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领头雁二期(防城区头雁)(1)

罗非鱼丰收。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郑云云 摄

乡村振兴领头雁二期(防城区头雁)(2)

罗非鱼丰收。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郑云云 摄

乡村振兴领头雁二期(防城区头雁)(3)

捕捞队正在捕捞罗非鱼。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郑云云 摄

乡村振兴领头雁二期(防城区头雁)(4)

梁永刚夫妇在鱼塘边喂鱼。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郑云云 摄

乡村振兴领头雁二期(防城区头雁)(5)

梁永刚与他的妻子。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郑云云 摄

乡村振兴领头雁二期(防城区头雁)(6)

梁永刚新房。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郑云云 摄

乡村振兴领头雁二期(防城区头雁)(7)

良农专业种养合作社产品展示区。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郑云云 摄

乡村振兴领头雁二期(防城区头雁)(8)

航拍小青柑种植基地。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郑云云 摄

广西新闻网防城港8月12日讯(通讯员 郑云云 黄翔 曾庆玲 黄笙 实习生 蓝键)近日,在防城港市举办的“感百年党恩·助乡村振兴”2021年农民工创新创业大赛中,防城港市防城区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那良水产养殖和柑橘种植获得创业明星组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社员们激动而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从8户到102户,从年收入不满1万到超过4万,从贫困户到奔小康……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为农户开出了致富新良方,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怀揣着好奇心,笔者走访了位于那良镇那楼村马加组的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

致富良方,产业规模发展

在合作社创办人黄定聪的办公室里,散发着阵阵陈皮香味。说起合作社的成立,他娓娓道来:前些年,党委、政府扶持清水鱼的发展,帮助农户开挖了很多鱼塘,但农户大多都是小打小闹,养殖规模和效益一直上不来。他与几位合伙人一起,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农户养殖效益不好主要是养殖品种差、管理粗放、零散经营、没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想要效益,就要把村里的养殖户联系起来,形成产业规模,方法只有一个——成立合作社。2014年,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通过大胆创新养殖模式,改换鱼种,把养殖户原来每年只能出产一批成品鱼提高到每年出产两批;提供优质饲料,通过厂家购买饲料分发给农户用于养殖,待产出、销售后再收回鱼苗和饲料的成本;派出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养殖,并通过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提高农户养殖技术;合作社帮销售、找客户、要订单,通过拓宽与南宁、柳州等地销售商及加工厂家的合作方式,扩大销售渠道,从而发展壮大养殖规模,“合作社 基地 养殖户 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就此成型。

很快,养殖户尝到了甜头,成立合作社当年,产量和收益就实现了翻番,每亩水面养殖纯收入少的有9000元左右,多的达到1万多元。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面积从2014年的1300亩到现在的2750亩,养殖户从30户发展到102户。2020年,养殖罗非鱼纯收入390万元,平均每户收入超过4万元。

因地制宜,产业做大做强

那良镇初称榕树垌,后因此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产量高,故名那良,壮语意为良田。其土壤中富含硒,加上当地气候宜人、雨水丰富,地理优势得天独厚,非常适合种植柑橘。

罗非鱼养殖产业发展成规模后,合作社便开始谋划开发新的产业项目。到广州等地考察学习,发现近几年开始流行柑普茶,其特点一是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二是保健作用突出,发挥出新会陈皮“理气”的功效。合作社因此得到启发,认为该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结合那良本地实际,农户长期以来也有种植柑橘的历史,合作社决定开始大面积种植四会柑。新的产业吸引了更多在外务工青年的加入,从种植到深加工形成了产业一条龙模式,生产的小青柑和陈皮主要销往福建、广州、广东、东北三省等地。目前种植面积2000亩,小青柑年产量18吨,陈皮年产量80吨。除了罗非鱼养殖、小青柑种植,合作社还开拓了玉桂、八角等级产业,年总产值达2000万以上。辐射带动周边近2000人就业增收,让村民的腰包实实在在地鼓起来。在合作社的小青柑成品仓务工的李阿姨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就是过来兼职削果、打包成品,一个月也能有两至三千元的收入。

“头雁”领飞,实现共同富裕

合作社还带动了周边的一些村民创业致富,在加入合作社以前,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通过外出打工、种田、饲养鸡鸭鹅等,年收入不超过1万元,加入合作社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梁永刚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当天下午,笔者来到梁永刚家中,在夕阳映照下,一栋别致的小洋房格外醒目,浅黄色的瓷砖搭配欧式风格阳台,门前种了各种花草,整齐的红色对联、高高挂起的灯笼都传递出一种日子红红火火的朝气感。从梁永刚口中了解到,以前他们住的是烂瓦房,家里5个孩子,平时靠种地、打零工挣钱养家,条件艰苦,压力特别大。现在起了房子,买了小车,五个孩子里的其中三个已经大学毕业,还有两个在读,值得一提的是,小儿子读的是医学专业,毕业后也打算回村里当村医,服务群众,回报家乡和社会。“以前家庭条件很困难,住的是烂瓦房,靠种地,出去打零工来挣点收入度日。每年收入两三千左右,加入合作社之后,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在黄老板的带领下越做越好,对以后的生活很有信心。”梁永刚说到,他的声音不大,但是语气里透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吃水不忘挖井人”,合作社靠着家乡的资源发展起来了,不忘拉乡亲们一把。“在我们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合作社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扩大产园基地,招募更多在外务工的青年返乡创业,助力我们的乡村振兴。”合作社负责人黄定聪如是说。

良农专业种养合作社只是防城区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以当地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有力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举措缩影。近年来,防城区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目前,防城区已建立农民合作社429个。

下一步,防城区将继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产业优势,补齐产业链端,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力度,以产业振兴为突破点,创造良好硬件环境、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增效,走出具有防城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