慢来。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你能感受到《情人》中的主人公少女就是作者本人杜拉斯。拍摄成电影时,采访作者说书中所有的地点、人物、事件均真实地存在。

她曾住在越南西贡附近,是一位法裔白人,在当地比较有优越感却又是非常贫穷的白人。母亲创办了法语学校,父亲早早过世,大哥哥不务正业,小哥哥和她在母亲的眼里没有存在感。因为母亲过度的纵容和偏爱,大哥哥嗜赌耗尽家里所有的钱财,包括母亲的遗产。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造就了少女放荡不羁的性格。她极想摆脱穷困,逃离家里的环境,逃到成人的世界中,于是在15岁半时,戴男帽,涂口红,穿母亲的衣服,系哥哥的皮带,打扮成少妇模样,就为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邂逅。

.

在一艘轮渡上,遇到了一位比她大10多岁的中国男人。男人的家庭非常富有,完全能满足少女及他们一家的物质需求。但男人非常懦弱,和少女的交往遭到父亲的反对,也无力反抗。在这份爱情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男人非常爱少女,可少女不确定,确定的是少女和她的家庭需要这个男人的经济支持,所以少女一次次在没有结果的爱情里释放自己的欲望,被小说里各位角色复杂的所需裹挟着前行。

.

最终,女孩离开越南,坐船前往巴黎,男人也由家里的安排,与中国传统女人结婚成家。多年以后,男人来到了巴黎,打电话给他的曾经少女说他和过去一样爱她,根本不能不爱她,将爱她到死。这或许是小说名字情人的升华之处吧。

作家王小波曾经说过,我对现在小说的看法,都是被《情人》固定下来的。我却是被小说高昂激烈的文字所打动 。既然是经典,一定值得品读!

#王小波#​#小说#​#阅读#​#经典#​#玛格丽特·杜拉斯#​#杜拉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