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素有温暖的海港之称。相传很早以前,西班牙和葡萄牙国王为了国家的利益,进行政治联姻,西班牙的公主下嫁到葡萄牙。公主来到里斯本,看到这个国家远比自己的国家贫穷,在给父王书信中,公主认为这个国家唯一好的地方是气候宜人,有着温暖的海港,从此人们就习惯地称里斯本为“温暖的海港”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2)

说起里斯本的天气,我们感同身受。3月底的北京春寒料峭,特别是从北欧芬兰转机更觉得寒冷无比,到了西班牙的马德里,才觉得暖和一下。然而到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受西太平洋暖流影响,这里冬不结冰,夏不炎热,气温已经接近20度。一些年轻人已经穿上T恤,一幅夏天的打扮,而我们刚刚脱下厚重的冬装。呼吸着湿润新鲜的空气,满眼都是鲜花、草坪、绿树。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3)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4)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5)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6)

从热罗尼姆斯教堂参观出来后,我们漫步在街头,细细地观察这座温暖的海港城市。这里的公共交通以有轨电车为主,所以能够看到道路上空密集的线路。长长的车厢,车体上布满了广告的电车在国内大城市也能看到。街头巷尾能够看到食品售卖或自助的摊位。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7)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8)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9)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0)

海洋性气候给城市带来大量的水汽,郁郁葱葱的树木下,绿草茵茵的草坪上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做着游戏。在这祥和的地方,小偷常常出没于此,所以保持应有的警惕,看好自己的东西尤为重要。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1)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2)

4月25日大桥是里斯本一条很有名的桥梁。名字很奇怪,是以日期命名。这座大桥建于1962年,1966年8月6日通车,落成时为当时世界第五长悬索桥。它的曾用名是当时的独裁领袖萨拉查。但是独裁统治的结果引起人民强烈的不满,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爆发康乃馨革命,极右派领导的独裁政权被推翻,新政府把这一天定为自由日,大桥也随之改成现在的名字。我们乘车从桥上驶过,从桥上可以俯瞰城市,站在海边也可以看到大桥的身影。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3)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4)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5)

热罗尼姆斯教堂附近有一座颇有名气的百年贝伦蛋挞店。此店开张于1837年,距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了,可谓老字号。这家店是葡式蛋挞的正宗鼻祖发源地,所以前来旅游的游客都要到此品尝。在我们参观的空挡,导游为我们购买了刚刚出炉的蛋挞。说起葡式蛋挞与修道院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8世纪,热罗尼姆斯修道院用大量的蛋白给衣服上浆,剩下的蛋黄修女们就用来做点心。后来葡萄牙自由党人发起革命,修道院被迫关门,穷困潦倒的修女们把蛋黄制作的甜点沿街售卖。一个糖厂老板灵机一动,将蛋挞的配方买了下来,在修道院附近开了一家专门制作蛋挞的店,取名为贝伦蛋挞店。在里斯本的商厦,到处都有葡式蛋挞,到葡萄牙品尝蛋挞似乎成为人们旅游的标配。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6)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7)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8)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19)

冬天的叶卡捷琳堡(温暖的海港里斯本)(20)

漫步在绿草丛中,望着街心花园中的一些地标性雕塑或建筑,总觉得似乎有几分熟悉,慢慢想来,在曾经被沦为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门就有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