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我院妇科门诊来了一位复诊的患者,刚进办公室就激动地说:“我现在真的感觉很好,没有腰痛,坠胀,小便也正常了,谢谢熊医生…”看着眉飞色舞的陈女士,妇女保健部熊芳部长欣慰地笑了。

子宫下垂 尿失禁(子宫脱垂尿失禁)(1)

这位35岁的陈女士,因8年前分娩后自觉有阴道脱出物伴异味,腰痛伴小便困难。因此不敢出远门,不敢去公共场所。这8年间曾断断续续接受过非系统、非专业的治疗,如口服药物、针灸康复治疗、泡脚及各种民间偏方,效果均不佳。4月6日,被疾病困扰多年的陈女士终于鼓起勇气迈进了我院10楼妇科寻求医生帮助,首诊医生熊芳(副主任医师)详细了解病情后耐心地开导她:不用着急,这是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可保留子宫,可以治愈。在充分的准备下,熊芳医师为其实施曼氏手术 尿道中段悬吊术,经过一周的治疗,陈女士康复出院,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01、什么是子宫脱垂和尿失禁?

1、二者同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但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引起相关器官位置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这类疾病的常见症状有腰酸,下腹坠胀,阴道口有异物脱出,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本病的发病机制多因妊娠,分娩时损伤,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长期腹压增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腹水,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也可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或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出现的盆腔支持结构的萎缩,对维持正常的盆底功能有很大的影响。

3、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微创手术治疗。对于轻型患者,可改变生活方式,如减轻体重以及盆底肌训练等治疗;但对于大多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具有长期、确定的疗效,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则作为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治疗术式。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方式需因人而异,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人群手术设计方案略有不同。

02、如何预防?

疾病的预防永远好过发病后治疗,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禁也不例外,从产时就应开始。

1、分娩过程中,应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过早、过度用力。

2、避免产后重体力劳动,分娩后,应充分休息,经常改变卧姿,注意营养,避免过早、过度操持家务及体力劳动。

3、产后积极进行体操运动,以锻炼盆底肌肉及腹壁肌肉。盆底肌肉锻炼不仅适宜在产后进行,在生活中也可当成一种习惯。

4、有的人并不能正确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以到医院进行生物反馈法治疗,学会正确地锻炼盆底肌肉。

5、积极预防和治疗使腹压增加的疾病,如积极减肥,治疗便秘等。

03、呼吁

我院一直潜心研究女性盆底疾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的诊治,通过盆底康复和手术治疗等方式,为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解决难言之隐,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在此,我们呼吁“关注盆底疾病,呵护女性健康”,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为更多的女性朋友带来福音,提高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规避人员扎堆,保障大家的安全,来院就诊请主动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戴好口罩、配合医务人员测体温、报告旅居史、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谢谢配合!特殊时期给您带来不便,敬请支持和理解!

通讯员:程协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