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黄鹤楼》“狂风吹动长江浪”
一段花音代板“黄风吹动了长江浪”是秦腔《黄鹤楼》周瑜刚出场的一段唱,在戏迷当中深受喜爱且广为传唱。
正因为大家喜爱这段唱,细心的戏迷发现了这个戏里的一个小问题:有的演员唱“我命甘宁过江往” ,有人唱“我命子敬过江往”,不同的演员唱的不同的版本,让爱思考的戏迷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发了不少私信求助咱们“戏曲也较真儿”,让小编帮忙来捋一捋。热心肠的小编就披挂上阵开启了自己的求索功能。周瑜到底派的谁去江东给刘备送信呢?是甘宁还是子敬?
2012年出版的《西安秦腔剧本精编》 收录秦腔《黄鹤楼》剧本
我们先和大家说说《黄鹤楼》这出戏:秦腔折子戏《黄鹤楼》出自传统本戏《黄鹤楼》,由《下书》《闯帐》《困楼》《救主》等折子戏构成。现在常演的《黄鹤楼》就是其中的“困楼”一折。讲述刘备借荆州久久不还,周瑜极为恼怒,邀请刘备过江在黄鹤楼赴宴,准备在酒席宴上逼刘备归还荆州。刘备带着赵云随同前往。席间,推杯换盏,你来我往。表面上是一团和气,内里却是剑拔弩张。一言不合,周瑜刀剑相逼,让刘备立字据还荆州,刘备赵云被困黄鹤楼,最后凭借诸葛亮临行的锦囊妙计得以全身而退。
这出戏,处处心机,处处杀机,让人心弦紧绷,从头至尾不动刀剑,却比打仗更让人觉得精彩之至;表演上,小生须生武生同台,唱做并重,各有特色。因此,秦腔《黄鹤楼》深受人们的喜爱且久演不衰!
在我们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观看了多位演员演出的《黄鹤楼》。大多数版本中,周瑜的唱词为“我命甘宁过江往”,而秦腔名家李东桥的版本“我命子敬过江往”。
于是小编专门向李东桥老师进行了求证,他介绍,当年张新华老师给他传授这出戏的时候就教的是“我命子敬过江往”,虽然张老师也曾经唱过“我派甘宁过江往”,但张老师在不断地演出中对剧情、人物反复研究,认为周瑜派子敬,也就是鲁肃去给刘备送信比较合理。
这样改的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周瑜和鲁肃关系匪浅,二人相识之时周瑜只是一个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自家所有的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后来周瑜还把鲁肃推荐给孙权且得到了重用。当年刘备请求借荆州,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孙刘联合,共同抗曹,孙权同意了鲁肃的主张。就这件事来说,鲁肃与各方交好,下书更为妥当;
第二个原因是在古代战争中,因为文官不具备攻击性,两交战国的使者一般都由文官充任,显得更有诚意。而甘宁可是江表之虎臣,折冲将军,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的一员虎将。让甘宁去似乎并不合适。
梅花奖获得者王新仓演绎《黄鹤楼》
青年演员王航演绎《黄鹤楼》
杨文颖先生在《简说张新华和李爱云》中曾提说,年过花甲的张新华在演出《黄鹤楼》时,是实实在在实践着“活到老、演到老、学到老”的壮语箴言。
由此可见,艺术在“守正”的前提下,运用自己所学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的“改革、创新”是可行的,对艺术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的。秦腔名家张新华对《黄鹤楼》中这一改动也显示出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以及文化底蕴!
狂风吹动了长江浪,
黄鹤楼上有埋藏,
我命子敬过江往
要哄刘备过长江……
黄鹤楼依然矗立江边,看尽英雄豪杰,一览大江东去。戏,仿佛让我们与豪杰对话,仿佛当年的场景就在眼前。可戏终归是戏,绝非也不可能是历史场景的重现。
您认同张新华先生当年的改动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作者:卧雪斋
编辑/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
,