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撞色搭配能给人“高级感”?
从三点来看,一是它有着非常浓烈的视觉冲击感,是吸睛的关键,在现代美学中,撞色也成了许多设计师表达"自信与活力,活出自己的个性,张扬气魄"的一种表现手法;二是从工艺上来看,多色拼接与单色比较,多色更为复杂,所需技巧更精妙;三是从历史上来看“撞色”是有着非常严苛的等级制度和礼制的束缚,是一种地位的体现。
“撞色”它不是现代美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时期,主要体现在服饰上。到西周时期正式有了“冕服制度”,冕服的主体是玄衣、纁裳,玄即黑,纁即浅红色或浅黄色,上衣黑色,下裳黄红色,在《周礼》《礼记》中均有记载,这是目前文献中能追溯到最早的“撞色”文化。因当时的丝织技术刚刚兴起,黄色、紫色、朱色、赤色、黑色这些颜色只有皇家和王公贵族才能使用,其余低品级的官员和平民不得僭越逾制,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撞色搭配
《论语·泰伯篇第八》中子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平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可见夏时期已有冕服。冕服制度是指进入阶级社会后,用衣冠服饰区别人们贵贱等级身份的服装制度。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印花技术和扎染技术的成熟,使得唐代的服饰大放异彩,值得一提的是,“撞色”搭配在这时期体现的淋漓尽致,女子常以红绿搭配最为常见,其次是红黄搭配、紫红搭配。
唐对于服色也有越来越详细的规定,比如一品、二品、三品官服是紫色的,四品、五品官服是绯色,六品、七品官服是绿色,八品官服是深青色,九品官服是浅青色。这种崇尚“红绿”的搭配还体现在婚服上。在隋唐宋时期的婚礼常见于“男红绿女”。相信大家这两年都看过《独孤天下》《清平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电视剧,里面就出现了“绿色嫁衣”。这一点上有部分争议说“高嫁穿绿,低嫁穿红”,这一点目前没有史料可以证实这一说法,但“男红女绿”在本质上这是一种男尊女卑的体现。
宋代要求人们穿着简朴,所以女子袄衫的颜色多为淡绿,粉紫,银灰,葱白等略淡的颜色。不过人们对于下裳的要求并不似上身服装那般严苛,因此两宋时期女性的裙子颜色多为青、碧、绿、蓝、杏黄等艳丽的颜色,形成了上淡下艳的服饰风格。在宋代中后期甚至出现了在丝织品混合金丝的做法,这是因为宋代的缂丝业发达。
而到了明朝,这一现象出现了惊人的反转,变成了“红女绿男”,新郎穿青色状元服,新娘则身穿红褙子红罗裙,这一行为我们将之称为“摄盛”。
明朝将大婚俗称“小登科”。所以男人在结婚那天,即使就是一介平民,也可以破例穿上九品官服青绿色,女子可着凤冠霞帔,是符合当时礼制的。
古人森严的“颜色等级观”不仅体现在服饰上,还有建筑、家居摆件等等。普通百姓大多数只能使用白、褐等单色物品,像“撞色”“拼接色”等色彩丰富的物品只能是皇家贵族才能使用,它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和地位。到了现代,虽然没有了颜色等级的划分,但在某一个时期里,过于艳丽的颜色还会被人嗤之以鼻,撞色和拼接色更是觉得俗气,但时尚是一个轮回。
撞色搭配
现在说到撞色,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高级”,好像撞色和高级已经划了等号。很多的奢侈品品牌都有出“撞色”风格,像路易威登还专门出了一场“撞色秀”,GUCCI也出了撞色系列的包包,还有汽车界的红旗H9、迈巴赫等。甚至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只有亭亭玉立、面容姣好的人才能“撑起”撞色的服饰,有着“高人一等”的即视感。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森严的“颜色等级”除了来自于上位者的控制外,从根本上是因为工艺、技术的落后发展形成的。就算工艺发展到了现在,有很多的商家也不愿意在同一个商品上使用太过于繁琐的图案颜色,不是技术达不到这样的设计要求,而是多色设计会大大增加造价成本。
UZSPACE优之水杯
我们用以上的杯子来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它采用的是经典的“蓝红”为双拼主色调,杯盖是三色,杯身是六色,其中杯身还设计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凹陷握手位置。相信我们都画过画,单论上色这一点,我们就要比别人多准备几款“颜料”,上色也要比单一的纯色多几道工序,所以“撞色”的高级在工艺上就体现出来了。
那什么样的人会喜欢“撞色”的设计呢?那必然是自信有活力,青春且张扬的人,才会选择和自己旗鼓相当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