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臻)9月16日,以“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2022/23乐季正式揭晓。当晚,指挥家李心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以韦伯《魔弹射手》序曲、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组曲及拉赫玛尼诺夫E小调第二号交响曲为乐季开幕。

国家大剧院首场周末音乐会(国家大剧院新乐季)(1)

新乐季海报。

在新乐季里,两个团体共呈现29套53场交响乐、17套23场室内乐、11套22场合唱、10部51场歌剧,总计149场演出。谈到新乐季主题时,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说,“文艺始终在反映、塑造和传承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主题,既是致敬文艺这一宝贵价值,也是文艺工作者使命的自勉。”在他看来,从黑格尔19世纪初首次以德语提出“时代精神”的概念,将之阐释为“一个时代整体的智识、道德或文化的氛围、特征及趋势”,到zeitgeist的德语词成为英语和拉丁语通用的哲学词汇,再到“时代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生活常触及、社会都关注、学术在研究的议题,“时代精神”早已超越时空和文化,也是全球文艺界的重要命题。

国家大剧院首场周末音乐会(国家大剧院新乐季)(2)

指挥家李心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为乐季开幕。 摄影:牛小北

音乐总监吕嘉则认为,在研究了解某个时代精神面貌的过程中,音乐是极有效的媒介,甚至堪称时代精神化身,而新乐季正是想和观众一起用音乐去观照和触摸时代精神,既回望历史,也书写当下,并展望未来。为此,新乐季以四条或明或暗的节目线索,即世界经典、民族特色、当代精神、青年一代,来体现“时代精神”的传承、创新、互鉴和发展。

国家大剧院首场周末音乐会(国家大剧院新乐季)(3)

音乐总监吕嘉在发布会现场致辞。 摄影:牛小北

乐团与合唱团特邀画家朱炜也连续第四年奉献主题画作,在31幅充满时代气息的主题组画里,他用飘逸复杂的数码线条重构了管弦乐器的造型,启发观者以全新视角重新审视这些貌似熟悉的器具,并透视和关注乐器躯壳里内在的精魂。

据乐团节目运营组长汤宁介绍,在乐季里成板块、系统化、大面积地上演世界当代佳作、民族器乐协奏,这在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时代先河”、“乐是故乡明”等板块中,约翰·亚当斯、阿沃·帕特、陈其钢、谭盾、郭文景、叶小纲等当代大师的代表作将陆续上演,以及周龙、方岽清、赵季平、郝维亚、关峡的琵琶、筝、管子、竹笛、唢呐等传统民族器乐协奏曲集中登场,这将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历史上当代精神最强烈、民族特色最饱满的一个乐季。

国家大剧院首场周末音乐会(国家大剧院新乐季)(4)

指挥家李心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为乐季开幕。 摄影:牛小北

此外,乐团对经典作品的探索依然是看点众多。由音乐总监吕嘉率领,乐团继前两乐季好评如潮的布鲁克纳第六、第九交响曲后,本乐季将上演第三、第七和第八交响曲并做唱片录制,也由此成为乐团上演布鲁克纳最密集的乐季。此外,吕嘉执棒的拉威尔《达芙妮与克罗埃》组曲、李心草执棒的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组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廖国敏执棒的圣-桑《第三交响曲》、洪毅全执棒的柏辽兹《幻想交响》、林大叶执棒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都是令人期待的重头戏。

据介绍,在本乐季执棒乐团的指挥家共有15位,还有6位指挥家将携合唱团登台演出。雷佳、王宏伟、韩蓬、张扬等30余位独唱家或独奏家,都将有精彩亮相,而钢琴家郎朗、吉娜·爱丽丝还将首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夫妻档”,在农历新春来临前携手吕嘉和乐团亮相“新春华尔兹”音乐会。

此外,蜚声国际的女高音歌唱家和慧担任驻院艺术家也是重要的乐季看点。作为本乐季驻院艺术家,和慧将在国家大剧院时隔十年、首度复排改版的《托斯卡》里担纲女主角,还将携手吕嘉和乐团在音乐会里演绎普契尼、瓦格纳的经典歌剧篇章,用2套4场音乐会和1部歌剧庆祝其亮相世界舞台25周年。

新乐季里,乐团仍有多部重要作品首演:应乐团邀约,赵季平在过去两年里潜心创作了交响童话《花儿的故事》,把他十年前为舞剧《花儿》所做配乐的精华和他多年对西北民间音乐的研究心得荟萃成宏大的交响合唱,将在11月由张国勇执棒乐团进行世界首演。首次接受乐团委托的青年作曲家姚晨受书法家韩美林的“天书”系列作品启发创作的交响曲《远渡》,将在国家大剧院建院十五周年音乐会上世界首演。乐团与荷兰广播爱乐等联合向黄若委托的新作《蝶·变》,在因疫情而三次重新排期后,也终于将在本乐季迎来世界首演。新乐季年轻指挥家、演奏家密集亮相,既给新乐季增添了明丽的青春亮色,也显出乐团对崭露头角者的关注和支持,赖嘉静、孙一凡、尹炯杰、孙榆桐、阿布、于翔、陆轶文,都是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乐季。

值得一提的是,十月底乐团走进Vintage、Station、Park等郎园文创园,在各剧场里奉献不同曲目的9场室内乐音乐会。同时,在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新格局下,两个团体都已启动艺术家扩编,并用三至五年扩大到全新规模,以迎接城市副中心剧院明年开幕,进入“双核”运行的“双主场”时代。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