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王宝强工作室发布了「宝强妈妈因病去世」的消息。
挺突然的,也挺难过的。旁人或许无法体会,母亲对他来说 有多重要。
最近几年,王宝强日子过得并不顺利。在事业的休整期,他开始将重心放在了陪伴妈妈身上。
带妈妈去旅行转一转,有时间给她做顿饭,和她看会儿电视......在妈妈面前,他可以卸下明星光鲜亮丽的身份,很自然地说着乡音,讲讲心里话。
人处于低谷时,便会看清很多事情。
外人只在乎你站得高不高,飞得远不远,只有爱你的人在乎你摔得疼不疼。
1992年只有8岁的他离家去少林寺习武,15岁开始北漂,到2003年第一次当男主角。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也只有他母亲最心疼她。
01
王宝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在当时那样的家境下,妈妈却省吃俭用攒下钱为了供他上学,想让他出人头地。可他早早决心去少林寺学武功,理由也非常心酸:
“我知道妈妈希望我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可我上了学又怎样?考大学?我相信我没这个智商。就算我考上大学了,我们这样的家庭能供得起吗?供不起。”
妈妈心疼他,他也心疼妈妈。
别的孩子无忧无虑的年纪,王宝强就意识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他否定着自己的能力和出身,却不安于现状。
或许自卑的人都挺要强的,他想摆脱贫苦,改变命运。在无数次软磨硬泡下,家人终于同意自己去少林寺。
而他的人生,也悄悄发生着转变。
02
8岁: “ 等我混出来了
买火车只买坐票,不买站票!”
1992年,8岁的王宝强离开家乡。
那是他第一次坐火车。买的是站票,瘦弱的身子在车厢里晃来晃去。没一会儿,他就晕车吐了满地。
周遭的人投来嫌弃的目光,他笨拙收拾着残局,嘴里不停地鞠躬道歉。
他觉得很丢脸。
火车里的人来自天南海北,大家都见过世面,只有自己慌乱地像个小丑。他暗自发誓:“等我混出来了,买火车只买坐票,不买站票。”
到了少林寺,他给家里报平安。家人和他说:“在那儿好好练,多吃点苦,不愿意练了就回来。”
寥寥数语,有心疼,也有担心。妈妈怕外面的世界太苦,也怕儿子坚持不下去。
当晚,王宝强把头蒙在被子里哭。他又想家又倔强:既然都出来了,怎么可能说回就回呢?
为了向妈妈证明自己在少林寺混得不错,他寄了张练武的照片给妈妈。
没想到家人拿到照片就心疼地哭了:“儿子太瘦了,隔着照片都能摸着肋骨。”
可在王宝强眼中,「瘦」是一个贬义词,他不喜欢瘦小的自己。
平日里他不敢和师兄弟一起洗澡。因为别人真的很健壮,相比之下自己就像一只卑微的孩子。
剧组有时会去少林寺选演员,王宝强拼命挤在人群前面。他眼睛里放光,内心祈祷着:“选我吧,选我吧。”
可实在太瘦小了,剧组的人根本看不到他。
他沮丧地说:“我知道自己个子不高,长得也不好看。从小到大,就没人夸我帅过,都说我可爱。”
自卑的王宝强,开始对自己严格要求,从自卑变成自律。
每天跑十几里路,风雨无阻。扎马步腿一嘚瑟就挨棍子,哪怕打出血他也扛着。没多久,手里全是茧子,身上也落下了不少伤。
他强壮了不少,身上也有肌肉了,去洗澡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了,甚至还有些小自豪。
可是,他也认清了一些现实:
之前来少林寺完全是因为李连杰,以为练成了“武林大师”就有电影可以拍了。
后来才知道:“李连杰不是和尚,而是演员。他的武术不是在少林寺练的,而是在北京武校学的。”
在少林寺呆了6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他想当演员,想多赚点钱,他决定离开。
03
15岁:住进北京地下室
“没出人头地,绝不和家人联系”
1999年,15岁的王宝强只身前往北京。
他还是买的火车站票。只不过这次不会晕车了,因为扎过几万次马步,哪怕站了五个小时,也不觉得头晕。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住在地下室。
天花板上布满了下水管道,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就盯着上面看,“这座楼里所有被遗弃的东西,废水、垃圾,每天都从我头上经过。”
他以为北京和少林寺一样,武术和强壮的身体可以成为他闯荡江湖的本钱。
还是太天真了。
第一次去北京电影制片厂,他问人怎么找活:
“大哥,你们在做什么?”“等活儿。”“什么叫等活儿啊?”“等活你都不知道,你干什么的呀?”“我刚从少林寺出来,想拍电影。”“这样啊,那你认识人吗?”“什么人都不认识。”“什么人都不认识你就敢来北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首都。知道北京电影制片厂有多大吗?瞧你那呆样子,边蹲着去吧。你就撞大运吧。”一身武功的王宝强,就这样乖乖找个角落蹲着去了。
他开始意识到:在大城市里,人是可以不被当人看待的。
当群演拍戏时,有的演员对他真下狠脚。“大头皮鞋一下踹在腰眼上,我疼得一下子倒在地,蜷成了虾米的样子。”
然而导演并不满意,前后被踹了好几次。最后导演急了,指着王宝强的脑袋:“这人谁找来的?找个傻子做什么?”
他被人破口大骂过,也挨过好几个耳光。可是没办法,就算会武功也要忍着。因为这就是残酷的社会。
就像后来他在戏中说的:人怎么会比狼还坏?社会给这个14岁少年上了不少课。
他更意识到:原来自己与别人真正的差距,不止在于身材和样貌。
还在于——他没钱,没文化,没背景,没资源。就像下水管道流动的东西一样,随时可能被这座城市遗弃。
“我不过是个跑龙套的。”
“除了一套耍把式,我一无是处。”
他萌生过想“回家”的念头。当替身从高处摔下来时,被别人嘲笑土包子时,睡在腥臭的地下室时......
可一想到家人依旧过着贫苦的日子,当初走时也承诺以后赚钱养家。他不想打自己的脸,便忍住了思念。
那么,即便是个小蚂蚁,他也要撑下去。
他给自己定下铁律:“没能出人头地,就不和家人联系”。谁也没想到,这场「断联」整整持续了两年。
每天深夜,他就拿凉水从头浇到脚。目的是为了提醒自己,当下的处境到底有多么糟糕。
他还会练习签名。把自己想成明星,哪怕别人嘲笑他白日做梦,他也相信有一天这些签名能用的到。
他依旧每天奔波于各个剧组,只要有活就接,不管演什么,也无所谓谩骂和羞辱。
他在等一个机会。
04
19岁:人生第一次主角
床戏一条过
2003年,王宝强的机会来了。
电影《盲井》剧组想让他当主角。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演员,期待之余还有一些害怕。
不是科班出身,根本不懂怎么演戏,不会演怎么办?
剧本那么多字,自己小学还没毕业,字认不全怎么办?
据说要拍床戏,连女人手都没碰过,被人笑话怎么办?
穷苦出身,地方口音,其貌不扬......这些让他自卑的气质,在导演眼里竟成了加分项。
甚至连床戏也是一条过。当时女演员刚脱下衣服,他就吓得缩到墙根。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小人物的状态,正是导演想要的青涩的感觉。
拍戏期间,导演不断鼓励他:“你只需要演你自己就可以”。有时因表现不好被责怪了,剧组的人还会安慰、开导他。
那只被人轻视的小蚂蚁,也开始被善待了。
他开始飞速成长。
2004年,他是《天下无贼》里的傻根。“单纯、天真、孩子气,让人一看就有保护的欲望”。
2005年,他是《暗算》里的瞎子阿炳,外表木讷。
2007年,他是《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戏里被称为“三呆子”。
“傻、呆、木讷……” 渐渐地,他不再掩饰身上的“缺点”,开始相信自己和那些学院派出身的孩子不一样,有着天然且独特的优势。
总算是自信一点儿了。
还记得他拍完《盲井》后,他拿到了人生第一份片酬2000块。终于“混出个名堂”的王宝强,鼓起勇气给妈妈打了电话。
在外打拼久了,一听到家人的声音,就算再坚强再成熟,还是会瞬间脆弱泪崩:
“这些年你跑哪去了,一个电话没来过,我们以为你死了。”
“我没死,我挺好的,我演了男主角了。”
再次回到家,爸妈也有了白头发,大哥也结婚生娃了。他拿出1500块钱,帮家人还了这些年欠下的债务。
他兑现了离家时对母亲的承诺,混出了名堂。
05
纸醉金迷的名利场
他始终是个“边缘人”
《盲井》之后,王宝强接触到了真正的剧组,也认识了各种明星大腕。
可在声色犬马的名利场,他始终是个“边缘人”。
2003年,王宝强去金马奖领最佳新人奖,连上厕所都要小心翼翼。
洗手池的水龙头是自动的,他试了好几次都不出水。他手足无措,满头大汗。
他想起自己在北京当洗厕工时,一不小心把洗手台拍碎了。那次扣了很多钱,他心疼得要命。这次有钱了,却不敢这么做了。
他怕别人觉得自己是个鲁莽、笨拙的乡下人。
这时他身边来了个西装革履的男士,帮他轻轻按了一下,水就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刘德华。
这次相遇仿佛为他们的缘分埋下伏笔,也见证了王宝强摆脱自卑的过程。
第二次见刘德华,是拍《天下无贼》。王宝强对他说,“我就是在那个洗手间里要他帮忙按水龙头的笨孩子。”
刘德华告诉他:“自己曾经也是个笨小孩。上台唱歌也被人拿砖头砸下台来过。如果还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就必须做到下一次不再让人砸下台去。”
第三次见刘德华,是在电影庆功会上。王宝强“嘭”地一声跪下来,周遭闪光灯咔嚓咔嚓的声音异常刺耳。
在“傻根”眼中,当年对方的滴水之恩,足矣让他感恩戴德。
典礼现场视频
这种行为如果放在他的家乡,看起来是那么朴素、真诚、美好。可如果用名利世界的眼光去审视,便只会觉得哗众取宠、荒唐至极、不可理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跪,刘德华也跟着跪了下来。他揽着有些胆怯的王宝强的肩膀,“你很厉害的。如果你演不好,这部戏就不会好看。”
或许正是这句话,才让王宝强明白:很多时候,你不必急于求成,忙着融入什么圈子,哪怕是一个小人物,只要努力拼搏,也值得别人尊重和敬佩。
出道至今,很多人说他运气好,嘲讽他本色出演,根本谈不上有演技。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为了改掉乡音,王宝强每天都大声读报纸;为了读懂剧本,他用字典逐字逐句地查;为了演一个瞎子,他对着镜子练翻白眼。
就像白岩松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结果的时代。可是,有这么一个笨笨的、憨憨的人坚持着,虽然他没有那么聪明,智商一般,但是最后也能取得成功。
王宝强8岁离家,他相貌身材平平,没有背景和资源。在少林寺练武,在北京搬砖 洁厕,做群演和替身,到最后出人头地。
个中苦涩,无法言说。骨子里有点自卑的人,最在乎能给他温暖的人,母亲,就是这20年他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他的人生,或许有人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外漂泊打拼,背井离乡,工作赚钱,被老板臭骂、被客户挂电话、深夜下班,吃着早已凉透的盒饭……爸妈成为我们受伤后的最温暖的后盾,不可取代。
谋生和追梦的路上,每个人都曾自卑过,那些不愿承认的懦弱,无人理解的委屈,独自流泪的不甘,有个人懂你的感觉,真好。
王宝强在他经历过人生百态后,妈妈的突然离去,后来每个睡不着的深夜,一定会很想她吧。
加油,流着泪吃完饭的人生,是可以走下去的。
参考文献:
王宝强《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