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是胎儿的“生命之水”,胎儿发育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它。有些孕妇在孕检时发现有羊水过多或过少等异常情况,这可能与胎儿状况有关。那羊水异常该如何诊断?可能会有哪些影响?要怎样治疗和护理?

羊水异常如何来诊断?

羊水量据羊水平段和羊水指数测定

8-11周胎儿开始排尿,这时慢慢开始会产生羊水,一般来说,大概16周的羊水量还是比较少的,在200-300毫升左右,到了34周,就大概会有1000毫升,随后慢慢会有所减少。羊水量的测定需要通过B超,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羊水平段,是指在B超下看到的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二是羊水指数,是指以妈妈的肚脐为界,分成四个象限,每个象限里面的最大羊水池的最大垂直深度的总和(即羊水指数)。

羊水异常通过B超进行诊断

羊水有过多和过少的情况,过少不存在急性和慢性之分,过多分为急性羊水过多(几天时间内羊水量突然上升,一般是在孕中期出现)和慢性羊水过多(羊水量在几周时间内上升较明显,多见于孕晚期)。羊水过多的诊断标准,如果是单纯按照羊水量来说,超过2000毫升称之为羊水过多;如果是看B超,那么羊水的平段大于等于8,指数大于等于25称之为羊水过多。

羊水异常有哪些影响?

过多使产时子宫收缩乏力

羊水过多对母体容易产生压迫症状,使得膈肌上抬,会影响心血管、心肺循环,造成呼吸的困难,生命体征可能产生波动。如果影响到下肢的血循环,可能造成下肢的静脉回流受阻,使得下肢肿胀、痔疮、水肿等。另外,羊水过多,子宫过度膨胀,可能会造成产时或产后的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等;宫腔压力也比较大,容易出现胎膜早破、胎盘早剥。

过多还可能引起胎膜早破

在临产之前不自主的阴道流液称为胎膜早破,如果先有规律的肚子痛再破水属于正常情况。羊水过多、胎位异常(臀位下方的胎膜会受力不均)、孕妇自身有炎症(衣原体或是较为高量的支原体感染)、孕中晚期性生活等都可引起胎膜早破。

多胎妊娠的正确方法(多胎妊娠该注意些什么)(1)

过少影响胎儿胎肺发育

羊水过少对母体影响不大,就是母胎间的缓冲感会较差,胎儿一动,母体的反应就十分明显,或子宫很敏感,较容易出现宫缩。对胎儿来说,如果是胎盘功能减退合并发育异常造成的羊水过少,就可能增加胎儿的病死率;胎儿的肢体伸展也会受限,胎肺容易发育不良。

胎儿缺氧可引起羊水浑浊

按照临床所说的羊水浑浊,是指羊水里有胎粪或者黄绿色的羊水。有部分是胎儿缺氧所造成,因为胎儿的缺氧刚开始是交感神经兴奋、胎心率增快,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处理的话,就会变成迷走神经兴奋、胎儿心率开始减慢、肛门松弛,出现排便。

羊水异常该怎么办?

不足月的羊水过少以监测为主

羊水异常要看孕周的大小,也要看异常程度,再来判断采取何种处理办法。一般不足月的羊水过多或过少建议是采取期待的治疗方法,以监测为主。羊水过少首先要做好排查,定期监测羊水量、胎盘功能,孕妇要多喝水,一天进水量在1000-1500毫升,希望灌注的水多了,通过胎盘的交换,使得羊水量多起来。另外,可以适当滴注一些改善胎盘循环的药物,能帮助羊水增多。

足月的羊水过多可考虑引产

多胎妊娠的正确方法(多胎妊娠该注意些什么)(2)

不足月的羊水过多,先是要定期监测羊水量和生命体征,也可适当的采取一些治疗措施,如小于34周的可短暂(不能超过一周)使用消炎痛这一类的药物(能减少羊水量,但可能会使得胎儿的动脉导管闭锁,影响胎儿血循环);还可采用羊膜穿刺来放羊水,但在过程中要注意放羊水的速度和量,并留意母儿是否有特殊情况发生。

羊膜腔穿刺放羊水后及时做好安胎

护理方面主要是配合医生做好一些监测,特别是羊水过多时,要每天监测生命体征、记24小时出入量、磅体重、量宫高腹围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羊膜腔穿刺放羊水后可能会出现胎儿早产的情况,应观察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及时予安胎治疗。对于羊水过少,需要交代孕妇严密自测胎动,护理上定期去听胎心,看胎监结果是否正常。

最权威的生殖与遗传诊疗服务平台,“蒲荷孕育”就在你身边。(puheyun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