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版权者得天下。作为游戏直播行业的巨头之一,虎牙显然对此深信不疑。不过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忖,坐拥“版权江山”的虎牙,是否真的全面胜出了?或者说我们究竟该如何判断游戏直播平台的“胜败”?
作者:二闹
图片:来自网络
“刚来,谁是好人?”
这是斗鱼、虎牙影视板块直播间中经常出现的一句弹幕,观众用以对影视剧情进行讨论,将剧情中复杂的内容概括成简单的正反派问题。如今,这句弹幕已经被大量用户延伸到了游戏、电竞直播领域,成为了游戏直播平台中的一句流行梗。
由于斗鱼虎牙此前合并未果,两个游戏直播行业的巨头再次成为擂台上的竞争对手。最近,随着斗鱼虎牙先后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以及年度财报,大家都开始以这些最新的成绩单来评价两者谁才是真正的“直播一哥”。而在充满数字与专业名词的财报中,也有不少人开始以“谁是好人”这样容易理解的二元对立逻辑来审视两者孰优孰劣。
从整体结果来看,虎牙显然是大家眼中的那个“好人”。在全年业绩方面,斗鱼营收为91.65亿元,虎牙营收为113.51亿元。在第四季度业绩上,斗鱼营收23.28亿元,虎牙营收28.09亿元。显然,从Q4以及全年财报中的两个营收“总成绩”看,虎牙明显领先了老对手斗鱼很大的身位。然后是净利润方面,在2021财年,斗鱼净亏损6.20亿元,虎牙净利润5.8亿元,双方这一来一回又来拉开了12亿的差距,这些数字进一步巩固了虎牙的“胜者”地位。
在铁一般的成绩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析虎牙过去的运营策略好在哪,斗鱼过去又打错了哪些牌。然而值得我们思忖的是,最终胜者是否代表着游戏直播这条赛道上的取胜秘诀?
去年5月,笔者在《斗鱼和虎牙,究竟是怎样拉开差距的?》的财报分析文章中便提出了观点:当行业天花板将近,鱼虎之间谁会最终胜出已经不关键了,因为不管哪一方胜出,游戏直播平台的发展困境都摆在眼前,而并不会因为这场角力的胜负而解决。如今,随着双方年度财报的发布,之前提到的问题已经越发清晰了。
新财报与老“魔鬼”
从上文罗列的数据来看,鱼虎相争,一个亏损一个盈利,总营收一个同比下降一个同比增长,双方的差距似乎在持续拉大,但继续观察一些细节数据,也许我们能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上文没有提到双方在Q4的净利润数据,在这方面,斗鱼净亏损1.93亿,虎牙净亏损为3.1亿。单凭这两个数字当然不足以证明双方的差距在缩小,所以接着往下看。向前复盘斗鱼过去多个季度成绩单我们能够发现,这一直播平台已经连续5个季度亏损。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Q4的净亏损数额已经同比下降了36.7%,这意味着斗鱼的亏损面在大幅缩小。
反观虎牙,去年Q4 3.1亿的净亏损对比的是2020年Q4 2.5亿的净利润。这些数据显然又让鱼虎之争的未来带上了一些不确定性。当然,列举这些数据并非是笔者想讨论两大平台谁胜谁负、孰优孰劣,而是想证明,在游戏直播这样一门复杂的生意中,单纯依靠营收总成绩的多少来判断胜负或许还不够得出一个真正客观的结论。而且比起讨论两者的胜负,他们身上共性的问题才更值得关注。
回到两大平台的财报中,上文已经提到了他们在整个2021财年的净利润情况,处于亏损状态的斗鱼自然不用多说,而虎牙虽然实现了5.8亿净利润,但是这个数字也同比下降了34%。两大平台在净利润方面的表现与运营成本的提升有着不小的关系,以双方单季度运营成本数据为例,斗鱼在201年单季度平均销售和营销费用2.38亿,增长率为33.98%;虎牙Q4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则为2.18亿元,增长率为13.1%,两者的运营成本都在迅速增多。
与此同时,两大直播平台的直播业务收入这一核心变现渠道也在变窄。斗鱼2021年直播业务收入为85.96亿元,同比缩水2.56亿元。虎牙这方面的收入为101.86亿元,同比下滑了1.22%。利润率降低、成本提升、核心业务变现能力下降,他们财报中反应的现象都指向了一个结论:游戏直播行业的大盘正在缩水。
按照这个结论继续深挖,我们或许又能发现导致结论出现的一个关键原因——游戏直播平台用户付费意愿的降低。在发布财报的同时,斗鱼虎牙两大平台也都展示了自己的海量用户资源,斗鱼Q4移动端MAU 6240万,同比增加7.2%,虎牙Q4移动端MAU 8540万,同比增长7.4%,两家平台用户增长率几乎持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流量的增长并未实现用户的转化。
在2021年Q4财报中,斗鱼的付费用户数量为730万,比2020年同期减少了30万,另一边的虎牙也一样,560万的付费用户数量相比2020年同期减少了40万。这种情况并不难解释,一方面,国内各类未成年人保护政策的出台以及监管部门对网络直播内容、收入以及税务的严查导致直播平台不仅失去了一批付费用户,也致使平台内一系列吸引用户付费的玩法被封禁。另一方面,“315”对一些主播行为乱象的曝光也足以打击大量平台用户的消费欲望,最终致使直播平台当中的用户对于平台消费更加精打细算。
而上述种种问题叠加在一起,便体现出了一个关于游戏直播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营收模式单一。
在斗鱼、虎牙最新财报所体现出的共性问题之下,大家所关注的“胜负”似乎并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两个占去大半市场份额的寡头之间,他们的胜负角力是否会催生出对上述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
“得版权者得天下”有效果吗?
在斗鱼虎牙合并被叫停之后,双方的对抗就仿佛进入到了“拼刺刀”阶段,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两大平台中我们可以关注这样一个细节——赛事板块。从2021年开始,斗鱼似乎就与电竞赛事版权渐行渐远,平台内可转播的热门赛事如今寥寥无几。
将时间推回到斗鱼虎牙平分天下、B站快手抖音等新势力入局的阶段,彼时虽然赛事版权价格飞涨,各方对独家版权的争夺也十分激烈,但是作为游戏直播领域内的两大巨头,斗鱼虎牙在转播赛事方面几乎都处于齐头并进的状态。然而如今,虎牙已经稳稳占据了独家电竞赛事版权的“江山”,且分销版权的行列中也没有了斗鱼的身影。
从这一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游戏直播行业的竞争格局相比过去已经再次出现了巨变,各方间的“火药味”已经浓郁了许多。当过去游戏直播平台们因为内容同质化严重、变现模式单一而被搞得焦头烂额时,一些平台便开始研究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并想方设法丰富自己的营收渠道。
例如在最新财报发布之后,斗鱼官方便表示平台的亏损有部分原因在于自身对营收模式的探索和研发。而另一边的虎牙便是使用了简单粗暴的“版权”战术,以求建立起维护自身发展的“壁垒”。
游戏直播江湖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版权者得天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一些热门电竞赛事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拥趸,对于直播平台来说无疑是吸引垂直用户群体、迅速提升平台流量的重要资源,这才有了B站8亿购买3年S赛独家版权、虎牙20亿购买5年LPL独家版权以及之后的诸多案例。但是如今看着两大平台的最新财报,笔者也开始对“得版权者得天下”这样的说法持怀疑态度。
根据官方统计,2021年Q4虎牙直播了125项版权赛事,获得了6.05亿次的总收看人次,版权投入为平台带来的流量反哺十分明显。但是从财报数据中我们也能发现,版权赛事带来的流量增量与平台营收贡献似乎并不成正比。单说付费用户数量方面,上文的数据便已经表明,从流量到付费用户的转化效果并不理想。
当然,版权赛事带来的流量价值也不必完全体现在付费用户的转化上,直播平台的广告业务同样可以依靠流量变现。那么我们再看看平台的广告业务:2021年Q4,虎牙广告和其他业务收入为1.96亿元,同比增长了11.6%。这样的数据似乎能佐证虎牙依靠版权吸引流量打法的正确性。但我们也无法忽视另一个问题,对于营收高达百亿的游戏直播平台来说,这样的增长并不解渴,同时,礼物打赏对应的直播营收仍然在虎牙的总营收中占比超过9成。因此,从目前来看,虎牙“版权打法”所取得的效果还并不明显。
与之相比,斗鱼的打法可能看起来更加“理智”一些,根据官方说法,平台对赛事版权使用了成本与收益共同评估并计算价格的策略,这最终虽然使其失去了市面上绝大部分版权,但是在付费用户数量的流失上起码与大举投资赛事版权的虎牙持平,并且Q4在广告业务上也取得了1.18亿的成绩。虽然与虎牙相比要差出大几千万,但是对于斗鱼自身来说,缩水幅度并非完全不能接受,毕竟赛事版权费用支出要比广告收入的损失高出更多。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赛事直播间由于其严肃属性,很难像主播群体一样对观众产生极高的黏性,也很难吸引观众付费,这一现象在过去的行业中就普遍存在,但是在过去或许并不算问题。过去,直播平台可以以赛事直播为窗口,通过与平台主播资源的联动来实现用户的留存与转化。但是随着如今游戏直播业态成熟,用户习惯已经养成,且平台之间大量的用户存在重叠现象,这使得单一平台的获客成本急剧上升,获客难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从财报结果来看,或许将电竞赛事版权作为解决游戏直播平台诸多发展问题的方法并非最优解,“得版权者得天下”也仅仅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仍无法解决目前游戏直播平台们“一条腿走路”的困局。
在行业还未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前,或许直播平台可以退而求其次,将自制赛事、娱乐节目作为关键发力点,这些赛事虽然无法与热门电竞赛事IP的影响力相提并论,但是这些节目与平台主播资源的联动却能够直接提升用户对主播品牌的粘性,对观众向付费用户的转化或者对促进付费用户多次消费产生促进作用。
比如斗鱼在2021年累计推出了超过300场自制赛事,较2020年全年增加60%,仅在去年第四季度推出的自制赛事等活动就超过110场。从结果来看,这确实帮助其在没有任何热门赛事版权的窘境下缩小了亏损面,在用户增长上也跟上了虎牙的脚步。“一条腿走路”确实是游戏直播平台们当下还无法解决的大问题,但是如果能让这条“腿”走得更快、更稳,或许也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的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