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要点分析:
“我学会了——”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那么这次习作,同学们又该用怎样的文字把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有序地写清楚写生动呢?
第一招:选材——让故事更新颖
看到“我学会了”,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学习什么本领的情景呢?书中第一部分呈现了六幅图片——弹琴、拍照、挤奶、借书、洗碗、种花,一看到这些图,是不是马上唤起你对生活的回忆和体验?你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从小到大,学习各种本领的情景呢?在这么多事情中,哪一件事让你最有成就感呢?来,赶紧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第二招:有序——让过程更清晰
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这项本领的呢?拿起笔,在你的稿纸上,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自己学会本领的过程按步骤梳理清楚。再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用上“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自己学本领的过程有序地说一说。
第三招:波折——让过程更有趣
要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就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如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心里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克服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经历要与大家分享;学习过程中你的心情发生了怎样一波三折的变化……你还记得吗?
在《我们家的男子汉》中,作者就是抓住小外甥的动作、语言、神态,把小外甥第一次独立的那种“沮丧”“胆怯”“紧张”“焦急”的心理变化写了出来,读起来就非常生动有趣。
如果你也能把自己学本领时,那种一波三折的学习过程和心理活动写出来,一定会给你的文章添彩不少。
第四招:收获——让主题有升华
学习这些本领的过程中,你一定受到了一些教育和启示,得到了享受和快乐,这些就是你学本领过程中的可贵收获。如果你能把这些收获融合在你的事情中或者在最后的总结时抒发,一定能让你的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第五招:修改——让文章更精彩
刀不磨不快,文不改不妙。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写完后读两遍,自行删减修补,有序有趣,给自己加上一颗“☆”。然后和同学交换改,关注学习过程是否写清楚,是否一波三折,如果你很喜欢读他的故事,记得给他加上一颗“☆”噢。
例文:我学会了欣赏
我总觉得妹妹又傻又嗲,甚至有时让人觉得十分厌烦。看吧,她潦草地在纸上随意涂抹了几笔,又“刷刷”地画了几根她自以为十分美丽的头发,一个破败的,让我几乎看不出来的“小人”出现在画纸上。妹妹蹦蹦跳跳地举着作品给爸妈看,他们竟也隆重地表扬了她,真想不出其中是哪门子道理!
傍晚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妹妹一阵风似地跑到妈妈身边,大声嚷嚷着,要求拿家里唯一一台能放音乐的平板听她最喜欢的儿歌。妈妈无计可施,只好停下手里的活,取出平板,小心翼翼地递给妹妹。妹妹欣喜若狂,立刻点开那首她最喜欢的儿歌,那首我认为十分幼稚的儿歌——《洗手歌》。她的两眼紧紧盯着屏幕,似乎害怕漏掉任何精彩的细节。单调重复的节奏让我烦躁不安,书也看不进去,只得逃出门去。
妹妹每次跳舞回来,都要在我们面前炫耀几下她“美妙”的舞姿。一会儿踢踢腿,一会儿扭扭腰,一会儿甩甩手,一会儿转转头,自以为是地在我们面前展示成果。但是在我眼中,那简直就是鹅的步伐,鸭的舞姿,甚至有时像只蜗牛。你想蜗牛哪会跳舞啊!看着爸妈满面笑容地看她跳舞,我心里充满了嫉妒。终于有一天,我在电脑上看到了爸爸拍摄的我小时候的视频,忽然发现我上幼儿园时原来也这么傻!做操时一动也不动,背古诗也前后颠倒,哭起来还扰民。这时,忽然觉得妹妹其实挺优秀,甚至比我还聪明。
妹妹爱读书。就像今天晚上,我去妹妹的房间,看,她和奶奶在做什么?眼前的一幕让我差点笑掉大牙,奶奶拿着一本我的四年级语文书,念得津津有味,妹妹则半盖着被子,呆愣地坐在一旁,大张着嘴巴,眼睛直直地盯着书,半个字也看不懂。后来,我一问妈妈,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妹妹硬要看一本全是文字的书,折腾了半天没有一本合适的,最后只好把我的课本拿出来读,这才出现了这幅有趣的场景。
妹妹也懂礼让。六月的一个大热天,待在家里满头大汗,热得心烦意乱。爸爸决定带妹妹出去买两支冰激凌,而我则留在家里做作业。妹妹从超市出来就迫不及待地舔了起来。很快把其中一支吃得干干净净,另一支则被她紧紧握着。爸爸说,如果还想吃,也可以把这支吃掉,再买一支给哥哥。但妹妹坚持留下来给我。等到家时妹妹捧着那支快化成水的冰激凌,小心翼翼地递给我:“哥哥,只能放碗里吃了。”我听了,心里无比感动,像巷口一阵凉爽的风,拂面而来。
跟妹妹相处的点点滴滴里,我终于发现了妹妹的各种优点,我终于学会了——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