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主道解读(红林悟道韩非子-用人第一章)(1)

红林悟道《韩非子-用人》 第一章 用法

从今天开始学习《韩非子-用人》,这是世间最难的学问,人可以把一个物体研究的很透,是因为研究的主体是我们,客体是物体,而且相对而言物体是不变的。但“用人”的学问却是人研究人,主体研究主体,很难,而且人是随时都在变化,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都在随时变化,变化的时间节奏还一样。韩非子的《用人》篇从用人的环境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如何实现人尽其才为出发点。我们曾说人是事物的主体,人是事物的唯一体验者,世间的一切都因人而存在,所以对于君主来说用人就是第一要务,如何用人是头等问题。

韩非子将人纳入天地万物之中,用人也要讲“道”,按用人的规律用人,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韩非子说“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意思是:听说古代善于用人的君主,必定会遵循天道顺应人情并且赏罚分明。循天、顺人、明赏罚从三个层面讲述了用人的原则,第一层“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 意思是:遵循天道,就能够少用气力而建立功业。这一点很难理解,遵循天道,这里的“天道”是什么意思,我想应该像“道”一样,看似没有什么力量,也没有使什么力气,天地却运行顺畅。“循天”应该是韩非子告诉君主如果你按用人的规律用人,那么你就可以很轻松的建功立业。这应该是韩非子用人理论的核心,是解决一切用人问题的出发点。第一层回答了君主的用人理念。

第二层“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意思是:顺应人情,就能够少用刑罚而推行法令。“顺人”,就是顺应人性,而且这个人性是普遍的,具有代表性。比如人人都有怕惩罚,人人都想要公平公正,那么就按此制订规则,让大家在公平公正的环境里工作;严格执行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公平公正。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杜绝了人为的伤害与祸患。第三层“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意思是:赏罚分明,伯夷、盗跖就不会混淆。在规则的基础上,明确赏罚,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事成则赏,事败则罚。这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已是很经典的制度与文化基因,尤其是对销售工作的管理这一点很重要,其实,凡是带有结果的工作这一点都很重要,销售工作只能通过绩效考核来管理,这样可以减少人为情感的干扰。业绩是销售管理的核心,因为业绩是企业的生命。第二层回答了君主如何用人,第三层回答了君主怎么用人。

用人者会识人很重要,但如何用人更重要。不会识人,损失也就是人力成本,不会用人可就会造成更大的经营损失。会如何用人,即便发现所用之人不行,还可以及时终止用人,减少损失。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告诉我们,既不会识人又不会用人结果就是数十万赵兵投降后被秦军坑杀,赵国损失巨大,离亡国不远了。韩非子的三个层面,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如此,则白黑分矣。”意思是:这样一来,黑白就分明了。这就是制度的精神实质,黑白分明,没有中间灰色的说法,这既是关系的明确,也是自身身份的认定。黑白分明了,规则制定了,就知道要用什么人,如何选人,怎么用人,形成用人规律,一切按制度办理。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改变一个人有多难。人性千古不变,能变的就是人所处的环境,确切的说就是环境规则。什么样的环境规则出什么样的人。韩非子给了我们很好的用人思想,中国历史之所以不间断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用人策略。历史上的贤臣良将总能让中国历史向前发展,而不会被终结。国家发展如此,公司发展亦如此。美国政治家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的:“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纵观历史,这一句话就很好的阐述了韩非子的用人观所产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